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仙侠 > 修仙是件苦差事三尺轩扉

第1章 临别赠书

  • 作者:莫寻苏云裳李青盈
  • 类型:仙侠
  • 更新:2023-10-10 04:27:44
  • 字数:5196字

两年下来,莫寻经常随着先生上山采药,并渐渐学会了识字,还学了些粗浅的武艺。

贺先生四十来岁,长得颇为壮实。

懒道人衣衫邋遢,下颌留着山羊胡子。

此时观里围坐着六七个小孩,莫寻便是其中之一。

小岭山上,有着一座破道观,里面住着一个懒道人。

后来,先生便半隐居在了这小岭山中。

对于那些光怪陆离的仙神故事,莫寻也和其他孩子一样,心向往之。

莫寻今年十二岁,个头不高,皮肤偏黑,一看就是山里孩子。

两人有时候入山,一待就是一天,好在家里人都知道,这是自家娃娃,随着先生学本事去了。

今天与贺先生约好了,下午还要进山采药。

贺先生是两年前来的村子,说起来,莫寻还救过他一命。

随着相处日久,莫寻小小的脑袋,也隐隐猜出来,这个贺先生的身世,多半不简单!

两人一前一后,贺先生拿着柴刀左劈右砍,也不见怎么费力,就在荆棘丛中,砍出一条路来。

贺先生,昨天村子里来了几个怪人,像是在找人。

从破观出来,他先将一筐猪草丢给二弟,自己则沿着羊肠小道,继续上山。

两人进入漆黑的洞中,点燃早已准备好的干柴,四下当即通亮起来。

这是一个自然形成的小山洞,大概两丈见方。

简单收拾之后,他们围着篝火,闲聊了起来。

莫小子,要论起来的话,你也算是我半个徒弟了。

莫寻点了点头,等着贺先生的下文。

今天不指点你身手了,教你一首诗!

莫寻倒是无所谓,两年来,贺先生皆是这般,兴头来了,想教什么就教什么。

毅于青山破石出,

根须石下三尺深。

迎风矗立犹坚劲,

我自巍然苍穹中。

篝火燃尽,山洞再次陷入漆黑。

躺在松软的干草上,莫寻久久没有入睡,他隐约有种感觉,贺先生,这是要走了!

十二岁的年纪,他比同龄人,似乎多了一分成熟!

心中轻叹一声,没有多少不舍,就这样进入了梦乡。

......

三日后的半夜,莫寻远远望着山腹中的一小团火光,那是贺先生的住处。

看来两人的师徒缘分,终是到头了!

第二日,他早早的便去了山上。

一夜大火,茅草屋已经化为灰烬,莫寻青涩的脸上,露出一抹伤感。

突然,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头下,压着的一张白纸,引起了他的注意。

白纸上面,用炭笔写着几行字,正是贺先生最后教给他的那首诗。

这是什么意思?

莫寻蹙起眉头,反复回味,却是半天不得其解。

第二天,他再次来到那日的山洞。

点燃干柴,四周尽收眼底,除了一些破旧的锅碗瓢盆,地上的干草树枝,再无他物。

莫寻摸着下巴,脑中回味着那首诗,贴着洞壁仔细查看。

昏暗中,石缝中露出的一件东西,顿时让他眼前一亮。

他连忙伸手进去,摸出来一个小木盒子。

乌黑的木盒,挂着铜锁。

没找到钥匙,他便顺手捡起一块石头,朝着锁头砸了下去。

锁头破开,只见里面放着两件东西。

最先让他注意的,是半块白色玉佩。

除了玉佩,还有一本古书。

之所以称为古书,实在是这这本书,已经发黄破旧,看着有些年头了。

翻开后,里面记载着几种武功心法,除了贺先生教给他的迷影步和九寸拳,另外还有一套刀法和枪法,并且都是全套的,要比贺先生以前所授,深奥得多!

嘿嘿,看来这个贺先生,以前对我倒是保留了不少!

不知不觉中,天色已黑,莫寻却是越看越起劲。

添了几次柴后,他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身体疲惫,内心却是抑制不住的欣喜。

在要收起木盒的时候,他又发现盒子底下,还垫着一张薄薄的兽皮。

展开后,上面用蝇头小字,记载着一种名为烈火诀的武功。

但似乎是个残篇,只有一百来字,占了兽皮的一小部分,后面全是空白。

难道是没有写完整的心法?

不过话说回来,能被作为垫布,多半也不太重要,草草看了一遍,他便收了起来。

自从得了贺先生的临别赠书,莫寻每日间的生活,逐渐发生了一些改变。

除了每天放牛打草,他也很少再去破观中听故事,大多时间,都会独自进山习武。

没有长枪,他只能削根木棒,没有大刀,他便用柴刀代替。

寒暑冬来,两年时间一晃而过,先不说武艺如何精进,起码在体魄上,却是比同龄人健壮了不少。

不过武功这种东西,向来都不是一朝一夕能练成的,并且在实战中,才能取长补短。

可话说回来,贫瘠的小山村,又有谁能和他过招呢?

这一日,也不知哪里来的兴致,将四套武功尽数练习了一遍后,他翻出来那张兽皮。

这还是他第二次,仔细研读这篇烈火诀。

似乎和普通的心法,没什么区别,不过只有第一层。

开篇讲了些真气的流通穴位,丹田纳气等等,却是没有具体的招式动作,大概是在后几层中出现,倒是可惜了。

闲来无事,他便按照心法指引,开始吐纳练习,大半日下来,全身上下,竟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暗自摇了摇头,他也没有太往心里去,毕竟只是残篇,权当无聊时的消遣了!

就这样,又是半年过去。

这一日,莫家来了一位城里的客人。

这人同样姓莫,名清河,莫寻得喊上一声族叔。

莫清河在郡城中,一家名为百草堂的药铺里做着管事,此次所来,乃是为药铺招收药童的。

这人也不知从哪里得来消息,听说莫寻识得草药,便来劝说莫父,引荐莫寻去百草堂。

莫父思量过后,觉得是个机会,毕竟能走出山村,就算是有本事的,哪怕只是去当个抓药的下人。

第二日,莫寻便随着莫清河,离开了村子。

就连他也不知道,这一走,沧海桑田!

夕阳西下,踩着太阳落山,两人来到一处陌生的地方。

贺先生拨开一堆足有半人高的杂草丛,里面露出一个洞口。

看似无心的闲聊,却让贺先生皱起了眉头,脚步也慢了几分。

什么样的人?

槐柳村,村头生着两棵古树,一槐一柳。

三男一女,身上都带着刀剑。

莫寻详细描述了几人的长相,许久之后,贺先生望着天空叹了口气,随之身形一转,领着莫寻,朝着另外一个方向而去。

莫寻大概已经猜出,这伙人,多半是来找贺先生的。

孩子们趁着闲暇,便会聚在一堆,听老道讲上一些山外的故事。

江湖武侠﹑神仙斗法,天知道这是不是老道瞎编的!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