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历史 > 活在天宝十四年

第53章盆满钵满

  • 作者:江山至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3-04-04 08:33:21
  • 字数:6118字

四万?五千?

陈温一脸懵逼,心想这里面怎么一下子就少了那么多?

颜季明抬起头,让人把他带过来。

陈温原本走进来的时候还兴高采烈,抬头时想要说话,猛然看见在颜季明身后,也就是自己以前站着的那个位置,现在多出了一个人。

陈温回来了?

“你辛苦了。”

“末将不辱使命,奚人已经顺服,献上了粮秣和军马。”

陈温单膝跪下,又从怀里掏出两封书信,道:

“记住了,待会见大帅,你也要这么说,听见没有?”

“四万斛粮,五千匹战马,不算少了。”

颜季明点点头,道:

“说什么?”

“你这猪脑子,就我刚才说的,祝大帅身体健康,武运昌隆。”

颜季明转过身,对着站在门口的人恭声道:

“一封是那几个族长给朝廷的请罪书,另一封,是其中一人私下给我的,说希望李将军能好好看看里面的内容。”

“既然累了,那就去好好休息,不要瞎说,懂么?”

“小人明白。”

陈温跪在地上,大气不敢出。

李光弼现在的官职,并不是很高,但朝廷的诏书里,把他的职权提升的很高。

按理说,河北的这些将领官吏,对他不可能有多服帖。

但李光弼的本事就在那儿,能带兵,能服众,颜季明在军中连一号人物都算不上,最多煽动起几千人,但李光弼一声令下,数万唐军都可以直接调动起来。

他看向颜季明,道:

“准备收兵回河北吧。”

颜季明一惊,道:“虽说奚人给了这么多粮,但要是旷日持久下去,五万斛粮食是根本不够的。”

“突厥人、粟末人,还有那些外族,已经知道了你屠灭一个万人部族的消息,直接把钱粮战马都送过来了。”

“目的,已经达到了。”

李光弼顿了顿,又道:

“朝廷新的旨意送过来了,是千里加急。”

“叛贼在潼关面前久攻不下,已经将势头对准了江南道,数以万计的叛军攻入江南道,江南北部情形一片糜烂。”

颜季明想了想,问道:

“那河北呢?”

“你叔父带兵马与叛贼对峙,但已经露出了颓势。”

李光弼摇摇头,道:

“看样子,总体上还能撑住,但博平郡失陷,等于是清河郡等处已经暴露在叛军的兵锋之下,若是清河等处再失陷,你叔父虽然手上有十多万兵马,但很快就会陷入缺粮的局面。”

“不过,我也听到消息,说朝廷的平叛大军早已出发,想必最多是三月四月的时候,就能到河北了。”

李光弼抬头看向颜季明,道:

“接下来,你就好好整顿常山郡吧。”

“学生明白了。”

如同之前承诺的那样,卢龙军直接拿到了满额的粮饷。

五千多卢龙军打道回府,但刘客奴却是带着部曲,在颜季明的劝说下随他一路前往常山郡。

替手下和刘客奴等卢龙军将领请功的奏折已经发往长安,应该来得及再带回消息。

昭信王也一并被送了过去。

颜季明特意拨了三百人,带着请功的文书,也顺便押送昭信王,从河东绕路前往长安,士卒们一路宣传颜季明兵出北疆降伏外族的消息,一时间,颜季明的名声在民间传扬开来。

而安禄山这边也得知了自己老家被拿下的消息。

但他依然认为颜季明不过是个小人物,起主要作用的,还是李光弼。

在洛阳宫中沉湎温柔乡一个多月的安禄山,终于在大殿上,召来他手下的那些将军以及严庄等人。

不可否认,他手下这些人并不是只会烧杀抢掠的,他们是一群真正的谋臣悍将。

安禄山扫视一圈众人,缓缓道:

“北面传来消息,范阳丢了,卢龙军背叛了我。”

当即有一名将军出列,跪在安禄山面前,沉声道:

“末将和七千卢龙军,绝不敢背弃陛下!”

