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其他 > 团宠小国舅

第 349 章 新年快乐*^▽^*本章随机发66个小红包

  • 作者:萌神大白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4-03-01 03:33:05
  • 字数:7526字

“此举其‘不慈悲’耶?实冷酷无情也!”

……

“昔项羽为人主,目光短浅、刚愎自用,数视贤臣谏言而不顾,终有乌江之厄……”

“宋襄公为国主,宋楚激战,当进不进,临阵竟大谈仁义道德,以有泓水之败……”

“我闻‘在其位,谋其政’,常以为然,然今日沧王之问,似令此句成虚语矣……”

“为王而不察,为父而不教,岂曰无过?”

“其负此生功业耶?其负万民倾力之供养也!”

“谚曰:“神受一炷香﹐供者得平安”何则?在位谋政也。故孔明之为相,鞠躬尽瘁;冠军侯之为将,封狼居胥……”

******

“今沧王,何有此问?”

“沧王为大雍一字并肩之王,食邑二千五百户。尔俸尔禄,民脂民膏。受民供养,而视民如草芥,岂言无罪?罪孽深重矣!”

湛兮一旦开写,就仿佛开闸泄洪。

挥毫成残影,洋洋洒洒若九天悬河之倾泻。

他疯狂历举史实,运用比喻,正反对比,纵横议论,雄辩地揭示了沧王企图浑水摸鱼,诡辩洗白的苍白无力之举。

……

湛兮全文可分作六个部分,总体构造为“总分总”,结构清晰,论述层层递进。

《答沧王书》通篇气盛语壮,激昂慷慨地陈述了受民供奉,当为民谋福祉的道理,文气盎然,脊骨挺然。

湛兮借古喻今,正面直刺沧王身为大雍王爵的“不作为”行为,是多么大的罪过。

通篇看下来,令人慷慨激昂,痛快非常!

******

湛兮放下了狼毫后,本就一边惊叹非常,一边努力跟上湛兮的写字速度通读全篇的鱼知乐,又迫不及待地从湛兮面前直接拿起了尚未干透的流沙笺。

鱼知乐读了一遍又一边,觉得此文令人酣畅淋漓到头皮都在发麻!

“小国舅不愧是太上老君最心爱的仙童啊……”

鱼知乐感慨万千:“此文通体激昂,文气

斐然,令人读之,如于狂风暴雨中,昂然前行,于惊涛骇浪中,扬帆起航!”

说着,鱼知乐擦了擦额角那不知不觉中,爽出来的汗水,然后语气有些尴尬道:“就是您这比物连类和以赋为文,我看了都害怕。”

鱼知乐叹了一口气。

“千古文章,难避一弊:用古过多则伤气,议论过多则伤格……”鱼知乐说。

然而湛兮此文不仅未有此弊,反而因其以赋手为文章,令句式大致整齐,且多对偶、骈体,故而读来朗朗上口。

而且湛兮善用、巧用各类关联词,这等精妙的手法令文章衔接之处似连而断,似断而连,更令全文形成了一笔呵成之势。

故而读者之,并不觉受累,同时,还能感受到那种满襟意气,汹涌而出的畅快!

但是……

鱼知乐痛苦面具:“您一句一个典故,两句两个典故,有些四个字就两个典故,恨不得字字句句列举史实,在下从前还觉得自己饱读诗书,如今却甘拜下风了,敢问第六句中的‘楚狂’是谁?这又是何典故?”

湛兮笑得要死:“是陆通呀!”

陆通,字接舆,是春秋时代楚国著名的隐士。

他因对当时社会的政局黑暗不满,故意剪去了头发,假装发狂发癫不肯入仕,因此被世人取了个外号,叫“楚狂”。

湛兮运用他的事例,就是他曾迎孔子之车而歌,“接舆歌凤”的典故。

“接舆歌凤”,通常用来比喻政治腐败无望。

湛兮在文中的运用,便是说,倘若身在高位者,都如沧王你这般不作为,则政治晦涩,有能之士都会如楚狂一般避世而居,则天下大乱。

你看看你不干人事,影响多不好!

******

鱼知乐对湛兮这篇文章,真的是爱不释手,恨不得自己当场揣兜里带走。

湛兮自己后来又读了一遍,感觉一气呵成的酣畅淋漓之感十足,不必另做修改,便没有再动笔修改什么。

鱼知乐疯狂地暗示湛兮,他表示自己可以把全文再抄一遍,这个湛兮写的原文就给他保管,他另外誊抄的再给沧王寄过去。

没人会不高兴于旁人对自己的认可和喜爱,湛兮想,这写得还真是不错啊,便宜沧王了。

倘若有后人分析的话,或许会说这一篇《答沧王书》,具有借鉴与警示的意义……

亦或者如鱼知乐那般大肆夸赞——“堪称千古之绝作!”

那就……

苦了后世的学生们了。

又多了一篇“全文背诵”呢!

啧啧啧~

******

湛兮没有把《答沧王书》的原稿留给鱼知乐收藏,当然也没有寄给沧王。

他命人快马加鞭地把原稿寄回了皇都,寄到了太子的东宫。

湛兮给太子的留言是——

“快!印刷!多版本!饥饿营销!”

