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仙侠 > 怪力小农女:经商种田爱搞钱

第374章 低价棉衣,引发嫉妒

  • 作者:一吨砂糖橘
  • 类型:仙侠
  • 更新:2023-11-04 03:04:54
  • 字数:4492字

他们不会硬着头皮和吉祥作对,只怕他们会想方设法买空店里的衣裳。

吉祥毫不担心,面色平静:“挡得住一时,挡得住一世吗?店面就在这里,他们能买一两万件,十万件也能买完吗?我们不只做他们的生意,也做百姓的生意,到时候百姓们买到了,他们的棉衣就囤在手里的。隔年的棉衣价格低不少,而我们的店年年都在开,难道还能花银子屯棉衣跟我们对着干吗?”

“什么?你说夔州城一件粗布棉衣要五百文,棉布的棉衣要八百文,锦缎棉衣要一两银子?!!”吉祥看完半夏的调查,猛地拔高声音,“这不是纯纯坑人吗?这价格比京城卖得都贵!”

因为刺史不管事,没有官员在干活,市场价格乱得很。

就是这定价需要吉祥做定夺。

“姑娘,要是有同行业来买怎么办?”半夏倒是不担心有人来找茬,镇上的人不知道乾福县主还有可能,这些日子刺史被抓、府丞押入京城,乾福县主又带着士兵从城外回来,生意人们多少知道县主不能阻挡。

半夏也考察了棉花的价格,五十文,最低价。

但实际上从老百姓那里收来的价格也就是十到十二文钱一斤。

是生意人又不是傻子?

这是要让百姓们都冻死!

“半夏,把棉衣价格给百姓们打下来!”吉祥在牌子上写道,“粗布棉衣诚惠三百文,村民结伴购买,超过五十件,每件二百八十文;棉布棉衣五百文,超过一百件,打九折;锦缎棉衣八百文,超过百件打九折。”

在能卖得出去的时候,当然要使劲卖啊。

开业当天真是的人声鼎沸,百姓们欢呼雀跃,不少来围观的同行那是脸色铁青。

本来一件五百文的棉衣成本八十文,净利润是四百二十文钱,现在被挤压成二百二十文。

救了老命了。

现在知道的人少,三天一万件,等春节前后,大家有银子了,舍得花了,整个康平县、广峻县加起来做的棉衣,都不够卖。

“是,只要县主开棉衣店一天,我就提供棉花一日。”蔡掌柜抹了抹头上的汗,他只是个小小的布庄,在大家吃肉的时候他靠卖棉花喝一点汤。

一个月挣个十两银子,全家不饿。

但现在局势被打破了,他如果能抱上县主的大腿,跟着做低价棉衣的生意,势必能快速占领市场。

那些大铺子舍不得降价,他舍得。

除了县主的大订单,百姓们也会向他倾斜。

还能保护自己不被报复。

二十五文钱的棉花若是能卖出一万斤也总比五十文的棉花卖一千斤来得强。

薄利多销,他愿意试试。

“既如此,我也就不跟你绕圈子。我这个店只卖棉衣,棉花从你那里进,今日先进五千斤,三日后再来五千斤,你可有存货?”

做棉衣的人手已经找到了二十个妇人,在吉祥新买的宅子里开了个院子给这些人做棉花;布料从康平运来,便宜实惠。

“有有有!”蔡掌柜可激动了,“今年收了两万斤棉花才卖出去几百斤,一万斤还是有的。”

以往这些棉花卖不完,最后都要以八九文的价格卖给大布庄,由他们做成棉衣再卖给别人的。

今年可以少损失一些了。

“那也别麻烦了,你留个千把斤应应急,剩下的我包圆了。”她手上还有三千件收了定金,没做出去呢。

百姓们也是真的放心她,拿了羽绒店的牌子就回去安心等着了,到时候那棉衣送过去,再把牌子收回来。

“那咱们...签契书?”蔡掌柜有点难以置信,这就成了?

一万八千斤的棉花,二十五文钱一斤,全给卖出去了?

去掉成本一百八十两,还富余二百七十两,是以往两年挣得那么多!

吉祥让半夏签契书,自己去找谢淮之吃饭去了。

晚上回去的时候,蔡掌柜抱着媳妇怎么也睡不着。

同样睡不着的还有广峻县的县令,吉祥又下了十万斤棉花的订单,这能做五万件棉衣,全交给他们县城的妇人来做。

十一月中旬送到康平县就成了。

他都快流泪了,百姓们过年又能多吃点肉,多买件衣裳穿了。

吉祥做的这一切都传到了皇上的手上,当时正德帝正在和皇后、太子以及安宁公主吃饭。

一家四口和和美美,听说吉祥又是建粮仓又是卖低价棉衣的,谁人心中不感慨。

“这孩子心善还重义,林麒说她花银子给那些被拐家庭修了房子、安置了粮食和衣物,还留了不少银子,心善啊。”皇后叹了一口气,“这孩子也是精彩,若非认识她,还真不知道人身能这样肆意精彩的。”

安宁眼里也满是羡慕,什么时候才能仗剑走天涯啊!

皇上嘴角也挂着浅笑:“吉祥托林麒带了口信,这粮仓是给大乾建的,若是有一日大乾需要,这粮仓里的粮食全归朝廷所有。”

难得农家出生的孩子有这样的大爱啊。

他不知道建这个粮仓的钱是大乾贪官的钱啊!

现在只能在当地找棉花供应商。

“蔡掌柜今日来是答应我的要求了?”吉祥预料到自己的存货不够,已经往康平县下了订单,但光她一家买低价棉衣可供不起整个夔州的人。

赚过大钱的人都觉得自己的生存空间被挤压了。

但也没人敢跟乾福县主作对,别人不知道,他们做生意的最灵敏,刺史大人倒台少不得有这位的手笔在。

再说吉祥回到府城,半夏折腾了半个月的羽绒店也马上就要开张了。

村民们可高兴了,呼朋引伴凑钱买棉衣,早买早享受。

这个村子合着买五十件、那个村子合着买八十件,稍微远一点的,整个镇子派代表过来买五百件的。

三天,不算散客,收获订单一百笔,共计一万件棉衣,正好把店里的买空了。

她们康平县产的粗布棉衣二百五十文一件,算上水运路费,才三百文。

这是北方,种植棉花的人比南方多多了,居然还卖得这样贵。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