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其他 > 八零之披荆斩棘

第175章 第 175 章

  • 作者:清澜皓月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4-05-04 05:58:58
  • 字数:8140字

“咋又是他们三个?”

程澜坐在沙发上冷不丁被问到,想了想道:“台柱子嘛,又好看演技又好。”

冯程程出场的时候,在林家客厅看录像的一群人一下就认出来了,“哎,这不是蓉蓉么?”

如今大院内外好多人都在议论《楚留香》和《上海滩》来着。

到这会儿,《楚留香》的第一部已经放完了,家里和录像厅正在播放周润发和赵雅芝的《上海滩》。

这回大院里的人都认得他们了。

程澜怀疑他想剧透又忍回去了。

因为,沈慧珊后来为了楚留香牺牲了。但更后面,苏蓉蓉也为楚留香牺牲了。

“哦,对对对,他们三个肯定是台柱子。每次都演男女主角。”

看过了《上海滩》,等到第三部《倚天屠龙记》,又是郑、汪、赵三人。

分别扮演张无忌、赵敏、周芷若。

大院里,每晚《新闻联播》一放完,各家各户都有人拎着小板凳往林家走。

说实在的,比之前放外国电影或者老电影的时候人起码多了两倍。

来自香港的电视剧,这才是真正的男女老少咸宜。

古龙原著里,香帅这样的浪子是不属于任何女人的。

录像带的租金,夏老板九月下旬也加入进来之后就变成了一盘带子两块钱一天,这比较合理。

彭虎日常就跟他们两家租。

现在大家也算有了走动,他还请程澜有空去他那里玩玩。

程澜没去,她又不喜欢舞厅。

就偶尔想打桌球,她也是去萧应开的桌球馆。

楚锦程道:“这次我给你买了二三十部录像带,一天四集,五天一部。差不多够看到元旦了。那之后看情况再说吧。说不定到时候内地也有别人翻录的了。”

三四个月的时间,在利益的驱使下,这几乎是必然的发展。

程澜道:“好!”

反正如果不是夏老板把这个批发市场做大做强了,也轮不到她来利用这个优势。

而且,想吃独食她没实力的。

大家便就此达成共识,各做各的生意不伤和气。

程澜回去把事情原原本本和大伯说了,他一向很关注她做生意的事。

闫淑芬在一旁听得一愣一愣的。原来这里头的事这么复杂啊!

随着夏老板的录像厅开业,程澜的生意便慢慢回落到六十来块一天,一个月1800。

如今132张凳子未必能满员了。大多数时候她用自己置办的84张凳子就足够了。

再加上租录像带赚的,一个月差不多2000。

当然,具体收入她肯定不会瓜兮兮的就说了。

但就在眼皮子底下的事,别人也会估算的。

这个收入程澜觉得可以了。

而且,夏老板和彭虎的参与,其实也帮她分担了放盗版录像的压力。

内地都没有正式引进,肯定是按盗版算啊。

这录像带的壳子上还写了严禁用于商业性的播放。

不过如今这些事没人管的。

公路和铁路上抢劫、沿途扒货都没有足够的警力去管呢。

先浑水摸鱼赚点本钱吧。

不然过几年拿什么去北京买房、买车,转做其它生意?

9月23号,徐雷车队载着炸药和工程兵的卡车出发了。

楚锦程也跟车回去。

修路可是村里的大事,他和程澜不能都不在。

程澜上高中那是走不开的,他一个旁听生可以。

再说了,程澜没有出工的义务,他家还有九天的工要出。

怎么都得回去处理了。

另外,前两天支书打电话来,说程昕还有三天义务工得出。她户口还在村里呢。

年底分猪肉的时候她不在村里,她父母拿回去吃掉了。

但轮到出工,他们不愿意替程昕出。

程澜接到电话便转告了程昕。

程昕听了楞了楞,她完全忘了这茬。

不过,说这话的是支书。

当初程澜一家三口去逛县城了不在村里,她怀着程杳被家里赶出去,是支书给找的地方住。

于是,她就打电话回去委托七伯帮她请人出三天工。

钱是搭着程澜给程岩发的工资送回去的。

炸药的运输那是有严格的要求的,军区肯定得做最严密的部署。

不然回头遇到毛孩子丢个鞭炮上来那不全完了?

这种术业有专攻的事,程澜当天就只能是看个热闹。

军区报社的记者在来来回回的拍照,连她都被拍进去了。

记者会跟去村里再拍回炸山、修路等的照片。

这样的事林景东不怕人说的,虽然他确实给了程家村极大的优惠。

炸药只收了成本价,还派工程兵去帮忙。

至于运费那是村里和徐雷他们运输公司的事。

但是,人民解放军难道还能拿快过期的炸药赚老百姓的钱?

这件事完全可以往军民鱼水情上头去讲。把程澜这个中间牵线搭桥的人拍进去、写上去一点关系都没有。

回头这件事还会在成都军区的《解放军报》上大鸣大放的。

这一次为了以防万一,军区还另外派了专业人员跟车,途中不容有失。

而且车上挂了红色条幅声明车上有炸药,跟交通部门也打了招呼的。

这种,过往车辆看到肯定让道的。没谁敢跟这车杠上!

