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历史 >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第一百二十二章 论伐吴

  • 作者:蜀中剑士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4-05-26 11:23:05
  • 字数:2440字

马谡在诸葛亮面前的案板上摊开了一张地图,指着东吴石亭一带说道。

“这样他们的梁子就结下了,吴魏联合的可能性活大幅度降低。”

等马谡坐下之后,诸葛亮才放下手中的政令,平静的看向马谡。

“我需要一个解释。”

马谡跟着蒋琬来到了丞相府,此时丞相已经回来了。看到马谡到了,面无表情的点点头,随即说道。

“石亭之战,东吴一旦取胜称帝,便是与伪魏撕破脸了。以孙权的性格,他肯定会北面侮辱魏贼,西面拉拢我们。”

或许是有的,尤其是现在诸葛亮已经将下一次北伐的物资准备的差不多了。数万蜀军已经准备集结了,随时都可以调动北伐。

这些兵力用来伐吴倒是可以,但在诸葛亮来看这并非是个好的选择。

“这个时候我们东出伐吴,责以谋逆,伪魏闻之必定会再度南下进攻东吴。魏袭其外,我逼其内,孙权不是傻子,自然知道该怎么选。”

“丞相,事实上此刻伐吴才是正解。”马谡点点头,神情一正,严肃的回答。

“细说。”诸葛亮没做评价,只是继续道。

“更何况,伐吴的目的并不在于夺回多少土地,而在于能否将手重新伸回荆州。只要能夺回长江的几个隘口,逼迫东吴退让,我们就取得胜利了。”

马谡也不是傻子,他清楚此刻想大败东吴,夺回荆州是不可能的。不仅仅是能否击败东吴,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蜀汉暂时没有可以独当一面的人才。

没有可以坐镇荆州的人才,就算蜀汉夺回荆州,反而会被其所拖累。

现在老二老三的内讧,都有可能成为老大一波推的机会。

蜀中的资源首先要运到汉中,然后走蜀道运到陇右,然后才能供给前线。这其中的物流难度和损耗有多大,不论是诸葛亮还是马谡都清楚。

最主要的是,北边此时坐镇的是两个曹魏顶级将帅。一个司马懿一个曹真,彼此照应防备,现在北伐很有可能陷入战争泥潭。

这个时候北伐,属实是不大明智的选择。

马谡的一番解释,倒是让诸葛亮微微点点头。

但北伐,相对来说就困难太多了。

陇右这一年里一直在大规模建设,拼命恢复生产,一时间挤不出粮秣供给北伐军队。所以想维持北伐的进度,蜀军就必须从蜀中调资源。

所以马谡主张伐吴,但核心诉求还是逼迫吴老二放弃称帝。维护蜀汉天命合法性的同时,顺势拿下长江隘口,将手伸回荆州。

以此将荆州还心向蜀汉的人才士族拉回来,以弥补蜀汉人才的缺陷。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正文卷第一百二十二章论伐吴“幼常,坐吧。”

马谡将这个想法原原本本的跟诸葛亮解释了一遍,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解释。

说穿了,伐吴可比北伐简单多了。

伐吴时,蜀中的大量人力物力可以顺江而下,以最小的成本运到前线。蜀军进退皆有照应,基本上接近于主场作战,非常轻松。

在朝堂上死谏可不是一个好行为,这相当于在逼陛下按照你的意见来。这种行为在诸葛亮看来并非是合适的做法,更何况你的提议还有风险。

蜀汉现在有能力伐吴吗?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