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历史 >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

第二百三十一章 骑虎难下朱亮祖!

  • 作者:南边不亮北边亮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4-01-05 18:32:59
  • 字数:4710字

朱标和沐英端酒碰杯,脸上满是喜悦。

这边的年,过的是简单而温馨。

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在小院的门口响起,年关终于到了。

在这莱州府的小院内,苏璟朱标沐英三人正在厨房内忙碌着。

啪啪啪啪啪……

“苏先生所言甚是!”

“好咧!上桌,吃饭!”

身为主厨的苏璟一声大喝,朱标和沐英端着菜就上桌了。

而此刻的紫禁城内,朱元璋也在大宴群臣。

苏璟起身,端着酒杯对着朱标和沐英说道。

“谨遵苏师教诲。”

在这种重要节日的时候,宴请群臣,是皇家的常规操作,不仅仅明朝这样,之前的朝代,皇帝也多有此习俗。

皇宫内,灯火通明。

身为户部度支科主事的马致远,也有幸来到了皇宫内参加宴会。

“来,我敬你们一杯,这今年的最后一天,要吃好喝好!”

但就算是这几样菜,对于马致远来说,也是美味佳肴了。

家中的孩子大病初愈,这些食物是吃不到的,只能想着吃完回去的时候,能不能带些回家了。

主殿之内,朱元璋自然是万众瞩目的焦点。

在他的身侧,便是李善长徐达等六位国公。

再往后是一众侯,虽然封了28位侯,但有些是追封,所以人数是不满的。

这些都是朱元璋开创大明的功臣,此刻觥筹交错,意气风发。

这样的场合,一众皇子们自然也都在。

“大哥不在,总感觉这宴会有些不太习惯。”

朱樉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朝着一旁的朱棡说道。

朱标作为太子,朱元璋有多用心培养,谁都看得出来。

只要是盛大的场合,基本上都要带着朱标出镜。

理所当然,朱标也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无论是朱元璋还是群臣,都会自然的看向朱标。

这位未来的太子,承载着大明所有的希望。

而身为朱标的弟弟们,自然也就不会受到过多的关注。

但现在,朱标不在,不少臣子都开始搜寻起朱标的踪迹。

朱樉这位二皇子,感觉自己突然被好多目光注视,相当的不自在。

“二哥,没事的,就是那些大臣不知道大哥在哪,找大哥呢,不是特意看你的。”

朱棡真诚的解释道。

朱樉面色微微有些尴尬,说道:“我当然知道,这不是感觉有点没劲,随便找点话题。”

朱棡则是说道:“我觉得二哥你吧,你考虑考虑自己的婚姻大事了,这些大臣的女儿里,有你喜欢的吗?”

朱樉只比朱标小一岁,朱标的婚约早已定下,明年就是成人礼了。

身为皇子,这婚姻大事,肯定是不能做主的。

大概率是要娶个大臣的女儿,姻亲是维持统治关系的有力工具。

不过,这并不妨碍皇子们自己有喜欢的对象。

“三弟,你还真说着了。”

听到婚姻大事,朱樉一下子就来了兴致。

“我觉得卫国公的女儿长的就相当不错,我喜欢。”

朱樉看向了卫国公邓愈的方向,脑子里回想起了邓愈女儿的模样。

朱棡想了想说道:“二哥,卫国公的女儿,说不定你还真有可能。”

明年他们就要封藩王,以藩王的身份,配国公的女儿,的确是良配。

但这也只是朱棡的猜测,做不得真。

“嘿嘿,三弟,你这话二哥爱听。”

朱樉笑了起来,非常的兴奋。

的确,将来他是娶了卫国公邓愈的女儿,只不过不是正妃。

他的正妃是王保保的妹妹观音奴。

而现在的王保保,还是元朝的中书右丞相,正在为光复元朝击溃大明而努力着呢。

“老二,你笑什么呢?”

朱元璋的声音突然响起,直接把朱樉给吓的一激灵。

这刚才想的太美,以至于他根本没在意自己的形象。

“回禀父皇,儿臣……儿臣正在和弟弟们聊苏先生,觉得有趣,所以笑了出来。”

朱樉卡了一下壳,脑子一时间没转过来,直接扯到了苏璟的身上。

总不能说自己现在在想女人吧。

朱元璋看了一眼朱樉继续问道:“苏璟的什么事,这么有趣?”

这可就把朱樉给问懵逼了,他就是胡诌的,哪知道该说什么。

此时朱棡说道:“父皇,儿臣们说的是苏先生所造之玻璃,可以变成放大镜,也可以变成望远镜,着实有趣。”

“对对对对对!大哥之前还教过我们,如何用放大镜点火呢。”

朱樉立刻附和了起来。

“哦,还有这事?”

朱元璋好奇道:“放大镜如何点火?朕手里正好有一块,你演示给朕看看。”

说着,朱元璋已经从手里掏出了一块放大镜。

平日读书还有看折子,朱元璋经常用放大镜辅助,已经习惯带在身边了。

这也说明了朱元璋的阅读频率和时间都很多。

朱樉立刻道:“父皇,这个得白天,还得是大晴天才行,没有太阳点不了。”

这下轮到朱元璋惊讶了,他看出来了朱樉和朱棡的双簧。

毕竟是自己的儿子,怎么能不了解。

但朱樉真会,就让朱元璋意外了。

“好,那朕之后再看。”

朱元璋点头,没有继续多聊了。

毕竟,这些儿子们,目前还比不上那些大臣重要。

“陛下,这玻璃是苏先生做的吗?”

至于上中桌和中桌,菜品上差别不大,只是在酒的种类和菜的数量上有所减少。

而下桌上的菜相较于其他三种,差距就比较大了,只有细粉汤、椒醋肉、并头蹄、猪肉饭、馒头和几瓶酒。

当然,他坐的位置是下品桌,他的职级能坐的就是这里的位置了。

这场大宴会一共有四个等次,分别是上桌、上中桌、中桌和下桌。

明月高悬,月光透亮。

根据等次的不同,菜品也有所区别。

上桌最好,小菜的花样就很多,瓜果蜜饯,烧炸小吃各五种,大菜上的话,有凤鸡、双棒子骨等,五种酒,菜四样、汤三样。

还有马牛羊肉等等,非常之丰富。

虽说只有三个人,也没什么走亲戚的流程,但这吃饭不能随便。

该讲究,还是得讲究的。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