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历史 > 明朝擎天一柱

第20章帅哥的人生无常

  • 作者:无用废材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3-02-20 16:14:14
  • 字数:7636字

“请,请,请,解元公客气了,能与浙江省的解元同住一室,一同上京赴考,这也是我殷正茂高攀了解元公啊!来,来,来,解元公快请进,殷某来帮解元公提行李。”

说完话,殷正茂就上来夺王道秋提着的行李。殷正茂比王道秋年长,又早王道秋中举,按士林中的规矩,殷正茂是王道秋的前辈。所以王道秋哪敢让殷正茂这个前辈,帮自己这个后学提行李?于是殷正茂一上手,王道秋就忙一边说着客气话,一边闪身躲过殷正茂,自己闪身进了房间。

殷正茂知道自己绝对没有那么出名,所以王道秋现在那副见到鬼的表情,确实是把殷正茂给整懵逼了。现在殷正茂也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词语,来说明他殷正茂就是殷正茂。

于是说不清楚的殷正茂,就活学活用,他学王道秋证明自己身份的办法,反身就回了房间里,拿出了他的举人凭证递给王道秋。

而殷正茂看王道秋拿一副见到鬼的表情看着自己,他被弄的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脑袋。自己有这么岀名吗?怎么连浙江省的解元,听到自己名字都那么惊讶?不至于啊!自己六年前中举只是个第三十五名而已,而且自己连续两届会试落榜,名字早己是淹没于江南士林之中。除了自己徽州老乡,谁还会知道这人世间,还有殷正茂这么个人啊?

明确了对方就是大明能臣殷正茂,于是王道秋就很客气的向殷正茂询问道:“石汀兄叼忧了,不知小弟是否有幸,可以和石汀兄共居一室啊?”

据明史记载,殷正茂乡试第三十五名,会试第一百三十名。会试后调行人司任行人,也就是现在大明当朝首辅夏言,他曾经的第一份官职,所以夏首辅有个别称就叫“夏行人”。

明史上说,由于殷正茂殿试名次靠前,不久他就由跑腿送公文的行人,职升为兵科给事中,任内公正无私,多次指出官府内的不法行为,并报奏朝廷,使许多官府中不法之人胆寒,他还公正办案,使许多受冤之人得到清白。

看王道秋进了房间,船伙计也忙提着行李进了房间。将王道秋行李放好,船伙计又说了几句客气话,就岀去干自己的活了。

殷正茂是个能臣,更是个奇人,哪怕在明朝正史上,当时的名人们,对殷正茂这人的评价,也是严重的观点对立。一些人坚定赞许殷正茂他清廉正直,而另一些人则抨击殷正茂钻刺贪虐。

反正两派观点是各执一词,各讲各的理,后人们未知孰是。不过现在王道秋来到了这大明朝,倒是可以亲身解一解这桩历史悬案。

而等店伙计走后,殷正茂先帮王道秋把床辅好,然后他就坐在自己床上,开始陷入了悟道的模式。

这么傻逼逼了一会儿,殷正茂似顿悟了一样,他手指着正在归置行李的王道秋,大呵道:“我想起来了,我想起来了,你就是那个一出贡院大门,就被榜下捉婿的人,撕光了衣服的浙江解元。对,对,对,就是你,我想起来了。”

玛德,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啊!这八卦的传播速度,才一个多月就闹的,连徽州府山沟沟里的山里娃殷正茂,都知道了!尼玛,就这速度,这还是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的古代吗?后世网络社会也差不多,就这速度吧!

当然相较于这些办案上的公正,殷正茂这一生的光辉点,主要体现在军事上。他多次临危受命,抵御倭寇巩固海防,平定西南两广少数民族的叛乱,维护国家稳定。

“兄长,小弟……。”

…………

接下来,王道秋和殷正茂就为今晚这顿,该谁买单这事,边走边开始了“讲道理”。不过两人讲了会“道理”,王道秋看殷正茂今天是真要请他吃饭,不是假客气。那王道秋就顺势客气了几句,然后一副“说不过你,我说不过你”的表情,让殷正茂赢了这场辩论赛。

进到饭堂,殷正茂叫来跑堂伙什。很客气的一口气就点了四菜一汤外加一壶糯米酒。殷正茂点菜,王道秋就在旁边笑看,也不拦着,反正以后回请就是了。

点完菜打发走伙计,殷正茂就一脸好奇宝宝的样,压着声音冲王道秋问这问那。甚至最后还由一些小私事,转到了学术探讨上。

殷正茂作为一个能臣,他骨子里就是讲实际的,所以他那些学术探索,主要集中在国家大事上,没有什么八股文、诗词歌赋什么事。

后世网络信息大爆里泡大的网民,王道秋自然不惧这些事大的,这事越大也不正好忽悠吗?

