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情感 > 五零大杂院替嫁小媳妇[穿书]

8. 第 8 章

  • 作者:七月阿梨
  • 类型:情感
  • 更新:2023-09-23 22:07:38
  • 字数:7094字

这也是当初顾奶奶看中张翠兰当儿媳的原因之一。

张翠兰会种菜,家里小菜园施肥又勤,长出来的西红柿是红沙瓤,嫩黄瓜鲜嫩嫩的,顶端还带着小黄花,比街道上副食品店买的还新鲜。

今个儿家里改善生活,门卫大爷来的时候,顾满仓正美滋滋吃着炒花生米,吸溜小酒呢。

林瑶三个跑到隔壁大富婶子家,看刚出窝的小兔子去了。

这回顾时安不光往家打了电话,,还往家寄了个鼓囊囊的大包裹,白天邮递员送到轧钢厂,门卫大爷给一道捎来了大杂院。

乡下婆娘不会种菜哪行?

门卫大爷连连摆手,“行了,你还跟我客气啥,孩子等着呢,赶紧的别墨迹了。”

顾满仓“嗳”了声,张翠兰从厨房出来,递过去一个小竹篮,笑道,“自家种的西红柿、黄瓜,不是啥好东西,老哥儿拿去尝尝。”

门卫大爷当即笑的牙不见眼,“昨个儿家里老婆子还念叨买不着好菜,这下好了,又沾你家光了。”

张翠兰平时过日子精打细算,种菜也是一把好手。

她可是打小在村里长大的!

“啥沾光不沾光的,就几根黄瓜菜。”

“那也省的老头子跑腿了。”

“.........”

这年头吃菜不方便,即便是云水县城,也有不少人家在大杂院里开出一小洼菜地来,力所能及种些小青菜、萝卜土豆什么的,不图长的多好,至少在买不到菜的时候,能有菜下锅。

就等着吃第一口肉饺子了。

过了五六分钟,林瑶才跟顾春梅叽叽喳喳一路说这话从大富婶子家回来。

大富婶子家那窝小兔子又乖又可爱,矮矮短短像胖球,只要喂块小萝卜,就团成一个白绒球球,三瓣嘴一动一动,躺平任rua。

林瑶蹲在边上直冒星星眼。

顾春梅也给萌的眼睛一闪一闪。

这不,姐妹俩一回家,就凑到一块儿,叽叽呱呱商量着要养小兔子。

顾时东心无旁骛等着他的肉饺子出锅。

张翠兰出来瞅了一眼,好气又好笑。

三个臭孩子,就没一个成熟的。

当妈的端着洗好的嫩黄瓜过来,扫了老儿子一眼,“小心点,嘴角的哈喇子要掉下来了。”

顾时东嘿了声,吸溜下口水,继续目不转睛盯着蒸笼看。

十分钟后,馋人的香菇肉饺子总算是上了锅。

顾满仓去接电话还没回来。

张翠兰念叨了声,在门口等了会儿,眼瞅着小儿子给急的抓耳挠腮了。

她抓了把围裙,算了,不等了。

反正今个儿家里肉饺子管够!

林瑶刚把调好的蒜泥跟醋放在桌上,顾时东这小子立马夹了个饺子,沾了蒜泥,呼噜噜往嘴里送。

二和面的肉饺子,皮薄馅儿香,沾着蒜泥醋,送入口中一个赛一个的鲜香味美。

顾家也就在过年,或者顾时安探亲的时候才能吃一回饺子。

以往的饺子哪有今天的香。

一家子吃都埋头苦吃。

林瑶身上缺油水,她也好久没这么畅快的吃饺子了呢,手里攥着筷子,一口一口吃的很香。

大家伙儿吃的这么香,差点儿把去传达室接电话的顾满仓忘了。

等顾满仓回了家,张翠兰才猛然想起来,老头子还没吃饭哩!

她挽起袖子,亲自去厨房盛了一大碗饺子,满满当当放在顾满仓跟前,让他赶紧吃。

顾满仓有些受宠若惊。

“给我吃的?”

“咋地,你吃不下?”

张翠兰斜眼看过来。

顾满仓乐的咧嘴笑,“吃,翠兰给我盛的饺子,我能吃两碗。”

老两口秀恩爱,臊的张翠兰老脸一红,躲回屋里去了。

林瑶跟顾春梅对着笑。

留下没心没肺顾时东继续呼噜呼噜猛吃饺子。

顾时安这回往家打电话,除了给父母报平安,又说了另外一个消息,过阵子他要带着部队去地方执行任务,下个月就不能往家打电话了。

这些年,顾满仓也习惯儿子隔三差五去执行任务了,当父亲的叮嘱儿子注意安全,人民子弟兵的任务就是保家卫国。

父子俩只聊了一分多钟,顾时安便匆匆挂了电话。

顾满仓想回家,门卫大爷非要拉着他,喝杯茶唠会儿嗑。

俩人有一搭没一搭侃大山,直到厂领导来视察,顾满仓才抽身。

吃了晚饭儿,顾春梅和林瑶,一个收拾桌子,一个扫地。

顾时东叮叮当当在厨房洗碗。

张翠兰老两口在屋里看大儿子寄来的包裹。

不打开不知道,一打开,里面东西可真多。

两个肉罐头,一包饼干,一罐麦乳精,一大块牡丹花开的红绸布,一双女式小皮鞋,其他杂七杂八的,什么粮油肉票,牙膏牙刷毛巾也塞了不少,全都叠放的整整齐齐,一看就是顾时安一派的作风。

给张翠兰的另外有三双尼龙袜,一瓶她平时最喜欢用的哈喇油,东子是一本牛皮笔记本,顾满仓也收到儿子,给他专门准备的两瓶西凤酒。

顾满仓不抽烟,平时就爱喝口小酒。

老顾家日子虽过得去,不过想来口好酒也是不容易的,现在买酒都要酒票,他一个五级钳工去哪儿弄酒票?

