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历史 > 镇国太子爷

第536章 应付之作

  • 作者:狗尾巴狼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3-09-27 22:56:41
  • 字数:4680字

“啊?”

又是一阵惊呼。

听到满朝文武议论声越来越大。

李怀安再看苏未雨:“本太子四首诗写不出来,但写一首还是可以的。不就是琴棋书画吗?听好了!

诗词要写,否则不好交代。

众人议论之时,忽然听见苏未雨的惊叹声传来:“好!不愧是新唐太子,传言果然不假,这一首诗便能胜过小女子之前所有。”

满朝文武错愕当场,无人可解太子诗词真意。

唐皇李渊也皱起了眉头。

赵国使团的人都不理解了。

“太子此作到底是何用意?虽然诗中有美,颇有意境。但终究是离题很远,没有答在要点上啊。”

“我想估计太子是江郎才尽,之前的种种已经掏空了他的才华。”

“苏未雨,这关系两国颜面,哪有自己说自己不行的?”

“是啊,现在可不是为何维护他人颜面的时候。”

“关键我也没听出对方的诗作哪里高明了。”

“太子吟诗作对从未失手,为何今日的诗听起来怪怪?似乎跟琴棋书画中的任何一题都没有关联……”

一番解释过后,苏未雨看着李怀安再问一句:“请问太子殿下,小女子的解释是否正确?”

李怀安拍着手,笑着说道:“姑娘这一番解释比先前作诗还要精彩,理解很不错,我很满意。”

太极殿上众人理解之后不禁露出了惊疑之色。

好像太子所作的的确确有些门道,不似表面上看着那么离题千里。

而且诗中每一句都能作出两种不同的解释,也是少有出现的情况。

以一首诗对答四道题,如此急智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但事情只有李怀安自己清楚,要不是担心这个女人也是穿越者,自己怎么会费尽心机去自己作诗来应付?

古今千年,那么多惊世骇俗的诗词没有用,明明可以靠别人装X,何必为难自己?

好在看看现在的情况,似乎是被自己应付过去了。

“好好好!”李渊从龙椅上站起身来,事情到了现在也该结束了,“新唐和赵国之间以文会友,两位诗词各有千秋,不相上下,这是给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开启了一个好头。希望以后两国之间能进行更多更深入的文学探讨。同时也希望赵国的诸位朋友能在长安玩得开心轻松。”

还得是皇帝格局大,这一通上高度的话讲完,今日朝堂上的明争暗斗算是结束了。

赵国使团见过了皇帝,并且呈上了此行带来的一些赵国特产,除了金银珠宝之外,还包括了各种布匹、粮食、酒水、蔬果等等。

以前赵国的商品在新唐都属于是稀缺货,十分珍贵。

可此次出现被众人看着却显得稀松平常,尤其是酒水。

以前赵国的酒一直被当成极品,现在看来根本都不入眼。

满朝文武都很清楚,这是谁带来的改变,谁给新唐带来的自信。

才一年时间,众人便感觉自己跟赵国也没多大的差距了。

赵国使团觐见的流程很快走完,一行人便退下返回芙蓉园。

三皇子来主要目的是游玩,顺带任务是说亲,看看能不能把四公主给娶回去。

今日是刚刚面圣,娶亲的事情还不好说,倒是没有提及。

李元姬一直在暗中观察,看到赵山河在殿前醉醺醺的没有提及娶亲的事情,这才没有在他离开的时候半路截杀。

而李怀安非但要结实三皇子,还要结实这个苏未雨。

到底是不是穿越者,有必要进一步确认。

赵国使团返回芙蓉园的路上,队伍中便有人忍不住抱怨了:“三殿下也真是的,喝酒也不分分场合。第二天就要见新唐皇帝,把自己喝成这样,要不是苏小姐将全场话题转移开,我们这次丢脸就丢大了。”

赵山河还在打酒嗝,但人也已经清醒了,摆摆手说:“嗨!你们是不知道,那五粮液是有多厉害!比咱们赵国酿的酒好太多,也烈太多。我一时不察,喝得急了,后悔都已经来不及了。”

“到底什么酒这么厉害?”

“不过闻着殿下出的酒气也很香,而且是一股异香,超乎寻常!”

“是叫二锅头吗?”

“五粮液。”

“长安各处酒家都有叫二锅头的酒,也是醇香无比。”

赵山河一摆手:“但跟五粮液比起来,那二锅头什么都算不上。”

“殿下,为何芙蓉园一口五粮液都没有。”

“没有吗?那么怎么行!”赵山河一下就急眼了,赶紧叫来一个护送的新唐官员,“喂,赶紧叫你们皇帝送五粮液到芙蓉园来!明明有好酒,还要藏着掖着,是什么道理?”

“三皇子,您就算叫皇上也没用,这五粮液只听太子调配。此酒比黄金还要珍贵,喝一口少一口的,哪儿能随便供应?”

“就算是取巧,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而且今日是由我出题,太子被迫应题,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想出应之策,可不算躯壳,是有真才实学才能想出来的。”

苏未雨认真解释,然后看向李怀安,拱手一礼:“高山流水出芙蓉,月下黑白睡青松。春省描墨书云淡,红妆胭脂月影中……整首诗看似在写女人,但是每一句诗中都藏着‘琴棋书画’,高山流水乃是一曲名篇,这第一句写的看似出水芙蓉如女人出浴,实则写的是琴曲如芙蓉出水一般,第二句看似写的是女子的肌肤和秀发,但月下黑白亦可理解为棋子散落在青松下的。写的就是‘棋’,第三句看似写女子醒时描眉,也可理解为是醒时书法,笔墨云淡风轻。写的就是‘书’。第四句看似写的是女子在铜镜前梳妆,实则也可理解为在借月影泼洒水彩,也可作为写的是‘画’。”

苏未雨表情严肃,却是面带红晕,惊讶之中带着几分兴奋,对着赵国使团众人摇了摇头,然后郑重其事地说道:“诸位没有看出来吗?太子殿下是将‘琴棋书画’都藏到了一首诗中。”

“什么?”

想来想去,想不明白,但终有一事是摆在面前的。

“将‘琴棋书画’藏到了一首诗中……”

“没有看出来啊。”

“而且这也太取巧了吧?”

高山流水出芙蓉,月下黑白睡青松。春省描墨书云淡,红妆胭脂月影中。”

一诗作罢。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