千言万

语,化作一句——

“速速!搞钱!”

对上鱼知乐怨念的眼神,湛兮笑道:&ld;我劳心劳力写就此文,本就便宜沧王了,何必再把原稿给他,那他不得乐死???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啧!他不就是想知道一个答案吗?等文坛震荡时,他感受到震荡,自然就能从旁人的口中听到我的答案。”

鱼知乐给湛兮竖起了大拇指:“论狠,还得是小国舅!”

无论沧王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总之湛兮这打算把《答沧王书》广传天下的行为,绝对会让沧王真真正正社死个十年八年!

湛兮扬了扬眉毛,哼笑道:“他自己心思深沉,故意送上脸来叫我打一打,又怎么能怪我打狠了呢?”

他是在成全他啊!

湛兮眸光加深:“还没有人能从我身上赚到便宜,他想借我之手翻身,却空口白牙叫你来问,一点好处都没许,啧!我会叫他知道的,什么叫免费的,就是最贵的!”

竟然想要白嫖他?那就别怪他答应扇一个耳光,实际上却把头都打肿!

而且,最让湛兮恨不得把沧王打成猪头的是,这厮估摸着不是小气吝啬,而是没瞧上湛兮……

沧王到底是在小看湛兮这个小国舅。

识人不明,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

等到湛兮他们押送罪犯都回到了皇都,罪犯都被判了斩立决……

他儿子的腰斩就在秋后,沧王才从旁人的口中“辗转”得到了湛兮给他的答案。

这个“辗转”,是真的很“辗转”!

沧王手中拿到不知道被过了几l手,算是第几l遍誊抄的《答沧王书》时,天下文人雅士,就没有没看过此书的!

沧王都被气笑了。

在读到《答沧王书》的原文之前,他居然先听了一耳朵世人对此文的赞誉!

陈郡谢氏的谢太公公开说:“《答沧王书》一文,膏润于笔,气形于言!”

姚老太爷更是拿来在皇家书院给学生们讲学,末了还要捋须感慨:“此文缀文之妙,堪称冠绝古今!”

帝王更是赞叹:“吾家金童子,年幼而才华绝世,文思如泉涌,肆笔出之,若利剑出鞘,长虹贯日!”

还有很多很多的人,都对此文给予了最大的赞誉——

什么“神采飞动,词章炳蔚,令人读之万分生羡。”……

什么“其文悲叹愤激,语兼讽刺,使人读之,意气满襟。”……

什么“吾读此文,千百遍而不厌,着实为千古奇作!”……

倒是那位小国舅的亲亲外公,说了一句公道话,批评了他疯狂用典的炫技臭毛病,说他“用事太多,为一大病也!”

但是这位估摸着疼宠他外孙,就没输给过帝王。

批评小国舅,也不过是为了先抑后扬罢了。

后面他就开始变成自家外孙的夸夸天团第一团长了,说他“然其论高位渎职之祸,至痛至悲,至性至愤,可以为世诫!”

******

沧王回想起当世大儒,文人雅士,对这篇千古奇作的赞誉,再一次被气笑了。

等他读完全文,情绪激昂过后,又五味杂陈,一时不知应该如何应对时,他忽然接到了湛兮迟来的,真正给他一个人的回信。

精美的鎏金笺,只有九个字——

“适可而止,不要太过分!”

这一次,沧王又双叒叕被气笑了!

究竟是谁在过分啊啊啊啊啊啊……

恼恨,气愤,羞耻……各种情绪在沧王的心头轮流犁地。

但最后的最后,他不得不感叹一句:“不愧是传说中的小国舅啊……”

沧王看着自己的儿子们,他们看着也一表人才,人模人样,但这时候,沧王没有了半分的欣慰。

次子金玉裹屎尿,其他的儿子究竟会不会这样,沧王也保证不了,但这位曹小国舅,绝对是一轮冉冉高升的烈日!

沧王感慨万分:“你们几l个,若能他一二分,本王便不必为身后事忧思成结了。”

沧王看着门外的骄阳,好像在虚幻中,看到了奔流不绝历史长河,在长河中,看到了那永远光芒万丈的金乌。

“昔年曹操感慨‘生子当如孙仲谋’,或如今日吧!”!

并在最后回答了他最初的问题——

“你罪孽深重!”

他说了身在高位,却尸位素餐的行为,将会对底层的百姓造成多么惨重的伤害……

他说了兢兢业业为民办事之人,又会在历史上留下如何光辉灿烂、浓墨重彩的一笔……

《答沧王书》

他清晰地揭穿了“不慈悲”与“冷酷无情”的区别,“无能为力”与“袖手旁观”的不同……

最后,他力透纸背,锋芒毕现地正面指责沧王——

“你并非是有心无力的无可奈何,你是有能力去改变却选择袖手旁观!”

“夫贵为人主,身在其位,而不谋其职,以至功败垂成……”

“人主之壮志未酬,固遗恨千古。然一人之大道崩殂,以至于万民之死,岂不哀哉!”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