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历史 > 史鉴明古

周23司马错论伐蜀

  • 作者:齐辛重光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3-03-05 22:49:08
  • 字数:2126字

周慎靓王五年,乙巳,公元前316年

巴、蜀二国互相攻击,都向秦国报告情况紧急,请求救助。秦惠文王想要讨伐蜀国。认为道路险隘不容易到达,然而韩国又来侵犯,犹豫未能决定,司马错请求讨伐蜀国。张仪说:“不如讨伐韩国。”秦惠文王说:“请让我听听你的报告。”张仪说:“亲近魏国,又友善对待楚国,发兵占领三川,攻击新城、宜阳,以靠近东周和西周郊区,占据大禹在建立夏朝以后,用天下九牧所贡之铜铸成九鼎,按照九州地图和户籍,挟天子以令于天下,天下没有谁不敢不听,这是统一天下,建立王朝的基业。我听闻争名誉者于朝廷,争夺利益者于街市。现在三川、周王朝,如同天下朝廷、街市,然而大王不争夺,反而与戎翟民族争夺,距离统一天下,建立王朝越来越远了!”司马错说:“不是这样,臣听闻,要想使农家富裕就必须先扩展国土,要想使军队强大就必须先使百姓富庶,想要成为天子当务之急广泛施恩惠于百姓,地广、民富、德博,称王的三个条件具备帝王之事业自然随之而来了。现在大王地域狭小百姓贫穷,所以臣希望先从事简单容易的。蜀国,西边荒远偏僻的国家然而是以戎翟为领袖,有夏桀商纣之祸乱,以秦**队攻击,譬如使豺与狼追逐成群的羊。得到土地足以使土地广阔,夺取钱财足以使百姓富裕,整治武装力量不伤百姓而使对方已经臣服了。攻取一个国家而天下不认为秦国凶狠残暴,蜀国西河到了无利可图,然而天下不认为秦国贪婪,是我国一次行动传出的名声与实际相符,不是附会的。而又有抑制强暴势力,治理混乱局面的名义。现在攻击韩国,威胁天子,坏名声,而不一定有利于秦国,又有不合行为道德的名声,而攻击天下所不希望攻击的国家,形势危险了!臣请求讨论其原因。周王朝,还是天下的宗室;齐国,韩国是同盟的国家。周王朝自然知晓失去九鼎,韩国自然知晓失去三川,如果二国合力共同谋议,以形势异乎寻常齐国、赵国而向楚国、魏国请求救助,以九鼎赠予楚国,以土地赠与魏国,大王不能阻止啊。这是臣所谓形势危险。不如保守讨伐蜀国。”

鲁景公姬匽已故,他的儿子姬叔即位,这就是鲁平公。

现在同父母亲兄弟,尚且有争夺钱财互相杀伤,而想要凭仗再三重复苏秦小谋略,不可能成功也是明显了。大王不侍奉秦国,秦国发兵占领河外,占据卷衍、酸枣,袭击魏国,夺取阳晋,则赵国不能向南,大梁不能向北则魏国合纵盟约道路断绝,合纵盟约道路断绝则大王魏国想要不危在旦夕,也不能得到了。所以希望大王审查决定商议,况且臣请求告老还乡。”魏王于是违背合纵之约,而因张仪向秦国求和。张仪返回秦国,再次担任秦国丞相。

本站网站: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