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历史 > 争雄天下从绿林军开始

第33章 却见曙光

  • 作者:旻天落红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1-07-02 18:21:43
  • 字数:5074字

朱鲔此时起身把黯然神伤的刘玄扶着,随口说:“陛下近日来操劳军务,又知此新败,也是百感交集,望诸位将军不要在此时求旨。”

刘縯此时突然说:“那新败之果就让我军背负到底吗?”

不过诸将此时忧心不已,在屋外跪着请旨,王凤撺掇诸将不能坐以待毙,要让刘玄下旨即派大军出发与新莽军决战。

可刘玄不相信昆阳已失,就迟迟不答应。

刘玄此时很是不欢,他在守候着刘纨,军医说他只是一时昏厥,并无大碍。

而且新莽朝廷覆灭也是大势所趋,不能因一时之痛,而乱议全局。

若是这样,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兵临南阳城下了。

几次想到这里,他都泪流满面,可是以泪洗面只会于事无补,还是要振奋起来。

这时王凤又煽风点火道:“刘将军此话当是诸将领之意,请陛下三思。”

刘玄也是沉痛地说:“诸将用命却难拒强敌,人心实为愤慨,如今仅孑然一城何以能拒敌?皆是朕之过错。”

刘玄此话一出,有人却不能接受,以为刘玄太过悲观,怎么能说孑然一城呢?虽然官军能直扑南阳,可是只要绿林军不全败,依然有再卷土重来之机。

刘玄此时知道王凤等人请战的原因,多半是想要一雪此仇,不过刘玄以一种更加敏锐的感觉回绝了此要求。此时战局未明,还不是出战的时机。

此时刘纨醒了过来,看着门外的众将,便起身出去。他醒来对于他人没有太多的惊奇,不过接下来他说道:“诸位何需如此,我军还未败,只不过到了艰难之时,大军被困于城中,我是出来报信的。”

不管他人信不信,反正刘縯是信了,他早就有此预感,只是没有证实,突然他上前对着刘纨细问道:“那朱祐与刘秀还好吧?”

于是他起身开了门,抬眼看去,都是伏地不起的武将,不管何人都不敢抬头,只是低声啜泣。

不用想朱鲔也知道刘玄的意思,他还是会分权于诸将,如遇矛盾便可自行商讨解决,是为防止将领一人专权,他怕延误战机,却更怕一人擅权而连累全军。

刘玄目送着大军全部消失在视线中才离去,而此时昆阳又接连着遭受了新莽军的几次进攻,从城楼上到城外围都是覆满尸体,战场一片狼藉,不过战斗还在继续。

王邑几乎使出了浑身解数,都不能有所突破,但是反观刘秀这边,也是几乎拼尽全力,全军伤痕累累者不计其数。

就连一直心坚如磐石的朱祐也第一次尝到了莫名的心痛。

朱祐目睹了许多城中的伤残士卒,又从城墙上来,看着已经身负创伤的刘秀。

自从刘纨离开后,昆阳几乎每天都在面临城破的危险,敌军一批接一批的进攻,让原本的计策都付之东流,全军将士莫不是枕戈待旦,即使如此也一定有城破之日。

朱祐想让刘秀下来休息,自己代其鼓舞士气,不过一向不畏生死的他,执意不肯下去。从来两军交战都是勇毅者胜,更别说刘秀心存执念,自古鏖战到最后也不过是我方败绩,而胜者一方也损失惨重,如此来说,也是值得的。

突然一支飞箭射向城楼,这是从官军的军阵中射出来的,是王邑看着刘秀不注意,亲自挽弓搭箭,射向了刘秀。刘秀疏于防范被射倒在地,朱祐连忙命人把刘秀抬下去……

之后新莽军突然撤退了,这对于此时的绿林军无疑是最好的消息。

王邑见绿林军据城一战,甚是顽强,就决定暂停进攻。

不过却遭到了严尤的强烈反对,严尤知道王邑此举后,冲进帐中质疑道:“大司空是准备放虎归山吗?”

王邑怒道:“严尤将军怎么能如此说,本帅自有计策,请不要妄言。”

严尤不管王邑怎么说,这放纵敌军的决策他决不能接受。于是负气出帐,其他将领也不作声,只见王邑眼里有些异样,王邑料知严尤不会善罢甘休,不过知道他也翻不了天。沉疑之下,便让军卒把严尤监视着,不要让他有所作为。

王邑还下令待到明日晨时,分散力量从几个城门同时进攻,企图拿下昆阳,再进取南阳。挫败绿林军仿佛就在眼前,曾经甄阜与严尤不能胜,而自己却达到了这样的功绩。

一番思虑下,他开始对于城中的绿林军不做重视。

军帐中他开始与诸将论起战后的军功升迁,王邑本来在长安时就受到王莽的鼓励,只要击败绿林军,各将领按军功论赏。

其实王邑若赢得此战对于自己的获益不仅是在官位,俸禄上,更是声名大振,让天下威服的巨大声望。这点他想了很久,从长安到这里,都是企望至极。

酒喝到一半,王邑有些醉意,便被军卒扶到帐中休憩,还未躺下。

王寻便来到营帐中会见王邑,在帐外却被士卒拦住,王寻与王邑本就有矛盾,如此被拒之帐外,岂能安心。

王邑此时听得帐外的动静,也不做声,此时的他无暇顾及其他事,只要不是关于绿林军的大事,他都置之不理。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赠点卷

(月日到月4日)

话虽不多,然时局耽误不得,诏书刚下诸将就领命而去。刘玄登上城楼,目送诸将奔赴昆阳,朱鲔此时在他的身旁,看着大军逐渐远去,说:“陛下回行宫吧。”

刘玄说:“诸将远离,我难以安心,自古出征全在将领己身,我此次应该是选好将了吧。”

刘纨叹息答道:“我走时二位正商议军务,这几日刘将军朱将军劳形劳神,皆为战时而忙。此时恐怕王邑就要大举攻城了,希望诸位可以戮力同心,挽救战局。”

刘纨刚说完,只见刘玄此时也恢复过来,说:“既然昆阳未破,我军就有机会再挽回败局,朕要亲临昆阳战场为全军做示范。”

月色如银入户,刘玄坐在刘纨的旁边,刚才的场面确实让刘玄心痛不已,这一城一地的得失虽然只是一时的成败,但如果真是如此,那么谁来收拾覆局?

刘玄此话听起来是不错,却太过于犯险,诸将都纷纷劝止,最后连朱鲔都说到,陛下只需坐镇后方,裁决大策,其余的都应该交给诸位将军。

刘玄只好作罢,就在屋内拟诏,这次不管诸将的态度如何,他都要做出最周全的计划。若是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无谓的牺牲。

所以他掂量了许久,才亲笔写下几行字:昆阳之围已逾一月,守城诸将不弃不离,实乃显忠义之志。于今朕集大军,意在击破强虏,特此命所有南阳将领都驰援昆阳,救前线之急。

听到消息的刘縯也误以为真,到了屋外,看着诸将都伏身在地,就也跪地上,嘴里念叨着此仇不报,难以服众等话。

屋内的刘玄听得很真切,他也想这样,不过他不愿相信如此的败局,更不愿意相信刘秀与朱祐已经殁去。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