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情感 > 直播:我的海洋牧场

第500章 野生水稻开始种田

  • 作者:月下独饮酒
  • 类型:情感
  • 更新:2023-09-14 01:07:55
  • 字数:6782字

直播间的观众们并不是很懂,抛出了一些问题。

“野生水稻可以吃?”

这些水稻与杂草长在一起,如果不仔细观察,还真不一定发现。

江南缓步上前,伸手摘了一株,轻轻一撮,发现颗粒饱满,很有质感。

江南打量着面前翠绿色的植物,惊喜万分道。

他已经开始在脑海里构思着那一幅幅画面。

“我准备采摘一些回去,到时候,栽种在大榕树下,另外在主岛的别墅附近也载一些。”

“如此一来,以后随时随地都可以吃上香喷喷的大米饭。”

“真的假的?”

“试想一下,在野外欣赏着风景,吃着大米饭,那是一番怎样的风味。”

说话间,江南的表情都已经变得美好起来。

“我还从来没有吃过呢!吃到嘴里,会不会很苦涩?”

“不管苦涩不苦涩,岛主在野外能够吃上大米饭,就已经很不错了,还要啥自行车!”

“我感觉不管是野生水稻还是专门培育的精品水稻,只要颗粒饱满,那就一定会很好吃!”

“就算偶尔来原始岛探索,同样也可以吃上。”

“为了能够找到适合培育杂交的野生水稻,有时候要花费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

“1971年11月23日,在海南溢出的野生稻丛中,发现一株雄花败育的天然野生稻,并命名为“野败”。”

“随后,全国专家一起攻克了“野败”的基因密码,这才获得杂交水稻的初步成功。”

“如果不是这项研究和发现,之后的很多年会有人饿死,我们中也会有很多人无法诞生,现在也无法做到每天吃喝不愁,还可以吃好喝好。”

“经过试验发现,野生稻蕴含许多优良基因,如耐寒、抗虫、耐病、耐涝、耐盐、抗干旱、抗草等特性。”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野生水稻,以前很多人都得死!”

“只可惜,在1992年2月,国际水稻研究所发表了一篇关于水稻生物多样性问题的报告。”

“该报告指出,迅速恶化的环境侵蚀着水稻的遗传多样性,正在减少水稻种内和种间的多样性,并有可能使许多品种灭绝。”

“现如今大家也可以看到,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量的野生环境遭到人类的破坏或者人为干扰。”

“比如:城市化修建大量现代设施,导致大量的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锐减,甚至是种群消失。”

“即便是农村,近些年已经有大量年轻人离开城市,导致大量的农田荒废,农村种植户人数直线降低。”

“久而久之,杂草过度滋生,甚至出现大面积的外来入侵物种,导致本地野生稻在生态竞争更加激烈。”

“如果野生水稻彻底消失了,那以后我们会有很多人饿肚子,甚至死掉。”

“试想一下,在很多年后,全世界的人口要增加到八十几亿,甚至更多。”

“现有的粮食根本不足以支撑人们生活,必须再增长百分之七十左右,才能保证不会饿肚子。”

江南通过“过去”和“未来”简单的科普了一番后,最后无奈的叹息道:

“目前有一个叫做遗传资源中心的基因库,贮藏了100多个国家提供的八万多种水稻基因。”

“但是,这些基因大都是从人类容易到达的地方收集来的,在人迹罕至的地方,生长着非常有价值的野生品种,这些品种却很少能够被搜集到。”

“科研人员正在以“同时间赛跑”的速度,从偏远地区搜集各种各样的水稻基因,尤其是野生品种的基因。”

“自1989年以来,他们已从南亚和东南亚搜集到1100种野生水稻种籽的样品。”

“过去30年,科学家们一直在利用水稻的遗传多样性培育高产、抗病虫害的品种,从而使水稻的产量增加了一倍。”

“他们认为,野生水稻品种可能掌握着未来更优良的抗病虫害品种的关键。”

“因此,保护水稻遗传多样性刻不容缓。”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听完江南的科普,直播间的观众们全部为之震撼。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看上去毫不起眼的野生水稻,用处竟然这么大,还养活了如此多的人。

“不可思议!原来我们都吃过野生水稻!”