“起来吧,承嗣。”安禄山费力地挪了一下身子,旁边数名宫女会意,想帮他站起来,但她们身娇体弱,根本扶不动安禄山,得亏是严庄等人有眼力见,上前帮着安禄山站起来。

他缓缓挪到跪在地上的那名将军身前,道:

“你的忠心,朕是知道的。”

才说一句话,安禄山又剧烈咳嗽起来。

田承嗣也不敢装模作样地再跪着了,看这样子,安禄山再多站一会没准得昏死过去,他连忙勾着身子,半是要跪半是要站起来的样子,感激涕零地重复道:

“末将誓死追随陛下!”

意思到位,差不多就得了。

底下的士卒或许还有些在摇摆不定,时不时犹豫该不该继续跟随安禄山,但这些人都明白,一旦他们兵败,没几个人能活着。

只有继续拥立安禄山,期待着成功的那一天。

要不然还能怎么办?

他们的利益早就捆绑在一块了。

“河北的那几个世家,先前都和朕私下有往来,但现在,一个个的消息都断了吧?哼......”

安禄山在龙椅上重新坐下,沉默了一会儿,问道:

“诸位,可有良策?”

严庄心里早有算计,况且这时候也不是该隐瞒的时候,他直接站出来,道:

“陛下首起义军的时候,已经将麾下大半兵马都带了出来,无论如何,我军仍有十数万兵力,且泰半都是精锐,以目前的唐军来讲,除非是朝廷调动边军精锐,否则出城交战,几乎毫无胜算。”

安禄山点点头。

严庄侃侃而谈。

“如今我军之急,不在河北,不在江南,而是潼关。”

“譬如当年汉末,魏武先夺天子,梁末,侯景奔袭建康,都是这个意思。”

“说下去。”

安禄山眼里有些明悟之色,不由急切道。

“先攻潼关,再取长安,一路奔袭,拿下天子。”

“潼关,难破。”

田承嗣站出来,但并不是诘难,而是代替众人问道:

“我等也不是怯战之将,部下也不是羸弱之卒,只是潼关内唐军何止数万计,彼军死守潼关,我军无非是平白付出伤亡而难以前进一步罢了。”

“在下这一计策,叫声东击西。”

严庄不慌不忙道:

“潼关、河北俱是防守严密,而江南却并非如此。

江南赋税,乃是朝廷一重,若是我军放松对潼关的攻势,示敌以弱,放出风声,假意要全力攻打江南,必然会引得河东、潼关两处唐军出击。”

“对啊,要是这两处唐军都出来了,我军不就被四面围困了吗?”

有人疑惑道。

“我之前都说了,那些守城的唐军,面对我军主力,几乎是没有还手之力的。他们敢出来,岂不是正中我军下怀?”

严庄冷冷道:“虽说其中也有不少精锐,但大势之下,就算是再精锐的兵马,也会死无葬身之地。”

“我军如今在军力上占据优势,就要主动寻求交战的良机。

若是放出攻打江南的风声,长安朝廷必然会逼迫潼关守军出战,我军引得唐军出来,在潼关外设伏,再一举吞下他们。”

“那就依你说的做吧。”

安禄山有些疲惫了,他挥挥手,想宣布退朝。

“臣,还有一策。”

严庄躬身道:

“是针对河北的。臣听闻,河东太原尹王承业与那常山太守颜季明有间隙......”

“朕,乏了。”

安禄山闭上眼,示意周围的宫女抬他起来。

“你想怎么做,就去做吧,

朕随你去做。

不要辜负了朕。”

“是小人一路奔波,太过疲惫劳累,忙乱中记错了。是五万斛粮,七千匹马,还有羊之类的牲畜,一时间点不清......”

李光弼点点头:

“老师。”

李光弼摇摇头,走到颜季明的位置上坐下,道:

“报,仁勇校尉求见。”

“奚人给了多少?”

陈温当即答道:“四万斛粮,五千匹马,额......”

他看见颜季明瞪了自己一眼。

薛嵩。

“奚人怎么说?”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