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情感 > 重塑千禧年代

第0045章:风,吹到了

  • 作者:二十七块九
  • 类型:情感
  • 更新:2023-12-27 21:18:51
  • 字数:4858字

这就是睡眠不足的表现。

同样泥泞的路,面包车始终要快一些。

在货物之上坐着一两个饱经风霜的中年男女,少有年轻人和小孩子。

李昱给他们取了个名字,叫赶集人。

拖拉机上满载货物,有的是衣物,有的是鞋袜,也有的是蔬果……用帆布盖着,只有车尾露出来一点儿。

所以,很多赶集人脸色蜡黄,黑眼圈十分严重。

就是专门在各大乡镇赶集卖货,后来也是因为劳累过度,脑溢血走了。

赶集都要起早,两三点起来装货,四点之前必须出发,最晚不能超过五点。如果是搭别人的拖拉机,起得还要早。

朦胧的晨光下,几辆拖拉机很快被甩在身后,老掉牙的身体发出倔强的轰鸣,却无论如何也追不上轻便快捷的面包车。

有个好位置,能多卖多少货呢。

赶集人很辛苦,早起就非常累,更别说早起还要干体力活,很容易把一个人累垮掉。

到了双马镇,已经快五点。

还有比李昱他们更早到的赶集人,正在支棱摊子。

“这边是我一个朋友家门口,我们就摆在这儿,等晚点儿我再跟他打招呼。”www.smrhm.com 幻想小说网

如果赶集去晚了,集市上的好位置会被别人占去。

有了音响之后,销量果真更好了。

比在红山镇赶集的时候卖出两倍多,总共三十二张,七百块不到。

距离李昱预想的爆火,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不过,经过这次,也让李昱明白一个道理——不能想当然。

李昱还以为,他重生以后,掌握信息差,利用信息差,就能赚大钱。

其实不然,太理想化了。

就像孙燕姿的专辑,目前在呆蛙和红空爆火。

大陆也火,但只是在沿海。

那股风,始终还没有吹到内陆。

非要吹到了,时候到了,火候到了,才会出佳肴美味。

早了,晚了,都不行。

李昱想好了,不能急躁,只能等。

赶集就一个早上的事,到中午基本散场了,不会持续到下午。

所以,两人还能回来,赶着下午时间去拉客。

摆摊拉客两不误,两头赚。

但是没赚麻,真正赚麻了,是半个月之后的事了。

在这之前,李昱和罗敏洪几乎习惯了早上摆摊,下午晚上拉客,然后睡四五个小时早起赶集的生活。

李昱不必说,本来就年轻,这么搞是一定受得了的。

重生之前,他在高考结束的时候,彻底放纵了一把。

在网吧连续包夜半个月,一点不感觉到累。

三十岁之后,在网吧打几把排位,出门就感觉晕晕乎乎的了。

罗敏洪就不行了,这半个月,他中间休息了两天。

要不是舅妈催他,估计还能再休息两天才去干活。

这天,是农历七月十二,县城赶集。

地点嘛,自然是农贸市场了。

之前也在县城赶集过,但是这次明显感觉不一样的是,街上的年轻男女多了起来。

李昱掐指一算,应该是大学生放假了。

此时,他就隐隐有些察觉,风应该是吹到了,只不过没往深了想。

他还是一如既往的老实摆摊,电视机打开,音乐放着。

先放的任贤齐,然后是孙燕姿,接着是张学友……反正就那几个当红歌手,轮番播放。

摊子前依旧围了一群白嫖的老人小孩,他们从来只看不买。

从李昱摆摊以来,从来没有老人家买过光碟。

一个也没有,全是年轻人。

而年轻人里面,也有区分。

女的爱讲价,每次都是对半砍。

男的要么不讲价,要么少三五块,从来不会说对半砍那样夸张。

更重要的是,男的看了差不多,付钱就走。

女的会一直找,一直翻,到最后可能什么也不买,也可能只买一张。

所以,李昱最喜欢做男人的生意。

简单,直接,爽快……

而这次,最先来的大生意,偏偏是一群年轻的女孩子。

“老板,有孙燕姿的专辑吗?”

这是一句很普遍的询问,李昱没有在意。

还是像往常那样回答:“有啊,这个……”

“是最新的吗?”

“当然,她刚出道,只出了这一张专辑,年底的时候才会出第二张。”

“是正版专辑吗?”

“品质绝对没问题,不信的话,现场拆开放给你看。”

李昱答非所问的回答,成功遭来罗敏洪的白眼。

人家问是不是正版,他竟然说品质没问题。

正版和品质之间,其实没有必然联系。

但是普通消费者并不会分辨得那么清楚,认为只要是正版的,质量就是好的。

不过不可否认,正版的质量大概率更好。

“老板,给我来一张。”

“我也要一张。”

“给我一张孙燕姿、张惠妹、蔡依林。”

……

这个时候,明显不一样了。

买的人不但多,而且每个人要的也多。

而李昱将其归咎于是在县城赶集,又赶上大学生放暑假。

并没有意识到是风吹到了。

李昱还是像往常那样卖货,摊位上没货了,就从车里拿。

是第二天,去乡下赶集,突然来了一批年轻人买专辑,并且一上来就指名要孙燕姿的。

那个时候,李昱才猛然惊觉,风吹到了。

从呆蛙到沿海,再到内地小县城,差不多一个半月的时间。

这一个半月,只是一个明星的名气从沿海吹到内地,被众人熟知的过程。

而经济的发展速度,就不是一个半月,也不是一年半载能衡量的,而是十年以上的差距。

内陆与沿海的差距,比城乡之间的差距更大。

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去抹平,甚至有可能抹不平……

而随着时间往八九点去,年轻人才会慢慢多起来。

这个时候,李昱才把电视机打开,播放音乐。

有舅舅在,真的可以免去好多麻烦。

到了六点,赶集人该到的也都到了,摊子该支好的也都支好。

李昱坐在副驾,望着车窗外一辆接着一辆被超越的拖拉机。

差不多六点半不到,赶集的人肉眼可见地多了起来。

李昱观察了一会儿,发现个有趣的现象。

时间越早,赶集的人年纪越大。

意思是从来不在一个固定地点摆摊,而是哪里有集市就去哪里。

六七岁的时候,李昱就有一个亲戚,他叫姨妈。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