“没有野生水稻,就没有我们啊!”

“感谢野生水稻!感谢袁爷爷!感谢无数的科研人员!”

“我至今都不敢相信袁爷爷离开了我们!”

“如果在古代,袁爷爷可是要立苗封神的!”

直播间的观众们感慨万千。

他们的脑海里齐刷刷的想到了一个人。

江南则趁机徒手拔着面前的水稻。

这里的野生水稻差不多有半亩,只可惜杂草太多,整体数量并没有那么多。

不过,对于江南来说已经足够。

他只需要拔一些回去,不断的栽种,保留种子,数量就会渐渐增多。

“这些草真的是大米吗?”

“不懂就问,要怎么样做才能将这些米变成大米?”

“我知道,送到超市,反正我每次都是在超市里买的!”

“这绝对是我见过最神奇的荒野直播了!以前看的那些都是盖房子和打猎,没想到这个华夏人竟然准备种地!”

“华夏人是不是都会种地啊?就跟他们都会武功一样!”

看着江南正在辛辛苦苦的拔着野生水稻,一些外国网友还是一脸的茫然。

即便江南刚才已经进行过科普,他们还是很懵懂。

没办法,外国人的常识真的很欠缺。

这一点,从他们上学时期就可以看出来。

咱们的教学目的是为了成绩,为了能够取得好的成绩,必须强行记住各种各样的事情。

哪怕毕业以后,用不到,都得强行学会。

而外国人的教学目的则是为了快乐,他们早上起得晚,晚上放得早,学的内容也比较简单。

就像之前曾有人让外国人做咱们的高考英语试卷,结果外国人都仅仅只是刚刚及格。

有的甚至做初中英语试卷,都无法做到及格。

不仅如此,在街头询问外国人一些常识,比如某个国家的首都,某个国家位于地球的哪个大陆,他们有的都回答不上来。

对于我们华夏人来说,这是很不可思议的。

而对于他们来说,不知道这些常识再正常不过。

因为他们只需要了解自己领域的,即可。

“种地,可是流淌在我们华夏人血液里的天赋!”

江南边拔着野生水稻,边笑着道:

“如果说俄罗斯人的天赋是战斗,印度人的天赋是“开挂”,非洲人的天赋是运动,那我们华夏人的天赋就是种地。”

“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国家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这是谁也比不了的,更是无法超越的。”

“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在黄河流域,种植“粟”这种农作物。”

“而粟,其实就是很常见的狗尾巴草驯化栽培而来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句俗语,叫做: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当然,还有民以食为天。”

“这些全都体现了我们华夏人们是以粮食为生存的根本,我们更是从古至今就知道种地的重要性。”

“正因如此,我们发明了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等。”

“在全世界所有国家中,只有我们华夏有二十四节气。”

“这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气候的规律。”

“根据气候的变化,我们明白在什么时候播种最合适,什么时候收获最佳,包括南北气候的差异,人们也能因地制宜的,甚至可以合理的种植一种甚至多种的农作物。”

“如今,我们华夏在农业方面依然是屈指可数的强国。”

“许多年前,不管世界各个国家怎么闹粮食危机,亦或是土豆危机,也不管他们如何饿肚子,我们华夏人民都能自如的应对,这也是我们的底气。”

江南越说越激动,越说越兴奋。

不仅声音越来越高,就连脑袋都不由扬了起来。

这是发自内心的自豪感。

“至于从何处培育杂交,自然是通过野生水稻。”

“野生水稻是水稻种质资源天然的基因库,也是水稻杂交育种工作中最重要的材料,具有非常高的研究、开发和利用价值。”

“赞同!颗粒饱满,吃起来舒服!”

“不会吧,不会吧,这破路也能开车?”

“这里有一片野生水稻。”

江南又采摘了几株野生水稻,发现颗粒都很饱满,很少又坏掉的或者憋掉的。

他开口道:“我想大家应该是陷入了一个误区,觉得野生的并没有培育的好。”

“其实不然,要知道,我们现在吃的水稻基本上都是培育杂交的。”

将其凑到鼻子前,用力一吸,还可以闻到一股股稻香。

“这些野生水稻可以吃,而且口感还很不错。”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