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历史 > 骑砍:汉匈霸主

407.压路机

  • 作者:可能要无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3-11-15 21:57:56
  • 字数:5252字

但是,对于这些一年中有四分之三的时间都在外面刨食的人来讲,这是足以继续支持他们拼搏的动力所在。

所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工地家属们的寄件重要性在驿传系统中仅次于军方物资的程度。

曹头带着两个自己班组的年轻人去往了工地居住区的驿传那里。

熟络的给出自己的班组的号牌,驿传中的工作人员便将他们三个带到了一处置物架下。

如今季节虽然进入了春季,但初春的气温依旧不高。

这些东西说重要,其实对很多身居高位的人来说都不值一提。

跟着工地跑了这么长的时间,他也清楚每到月中旬的时候,都是他们工地驿传最为繁忙的时候。

这段时间来往信件的量要超过平常的数倍。

曹头三人将他们班组的所有寄来的东西都搬到了外面装上了独轮车。

这些工人们每年的工钱多数都寄回了家中,加上抵做工钱的那些粮布,一家的生活都有十足的保障。

有了布匹,他们家中的女眷便会裁剪布匹制成衣物被褥,然后又通过地区驿传再度寄回了工地。

门外,曹头叮嘱了两人几句后便转身回到了驿传局,将工友们要寄回去的东西一一填写起了资料。

辽地的监工们不像以往朝代的监工,他们除了监督工人们的工作外,其实更多的是作为一名安全员的存在。

他们久经培训,文化程度虽然比不了真正从学府毕业的学子,但读写个一二百常用字却是没有丝毫的问题。

他们工地驿传的信件不比其他地方,都是大件居多,其中衣物,被褥等东西最为常见。

他们也不知道这木轨究竟是用来做什么的,这半年快一年的时间里,木轨一路从他们出发的起点沿途铺到了这里。

不过到了下午四点多,他们便清楚了这些木轨的真正用途了。

只见一辆冒着白烟的庞然巨物发着轰轰的声响,从太原城那边的方向缓慢驶来。

未曾见过的东西让一众工人们胆战心惊。

不过好在他们的工头们都在,三言两语便将场面给安抚住了。

这冒着白烟而来的自然就是蒸汽火车了。

不过比起用在铁轨上的火车,这种在木轨上行驶的火车个头上要比那种火车小上一个号。

火车没有驶向木轨的尽头,而是在离木轨尽头百米处稳稳的停了下来。

随后,车头后面的几节车厢被齐齐的拉开。

三四百个穿着统一工作服的工作人员列队跳下了火车。

道路项目组的主管早已等候着了,见到人下来,便笑呵呵的道着辛苦迎了上去。

“哈哈哈,辛苦辛苦了,你们到了,我便也知道这路的最后一道步骤也要开始了。”

“多的话咱们就不说了,开工,开工!”

这新到的几百人里为首的那人也是与道路组主管一样的笑脸,寒暄几句后,便开始安排起了人手准备开工。

他们这些人,是最新一批训练的技术工种,主要的目的便是用来完成道路的最后一项步骤。

铺设沥青混合料。

是的。

快十年的时间了,在拿下山西后,张启将道路工程中的沥青混合料给弄了出来。

其实沥青混合料早就有了,只不过之前的重点是攻占地盘,对于真正的道路建设并没有合适的时间开展。

而现在,时候终于是到了。

而从太原通往雁门的这条直道,也将是这个时代里的第一条真正的高速道路。

之所以在太原这边铺设第一条沥青道路的原因。

恰恰是因为这边的煤矿资源丰厚而决定了。

沥青粗略的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天然存在于地下或者露天的天然沥青,一种是通过蒸馏石油的过程得到汽油,柴油沥青等的副产物,也叫做石油沥青。

而第三种则是通过蒸馏煤,木材从而生产焦煤时的副产物,也叫焦煤沥青。

石油的开发辽地早早的就开始了,但产量目前不大,远东地区的石油矿藏如今也不过是发现了几座露天矿藏而已。

但在太原。

因为需要大量的炼钢,所以大量的焦煤厂也早早的就建设了起来。

而其中所得到的焦油转沥青物也多的快放不下了。

所以为了以后的石油工业,张启便组建了以焦油蒸馏这一条线的新型技术。

从原理上,石油能做到的一些东西,焦油也一样可以。

它一样可以用来生产汽油柴油,只不过工序上要比石油精炼复杂了些。

不过本质却是一样的,那便是蒸馏。

焦煤沥青的坏处是,煤焦沥青中主要含有难挥发的蒽、菲、芘等有害物质。

虽然这些有害物质可以在260度的高温环境下加热五小时就能完全挥发,但得到焦煤沥青的过程中虽然温度远远的超过了260度,但需要的时间却远远不够。

所以焦煤沥青粗品出来后还需要额外的加工,焦煤沥青生产厂的工人们防护等级也是目前整个辽地正权中最高的那一级别。

有了沥青,太原方面也在辽地指导组的指导下完成了将沥青与砂石碎石进行混合的沥青混合料技术。

辽地别的技术不敢说有多好,但在火炼技术这一道上,可以说超过了这个时代千年之久。

搅拌炉被工人们从火车上搬下。

压路机的滚轴钢轮也在数百人的齐力中连接在蒸汽火车的预留位前。

为什么要铺木轨?

为的,就是压路的动力来源。

蒸汽火车牌压路机!

(本章完)

下午两点。

道路最前端的工地上工人们再次平整起了土地,将两条木轨铺设在道路的一侧上。

工地工友们收到的文字家书,很多都是他们帮着读写的,工友们有需要,他们提供需要,久而久之,他们之间的纽带很是牢靠。

午后的工地各处都是喜悦的笑声。

午饭过后是短暂的休息时间。

这边信中知晓有人家中添了子嗣,那里收到家中的儿子成亲的喜悦。

以往,午饭后个把小时便要组织人开工。

但每到这样的月中旬,开工的时间都照例延迟了一个小时。

“都在这里了,旁边有推车,用完记得还回来。”

驿传的工作人员简短的说了两句,而后又迎向了新进来的人。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