厂里领导跟县里的大干部,国家才给发酒票哩。

顾满仓就只能喝,外头老乡自家酿的劣质土酒,不好喝没酒味,可也聊胜于无。

红绸布则是为顾春梅结婚准备的。

顾春梅今年十月份就要出嫁了,按照云水县的习俗,新嫁娘出嫁,娘家要给准备好一块喜庆的红绸子布,用来当包袱皮,里头装着新娘的陪嫁的枕头巾、床单、布料等等。

这年头红绸布多难弄啊,张翠兰跑前跑后,为了给闺女找一块红绸子,跑遍了县里大小供销社。

弄不到啊,乡下老奶奶自家纺的老粗布倒是有,花两毛钱请人染红大红色,凑活凑活也能用。

张翠兰左想右想,还是不想委屈闺女。

闺女就嫁这么一回,当妈的说什么也要让闺女风风光光出嫁。

前头张翠兰在电话里跟顾时安提了一嘴,这孩子不声不响,给记在心里了。

大儿子是不在他们身边,可孩子如此细致妥帖,张翠兰心里就跟喝了蜂蜜水一样甜。

她摸了摸那双女式皮鞋,用手比划比划,估摸了下,这双鞋也就35、36码大,这么小巧的样式……

不是给春梅买的,春梅天生一双大脚,穿鞋都是穿39的,家里老太太活着的时候,还道这孩子命好,摊上好手世道不用裹脚了。

哎呀呀,这是给瑶瑶买的啊。

张翠兰喜上眉梢,自家这个大儿子从小就跟大杂院里的小子不一样,跟他亲爹一个德行,闷葫芦一个,十来岁那会儿,话还多些,自打进了部队当了兵,更跟锯嘴葫芦似的,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

她那会儿为了儿子娶林红娜愁的睡不着觉。

等瑶瑶替嫁过来吧,张翠兰心里欢喜的同时,又暗自嘀咕,老话道,家养的猪会拱白菜。

不知道自家这臭小子能不能把瑶瑶拱回来。

毕竟俩孩子只办了婚礼,也没领证,再说那场婚礼哦,也给王八羔子林大国一家闹的不像话。

不说别的,瑶瑶这孩子她是真喜欢,不光是为了跟老姐妹多年的情谊,主要是瑶瑶脾气秉性对她胃口啊。

张翠兰以前觉得儿子是根不开窍的木头,现在木头开窍了,都知道给瑶瑶买皮鞋了,当妈的心里就飞扬起来。

当妈的心里还很自豪,不愧是她生的崽子,都会自己拱白菜了。

张翠兰高高兴兴地收起皮鞋,连鞋盒子一块儿去了南厢房。

顾满仓喊她都没搭理。

林瑶这会儿趴在床上看书呢,东厢房给她拾掇的干净又温馨,古色古香的木板床上铺着竹凉席,枕头跟小薄被都是白底粉花的小格子布,屋里老气的粗布窗帘也给换了,古朴的五斗橱上摆着个竹编小篮,里面放着女儿家喜欢的小玩意儿。

屋子里花瓶养了一束新采的茉莉花,香气扑鼻。

张翠兰在外头敲敲门,林瑶脆生生应了声,娘俩儿也不知道说了些啥什么,反正张翠兰出来的时候脸上的笑就没止住。

顾春梅在隔壁南厢房,睡的四仰八叉。

林瑶看了眼摆在地上的皮鞋,托腮悠悠叹口气。

说实话,她挺同情顾时安的,别看这人长的帅,前途又好,只可惜性子太冷,在原书里顾时安跟林红娜离婚后,一直到老都孤身一人。

七老八十了,还是个孤伶伶的小老头。

顾家厨房里雾气蒸腾,张翠兰一掀开蒸笼盖子,好嘛,这肉饺子的味儿香的,能给人勾得迈不开腿了。

刚下锅的包子上下翻腾,顾时东刚才还在院子里来回跑,这会儿赶紧搬着小板凳来,眼巴巴守到了厨房门口。

门卫大爷拎着篮子,脸上带笑,一前一后跟顾满仓出了大杂院。

张翠兰摸摸大儿子寄家来的包裹,脸上笑意更深了。

这些年时安一直在外当兵,一年到头也回不了几次家,平时除了按时往家寄工资津贴,每个月总会给家里来通电话,让父母放心。

她继续回厨房忙活。

没一会儿,顾时东先从隔壁回来了。

臭小子是给家里的香味儿给馋回来的。

一听是大儿子往家打电话了。

顾满仓高兴的眼角皱纹都眯起来了,他虽然憨,却也知道先招待客人,“安子来电话了,不急,老哥儿,家里有酒有花生米,咱们喝一盅再走?”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