目送卡车远去,程澜推上自己的自行车,上学去了。

车子七点半出发,晚饭前到村里。所以她才能来看。

等人到了村里,该怎么接待那就是支书的事儿了。

等村里修上了石子路,大公路再修成柏油路,村里人要到成都来就容易得多了。

不走出来开阔见识,一辈子就只能在那一亩三分地打转,一代一代的继续受穷。

程澜陆陆续续送回去的书,现在已经够组成一个小型的图书馆了。

支书说不错,开启民智。

镇上已经组织附近十里八村的都来参观过。

还商量让其他村的人也能进来借阅。只能在阅览室看,不能带走。

支书说他在高音喇叭里征求全村人的意见来着。

原本啊,程澜虽然把书送回去了,但大家其实看书不是太积极。

就一些学生娃、老师还有村干部时不时进去看看。

其它人闲着也更乐意坐在一起吹吹牛、打打牌。

结果这个消息一出来,老老少少都爱上了去阅览室,不愿意让其他村的人来占便宜。

然后,还有人跟着程澜送回去的书养鱼、养鸡增加了产量。

农业技术类的书一下子成了香饽饽......

当然,断然拒绝别人肯定也不好。

支书就说那么多村子还有镇上的人,要来总得有个先后、远近。

这个远近不是距离远近,是关系的远近。总得是有好处能给程家村的才能有优先权。

至少,你村里人都是上程家村小卖部来买日常生活用品的嘛。

这年头,没好处的事谁愿意干呢?

程澜听支书电话里讲得绘声绘色的,握着话筒直笑。

支书哪是征求全村人的意见啊,就是料定了这么一说他们看书会积极起来。

不然要征求也该是征求她的意见啊。

支书还说9月25号炸山,为了图吉利,村里的八字先生偷偷给看了个吉时。

他睁只眼、闭只眼的,还是准备悄咪咪的用这个吉时。图个让村里人心安!

还说到时候程澜家的东西,村支部会帮忙遮盖好。

就万一有碎石块砸穿了屋顶,也要保证家具不会被砸坏。

屋顶万一被砸破了,回头再修补就是了。

程澜这会儿骑着自行车去上学,路上想着录像带的生意基本上算是稳定下来了。

加上零售批发那块赚的钱,她都跨入月入6000的行列了。

当模特儿的200,借钱的月利息50那差不多就够日常花销了。

她的心思得渐渐从生意上头挪开。她还是学生嘛,主业还是学习。

9月底要进行入学的第一次月考的。

她和林墨如果成绩下滑,会被驱除出看录像的行列的。

这一条,大伯母肯定说到做到不打折扣的。

程澜和林墨都不敢不认真对待。

程澜当初是以全年级第十二名的成绩面试升的高中部。

她找到大伯母商量,“这成绩也有正常起落的嘛。”

闫淑芬笑,“你这就是没底气嘛。行吧,五名以内的起伏算正常的。”

临近考试,程澜和林墨甚至都没看每晚播出的《倚天屠龙记》。

程澜是早知道剧情了。

林墨则是听她说现在看完了,以后还会重新播放。

他一想对啊,程澜姐自己都还没看呢。

楼下看得热闹,他俩在楼上的房间各自看书、复习。

这天终于考完了,两人都松了一口气。

回来就听到大院里的众人在讨论倚天四美谁才是张无忌的最爱。

有人站周芷若、有人站赵敏、有人站小昭、有人占殷离。

不过竞争主要还是集中在周芷若和赵敏之间。

有人忍不住问程澜,“澜澜,你要是张无忌你选谁?”

邱妈妈道:“她都没看这部,准备月考呢。”

程澜抱着书站好,“邱妈妈,我看了的。嗯,我不想当张无忌。在金庸笔下的男主里,张无忌应该是最不英雄的一个。不过,如果我是周芷若,我绝不会把收回倚天剑、屠龙刀这么理直气壮的事做成那样。她就为了张无忌,为了那个虚无缥缈的皇后梦,搞得原本很名正言顺的事,都说不过去了。”

倚天剑和屠龙刀是郭靖、黄蓉的,郭芙和郭破虏在襄阳城破的时候都和父母一起殉难了。

包括他们的子女也都一起。

那倚天剑、屠龙刀天然就该郭襄继承啊。

郭襄没有结婚没有子女,那传她衣钵的峨眉派就该拥有这两件至宝。

当然,拥有至宝的前提是有实力。没有实力一切都是白搭。

但事情不该是周芷若那么做的。

于是有什么好吃的、好喝的,也都不忘给林家送一份来。

到后来一家子的水果都不用买了,还时不时有人送菜来。

林家人坐沙发,其他人坐自带的板凳。每天都热闹得很。

崔阿姨每天下班前,闫淑芬都会叫她烧上四瓶开水,不然不够喝。

反正买的《楚留香》、《上海滩》这种都还是比较经典的,反复放也会有不少人看的。

然后十点半录像放完,所有人又流水一般离开林家。

大院各家的关系不只是老同事,还是老战友。

不过,天天的来,而且程澜的录像机还花了那么多钱,大家也不大好意思。

关于赵雅芝扮演的苏蓉蓉和汪明荃扮演的沈慧珊之间,有一派人支持苏蓉蓉和楚留香在一起。还有已派人支持沈慧珊和楚留香在一起。

看了原著的林师长端着茶盅看看争论得厉害的各家儿媳、姑娘,张张嘴又闭上了。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