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其他 > 开局讲聊斋,我吓死全网粉丝

第261章:大唐诗仙,你该出场了。(求订阅)

  • 作者:天下第一白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4-05-07 19:33:43
  • 字数:4914字

唐朝不只是一个大一统的朝代,同时他的综合国力一直以来都非常强。

虽然唐朝也有一些外族的压力。

杜牧,算是其中一个。

这倒不是说一众诗人不爱国。

但要说爱国诗人,并没有多少。

唐朝是一个大一统的朝代。

宋朝并不是一个大一统的朝代。

哪怕就是北宋巅峰时期,他都不是一个大一统的时代。

但总体来说,唐朝一直是占据主动优势。

宋朝一直面临着外部的威胁,生存压力很大。

但唐朝不一样。

甚至有不少研究者认为。

唐朝的灭亡,不是因为唐朝太弱小了。

恰恰相反。

在那个时候。

所以,杜牧这一首诗。

第一句与第二句看似是写秦淮河两岸的繁荣,但第三句与第四句却话锋一转。

指向了亡国。

所以。

这一首诗一出。

只是瞬间,之前所有人都认为是渣男的杜牧,一下子在大家眼里,却是完全不一样了。

“我的天,我怎么感觉好像误会杜牧了。”

“我也是,如此爱国的诗作,这是唐朝其他诗人没有的。”

“我倒是感觉,此前的杜牧一直留恋于烟花之地,或许只是对于现实的无能为力。他无法改变这样的局面,只能在烟花之地不断的麻醉自己。”

无数的讨论,纷至沓来。

当然。

同样还有人又继续讨论起上一首杜牧的过华清宫。

这首诗同样是一首无比经典的爱国讽刺诗。

想想当时的唐玄宗,虽然他开创了大唐盛世。

但在后期,很快唐朝就此衰败。

不过。

对于杜牧的讲解,江宁并没有结束。

江宁继续说道:“杜牧不仅仅是诗写得好,同时,他的文章也是无比的出彩。在他20来岁左右的时候,他就写了一篇《阿房宫赋》。”

阿房宫,据说是秦始皇所建的宫殿。

“江宁老师,阿房宫赋写得怎么样?”

“完全可以和唐宋八大家媲美。”

当然。

可能很多人会奇怪。

既然杜牧写的文章可以和唐宋八大家相媲美,但为什么他没有被选入到唐宋八大家里面呢?

要知道。

在这里面,还有一位名气并不是特别响亮的曾巩。

他都能上,为啥杜牧不能上。

事实上。

唐宋八大家的评判标准,是以散文为标准。

也就是说。

这八位大家,都是写散文的顶尖高手。

但事实上。

杜牧的这一篇《阿房宫赋》,他并不是散文。

正如他的名字一样。

赋。

他就是一种有别于散文的赋体。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杜牧没有收入到唐宋八大家里面的原因。

同理。

这里面还有王勃。

王勃写的《滕王阁序》,这也是一种骈文文体,他并不是散文。

也因此。

唐宋八大家里面也没有王勃。

向大家讲解了唐宋八大家的收录规则,江宁却是念出了杜牧的这一首《阿房宫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可以说。

阿房宫赋一出。

不管他是什么样的文章类型。

仅仅只是读上一遍,众人便能感觉到这一篇文章的大气辉煌。

这不。

江宁刚念了一个开头。

一众网友情不自禁又是惊呼了出来:“妈啊,又一篇千古名篇。”

“是的,之前欣赏了王勃的文章,又欣赏过范仲淹的文章,还欣赏过苏仙的文章。没想到,这位杜牧的文章,也是牛逼的不行。”

“六王毕,四第一,蜀山兀,阿房出……太有气势了,太经典了。”

像这样的千古文章。

不管是什么时候拿出来,他都是佩服之余又佩服。

当然。

这一篇文章可不仅仅只是写阿房宫是如何的雄伟。

这一篇文章,同样也是一篇极具有讽刺意味的诗作。

讽刺的是谁呢?

讽刺的是秦始皇。

虽然秦始皇有着千古一帝的称号。

但是。

他在统一六国之后,却是开始变得骄奢,至使国家灭亡。

杜牧写这一篇文章,也是想告诉唐朝统治者。

哪怕你再强。

如果你变得骄傲自满,如果你变得只知道享受。

那么。

你也可能步入秦朝的后尘。

所以最后。

杜牧又是感慨:“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意思告诉大家。

各位大佬,你们难道还没有看出来吗?

灭掉六国的,并不是秦国,而是六国自己啊。

而灭掉秦国的呢,并不是天下,而是秦国人自己。

如果当时六国的统治者都很爱护自己的国民,那秦国又怎么可能灭得了六国呢?

假如秦国统一之后,开始休养生息,体谅民众,那么秦朝又怎么可能传不到三代呢?

甚至别说是三代了。

四代,五代,十代,万代……都有可能。

这也可以实现秦始皇所说的,万世传承。

现在呢。

秦朝早就灭亡了,我们也没办法去告戒他什么,我们只会感慨他。

但是。

如果我们这一代人不引以为诫的话,那秦朝人的后人,也就开始感慨起我们了。

此时杜牧所处的时代,正是唐朝晚期。

一系列的节度使,他们已经开始拥兵自重,整个国家随时都有可能陷入灭亡。

唐朝的灭亡,就是因为他太过于强盛。

当然。

唐代诗人有很多。

这只是某一些研究者认为。

比较理性认为唐朝的灭亡,是因为地方节度使势力太大,而中央又无法管控这一些节度使。

最终唐朝也就灭亡。

主要这是时代所影响。

唐朝不比宋朝。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