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历史 > 上吊之前,崇祯掀桌

第106章 阴差阳错

  • 作者:叫天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3-12-07 23:24:06
  • 字数:5576字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看到这支新来的贼军入了贼军大营之后,就听马科故作轻松地说道:“末将和流贼交手的次数多了,贼军就这德行,打不过了就叫人,没事,就这点兵力,让他们继续打好了,保管他们都折在保定城下!”

就在半个月前,他都绝望了,以为自己肯定殉国。结果没想到,如今竟然是有了一支大军,并且受封忠勇伯,随驾出征。

皇帝御驾亲征,把李贼主力大军打得退回太原不敢战,这个事情传遍天下,特别是在流贼处处胜利的情况下,绝对会让很多人重新观望起来,也不会再动不动就投降了!

其他将领听了,都觉得有道理,纷纷附和,并且请战。

此时,就听周遇吉又奏道:“末将愿领军南下,伺机而动,陛下坐镇雁门关以为后援,如事不可为,收复太原以北也当是鼓励天下士气之大事!”

想着这些,崇祯皇帝便表情严肃地问道:“如果李贼大军等我军南下时大举反攻,诸卿可有把握胜之?”

于是,中军帐内,慢慢地安静了下来。

对崇祯皇帝来说,他当然是需要一场畅快淋漓的大胜来提高他的威望。如果能打败李自成的主力,一举收复晋地,那绝对是最好不过的事情。

山海关那边,崇祯皇帝还是有把握,那吴三桂是不敢不听的。等打败了李自成的偏师之后,还要再梳理一次长城防线,加强北地边关的防御才好!

如果不打败李自成的主力军队,其他就没有多少意义!

而自己这边,如今掌握的这支军队,是唯一能依仗,要靠这支军队来翻盘的,一旦大败,怕是再没有机会了!

想着这些,崇祯皇帝便有点皱眉。

就这种防御的法子,也不是办法。谁知道建虏什么时候攻打,日日提高警惕,难啊!

可惜这是现实世界,不是游戏,要能开战争迷雾的话就好了。

可是,如今李自成大军的实力并没有受到真正影响,而是缩回了太原而已。

听到他的话,紧张心情的邵宗元听了,稍微松了口气道:“马总兵所言极是,流贼再多又如何,保定必然固若金汤,就让贼军来攻便是!”

崇祯皇帝看着眼前这支军队,也是有点感慨。

来的时候,七拼八凑地终于凑了个万余骑兵,然后日夜兼程赶来。

等到了京师,击退了李自成所部的偏师之后,京师那边的兵仗局和军器监大概已经能产出不少精良的军械,就可以给这支军队换装,至少统一制式,而不是眼前这样是他们原有的装备,五花八门的。

可这里是保定,是明国京师的南大门,如果不打下这里的话,大军绕过去攻打京师,就会被保定的明军攻击后方,影响军心士气和粮道安全的。要是能一战而定京师,那自然是没事。可要是僵持的话,保定不拿下,那肯定没法进攻京师的。

“轰轰轰……”

虽然晋地这边的历史已经面目全非,但是京师那边却影响还不大,还有历史可以参考。

至于京师能不能一战而定,那可是明国的都城,刘芳亮不认为能一战而下的。

可如今,保定打不下来怎么办?

他自己心中有数,就这么打下去,他兵力又不占绝对优势,火炮的数量也有限,除非保定府内粮草物资耗尽,否则很难攻下!

怎么办?

求援?

他在纠结,城头上的邵宗元等人,却是一点不用纠结的。

因为他很清楚,就凭他手中目前掌握的实力,夺取了南边也很可能被流贼又窜入祸害,来回折腾,是不划算的。

在骑兵之后,便是步军主力,带路上粮草开拔。路线是出雁门关,往东北走,过隶属于大同府的平型关,再走紫荆关这条路赶往京师。

他正在想着,忽然听到动静,转头看看,便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有快马信使。”

果然,就听到看完奏章之后的崇祯皇帝说道:“察哈尔部的浩齐特部和苏尼特部率众来归,共计两千来人,还擒了逃走的晋商靳良玉,带回了他们运走的物资。只是可惜,那个范永斗还是逃走了!”

周遇吉听到这话,有点不明所以。但是边上的方正化却是知道前后经过的,一听之下,当即笑着道:“万岁爷折服了那两个蒙古人,才有他们举族来归的盛况!”

崇祯皇帝正在看着自己的队伍,听到他的提醒,便转头看去,果然发现有快马从北面过来。

周遇吉听了个大概,便也跟着恭贺皇帝。

周大彪他们被交换回来之后,崇祯皇帝基于他有家小,如果随军征战天下战死的话会留下孤儿寡母,便安排他去了宣府当守备。

一听这话,众人皆是一惊,连忙走到窗户那,向远处望。

刚巧,刘玉兰在这个时候也赶了回来,不过面对崇祯皇帝的时候,她很是惭愧,禀告道:“末将只是招到了五十六名可救护伤兵的女兵,多是大同农村的。其他能打的女兵,末将没有满意的;能说会道的女兵,却是末将想不挑都没有!”

此时,周遇吉等人见皇帝已有决断,且他们作为武将,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便都抱拳领旨,然后赶紧去准备了。

打仗的事情,从来没有十成把握的事情。并且如今是在御前,不假思索就拍胸脯保证,一旦败了,不只是败仗之责,还有欺君之罪了!

最为重要的是,他们都明白李自成的大军主力并没有受损,而自己这边的军队,整编完成还在训练,要去和数倍兵力的流贼大军野战,甚至有可能先是攻城战,谁敢说一定能胜?

就连周遇吉听了,最终也是沉默以对,显然是没有把握的。

虽然说自从流贼围城之后,断了和京师的联系,但是他们都知道,京师经过皇帝那么一番折腾,要钱有钱,要粮有粮,该有的赏赐,肯定是不会少的。

之前刚来的时候,也已经得到消息,说流贼偏师已经拿下真定,算时间的话,这时候正在攻打保定了。

顿时,他刚才还高兴的心情顿时就没了。这边的局势刚有好转,别是又来什么坏消息吧?

至少在明末这个时候,他才不相信会有好事!

很快,外围的锦衣卫便从信使手中接过一个长筒,拿出里面的奏章检查之后,便快步送到了御前:“陛下,是宣府巡抚的奏章!”

也是基于这个想法,崇祯皇帝才没有一点南下夺取太原的意思。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道:“另外加口谕,让朱敏泰把这些蒙古人和周大彪一家安置在一起。”

于是,他便微笑着说道:“能打的女兵,不一定是要像你们这样的,否则这等女子确实太少;可以配火枪来打,只要身体不娇弱就可以。至于能说会道的,等到了京师,你去教坊司挑,另外,宫女中应该也有不少,你也可以挑选。”

要是别的地方,这打了三天打不下,那就绕过去便是。

伴随着火炮的轰鸣声,一队队的大顺军军卒推着云梯,撞木等等,喊杀着冲向保定城。

第108章阴差阳错

方正化一听,立刻就明白皇帝这么安全是什么意思,当即心领神会,应了下来。

次日,隶属于新组建京营的军队全体集结,共计骑军一万两千骑,步军两万五千。

周遇吉是中军主力的总兵,随驾出征。此时陪同皇帝身边,看着军队开拔,心中也很是感慨。

御前立功,这是他们最期待的了!

然而,崇祯皇帝并没有马上同意,明显看出,他是在思考。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