于是殷正茂一讲西南少数民族的叛乱,王道秋就讲大清解决这事的办法“改土归流”;殷正茂一讲财政危机的事,王道秋就吹大清雍正时的“摊丁入亩”;殷正茂一提南倭北虏,王道秋就开始吹………。

“啪,善,大善,国朝能人辈出,天佑我大明也。”一声巨大的拍桌声响,随后是一句高亢的赞美声。

太突然了,这把正在忽悠殷正茂,忽悠的很有成就感的王道秋吓了一跳。也把此时在饭堂里用餐的其他十几桌食客吓了一跳。

大家寻声望去,只见此时一个国字脸,剑眉星目,体貌丰伟,长须及腰,一身生员服穿着儒雅的年轻大帅哥。他站在那儿,面带羞愧的连连向四周一众食客,拱手致歉道:“诸位,诸位,吾江陵张居正,张太岳。刚才吾听这位小兄弟畅谈国政,一时兴起没管住自己,孟浪了孟浪了,张某向各位致歉了,多包涵,多包涵。”

“切,光抱歉有什么用啊!刚才汝可怕死老夫了,汝当赔。”

“对,对,让他赔,今天咱们的饭食全该他付账。”

“是极,是极,犯了错就当赔偿。”

“而等可要讹人乎,这小兄弟不过是一时不小心,又没对你们造成损失,谈何赔偿。”

“是极,是极,一群刁民,有辱斯文。”

“什么,你们这帮酸儒说什么,汝等可敢与某一战否?”

“无耻匪类,竟敢当众口出狂言,难道你不怕王法吗?”

…………

张居正刚才听王道秋吹牛逼,听得入迷,不自觉就拍桌叫好。等他反应过来,发现周围人都拿嫌弃的眼光看着他的时候,他忙起身向众人道歉。

可舍得花钱坐在客船饭堂里吃饭的,就类似于我们后世舍得花钱坐在火车餐车里吃饭的,那都是有钱人。而且这时代有钱又会坐客船饭堂里吃饭的人,无非是两种人,一种是经商收租的财主,另一种就是有功名的读书人。

除了这两种人,其他的如小老百姓,他们舍不得花这冤枉钱,而当官的又自恃身份,他们饭食都会在自已房里吃,不会坐这饭堂里掉价。

所以张居正这一道歉,两帮人中的财主们逐利,他们就要求张居正赔偿;而那些身穿生员服的读书人,看张居正也穿着生员服,知道张居正这是他们自己人。

于是面对那些帝国最下等的商贾,居然狗胆包天敢对读书人出言不逊,这饭堂里其他的一众读书人,本能的就结成了团伙,与那些土财主恶富商们,对骂了起来。一下子这客船饭堂里,就乱成了一锅粥。

王道秋作为一名读书人,他此时没有出去加入读书人的队伍,而是一脸震惊的看着此时正在左右奔走,劝说争吵双方的张居正。

张居正在大明历史上,在中国历史上是啥地位?相信但凡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不会不知道这位爷吧!

这个张居正可算是大明王朝二百七十多年国运里,权势最大的一位内阁首辅了。可以说在万历朝前十年,他张居正才是这大明王朝真正的皇帝,万历不过是在他面前瑟瑟发抖的一个小学生罢了。

据说张居正在万历朝权倾朝野,不但代替小万历当了事实上的“立”皇帝。他还跟万历小皇帝的妈李太后,经常在一起全方位的深入交流,给万历小皇帝当野爹。

对于张居正和李太后的那些不可描述,王道秋通过对历史的研究,他认为这极有可能是真的。毕竟一个是美若天仙三十如狼的年轻寡妇,一个是天下第一美男子。这两人常在一起,说不擦出点爱情的火花,这不符合人性啊!

而且张居正刚死不久,掌握了实权的万历皇帝就下令,将张居正开棺鞭尸。大家想啊!多大的怨,才会连人死了都还不能债消啊!

更何况当时的万历己经是当了十一年皇帝,二十出头的成年人了,他的思维已经成熟。可即使这样,他还下令对张居正开棺鞭尸,真是死也不放过你啊!

所以王道秋认为,一般所谓的政见不和,管的太严,不致于让万历皇帝对张居正做的那么绝。应该是万历小的时候,看到过张居正那啥他妈。因此这仇恨就到了,你活着我拿你没办法,等你死了,我鞭你尸,我灭你满门的地步。

想着这位帅了一辈子的帅哥,生前权倾天下、风光无限,死后连尸骨都要受尽凌辱。王道秋也是感慨这人生真是反复无常,大肠包小肠啊

“哪敢叫兄长破费,兄长是前辈,理应小弟孝敬兄长。”

“唉,你才刚到,为兄是地主啊!理应为兄尽地主之谊,为贤弟接风。”

感慨着中国人那世界第一的传谣能力,面对殷正茂那副渴望解惑的痴傻表情,王道秋尴尬了。

呵、呵、呵,王道秋先咳了几声,然后红着脸,冲殷正茂尴尬的说道:“石汀兄,此等丑事就不要再提了,就算给小弟留一份薄面,行吗?”

听到面前这老腊肉般的中年书生,说自己是殷正茂,王道秋忍不住就脱口而出,向对方确认。

“诶,贤弟,瞧你说的?你这怎么能叫丑事呢?毕竟此事错不在你,是那帮榜下捉婿的人,太没有分寸了。贤弟我跟你说………。”

“好了,好了,石汀兄,当日浙江贡院之事,咱们就不提了。对了石汀兄,此间也到了饭食时间,这船上可有饭堂?”

“有啊,就在咱们下一层船舱,这船上的大师傅手艺还是很不错的。都说川人善食,果然是名不虚传啊!走,贤弟,你我兄弟相识一场,为兄今天为你接风。”

“殷正茂,正德八年六月初四生,南直隶徽州府歙县上里人士,丁男,嘉靖十九年………。”

看到殷正茂举人凭证上的身份信息,王道秋确认了自己眼前这块老腊肉,的确就是明史上赫赫有名的文武全才殷正茂。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