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其他 > 开局讲聊斋,我吓死全网粉丝

第200章:苏轼与苏东坡,不是同一个人。(求订阅)

  • 作者:天下第一白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4-05-07 19:32:58
  • 字数:5736字

西湖那边说是润笔费,江宁便收得心安理得了。</P>

虽然这润笔费对于江宁来说,那就是搬运费。</P>

突然间接到的一条汇款进账的消息,江宁一愣。</P>

100万元?</P>

【您的银行帐号收到汇款100万元。】</P>

“那我就谢谢秦主任了。”</P>

江宁接到了来自西湖那边的电话。</P>

“秦主任,你们这是太客气了。”</P>

但搬运也是一个技术活啊。</P>

“秦主任,我先申明,这首诗不是我写的,是苏轼。”</P>

“江宁老师谦虚,没有江宁老师您,我们哪里能欣赏到这一首经典的诗作。这是我们的润笔费,小小心意,不成敬意。”</P>

前世有一家公司,就靠搬运技术,直接让公司老总成为了首富。</P>

……</P>

结束与西湖景区管委会主任秦悦的电话。</P>

“江宁老师说哪里的话,您这一首诗不只是提升了我们西湖的人流量,同时,也提升了我们西湖的底蕴。更妙的是,以后大家一想到这一首诗,就会想到西湖。一想到西湖,就想到这一首诗,这是相得益彰,比之几千万的广告打出去还要效。”</P>

对此江宁也是点头。</P>

这一些诗词的影响力就是有这么神奇。</P>

有很多的一些景区,有的时候就是因为一首诗,一句话,就此名传天下。</P>

这一想。</P>

江宁却是突然觉得,以后当个旅游主播也不错。</P>

看看这一些景区多有钱。</P>

不过江宁只是笑笑,暂时他没有这个想法。</P>

随后,江宁再次打开了直播。</P>

“江宁老师,今天很自觉啊,这么早就开了直播,是不是收到钱了。”</P>

“啥钱?”</P>

“就是西湖的推广费啊。”</P>

“确实收到了。咦……你们怎么知道?”</P>

“嗨……也不看看是谁帮你催钱的,偷偷的跟我们说下,伱收了多少推广费,怎么说也得跟我们分点。”</P>

一众网友饶有兴趣的打趣着江宁。</P>

江宁双手一摊:“要钱没有,要命一条,你们拿去吧。”</P>

“狗日的,这么小气。要你小命搞毛线,赶紧开讲,我们还想听苏轼。”</P>

“早说嘛,我们继续。”</P>

一大早收到一笔100万推广费,江宁心情不错,也没拒绝,再次开讲。</P>

“昨天说到哪了?”</P>

“说到苏轼去了杭州,写了欲把西湖比西子。”</P>

“哦,那我们就从这里再接上去。”</P>

江宁接着说道:“苏轼前往杭州只是为了避朝廷风头,在杭州任职两年之后,苏轼便调往了密州,任知州。在密州,苏轼干了三年,三年之后,又调往徐州任知州。在苏轼即将前往徐州的时候,苏轼给他在密州的继任者孔宗翰写了一首诗,诗名叫做《东栏梨花》。”</P>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P>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P>

这首诗其实不只是写给孔宗翰,也是表达诗人内心的心情。</P>

此时的苏轼。</P>

这几年时间,先后经历了家庭变故。</P>

妻子与父亲相继去世。</P>

朝廷上新党把控了执政权,苏轼这一些旧党官员都被打压。</P>

好在苏轼调离了京城,这才稍微好一些。</P>

可哪怕地方稍好,但苏轼却感觉朝廷就像人生一样,很难看得透,摸得明。</P>

这才有最后一句的感慨,人生看得几清明。</P>

“哈哈哈,感觉来了,江宁老师一开课,我就十分的有感觉。”</P>

“啥感觉,高潮了吗?”</P>

“滚蛋,能不能好好说话。”</P>

“好好好,我们好好说话。人生看得几清明,看来苏轼头脑一直都很清明啊。”</P>

“是的,虽然王安石变法用我们现代人来看,应该是好的。可是,在当时的一些人来说,未必就能完全看清楚王安石变法的好处。或者,哪怕确实有优势,但害处也很多,所以才会遭受到一众大臣反对。这个反对,也不见得就是对于王安石个人有什么看法。或者说,这个反对,也不见得他们就是奸臣。”</P>

“但有的时候历史就是这样,不管你怎么看,变法一但开始,他便像车轮一样,滚滚而动。那些阻碍变法的,都会被打压。所以,旧党在当时都被打压了。”</P>

听着江宁的介绍,众人亦在公频上不时讨论。</P>

这种讨论让他们非常愉快。</P>

虽然苏轼这个人物他们早就知道,历史当中也有介绍。</P>

可是。</P>

由江宁讲解的苏轼,却是与他们印像中的完全不同。</P>

不但完全不同。</P>

此时的苏轼,他们一言一行,都是那么的让人欢喜。</P>

“是的,大家说得很对,变法一但推动,那便如滚滚车轮,不可撼动。苏轼虽然自请离京太平了几年,但是,苏轼一直是旧党标志性的带头人物。这个带头,倒不是说当时的苏轼官职有多高。当时的苏轼官职并不高,也没有太多的实权。但因为苏轼创出了百年第一的科考成绩,同时当时仁宗还高度评价苏轼,并将其当成是宰相培养。所以苏轼的名气很大,不但大,而且苏轼时常会弹劾变法。”</P>

“1079年,在苏轼从徐州调任到湖州时,苏轼在上任的时候给神宗写了一封《湖州谢上表》,这本来是例行公事,一般新上任官员到任的时候,都会向皇帝上书谢恩。只是苏轼实在是太过于有才,他写的表很多时候会体现出自己独特的感情,或者是加入一些个人色彩。这本来也没有什么,可对于有心人士来说,那就麻烦了。</P>

为此,新党便从这一篇谢表开始,弹劾苏轼愚弄朝廷,妄自尊大,包藏祸心,又讽刺朝廷……等等。随后,更是搜查苏轼此前写的一系列他们认为是讽刺朝廷的诗作,最终,上任三个月的苏轼被朝廷逮捕,受牵连者多达几十人,这一场案子,也就是着名的乌台诗案。”</P>

……</P>

说到这里。</P>

众人却是想起之前墨水所说的苏轼。</P>

当时墨水所说苏轼,完全是因为他太狂太傲,讽刺朝廷,最终被捕。</P>

(</P>

虽然现在苏轼也被捕了。</P>

但过程却是完全不一样。</P>

“我算是知道了苏轼为什么会被捕了,这完全是新旧两党之争嘛。”</P>

“没办法,苏轼太有才了,从他的诗当中就可以知道。新党为了打压旧党,必需将一个带头标杆人物打倒。”</P>

同时。</P>

也有一系列的游客,纷纷在这一首诗的石刻之前打卡。</P>

江宁刷了刷快抖。</P>

西湖景区那边的办事效率还是可以的。</P>

第201章苏轼与苏东坡,不是同一个人。</P>

昨天江宁这才刚刚讲了这一首诗,今天这一首诗就出现在西湖岸边的石刻之上。</P>

与之同时。</P>

还有一系列导游向游客讲解着这一首诗。</P>

这谁打给我的?</P>

很快。</P>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