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历史 >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

第一百二十一章 李善长的担忧

  • 作者:南边不亮北边亮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4-01-05 18:31:08
  • 字数:4166字

张居正变法改革,一条鞭法的内容里,便有丁银法。

刚开始时还有些用,到了后期,这些丁银基本都被各级官员贪墨了。

农民种地本身是辛苦之事,收获粮食,缴纳赋税。

有徭役还要服徭役。

不得不说,马皇后此言,相当的有道理。

这是历史已经明证过的。

交钱反倒比交粮多了一道卖粮的步骤。

若是只能交银子,那这粮商怕是要高兴许多了。

甚至因为丁银收银两,贪墨起来比粮食方便太多,导致贪墨更甚。

只可惜苏璟不在,不然定要赞叹一声巾帼不让须眉。

这丁银制度,只是单拿出来,可惜被钻的空子,并不会比之前交粮少多少。

原本是为了增加国家财政的办法,却只能是助长了贪墨之风。

“妹子,你说的不错,是我草率了。”

朱元璋点点头,立刻就认下了过错。

马皇后在这一点上,那是看的相当的清楚。

丁银法不过是苏璟用来解释摊丁入亩而引入的一个概念而已。

并不是真正的核心。

当然,这些对于朱元璋和马皇后来说,都是以后才能知道的事了。

“继续看吧,标儿的信,还很长呢。”

朱元璋说道。

马皇后点点头,两人继续往后看着。

很快,便到了要想富先修路的论述了。

交通的重要性,瞬间就被展现了出来。

看着朱元璋连连点头。

但让朱元璋面色大变的,还得是以工代赈。

在百姓受灾之时,不直接发放粮食救济,而是组织他们修筑公共设施工程,以粮食作为酬劳。

一方面救济了灾民,一方面修筑了公共设施,为来年的恢复生产打下基础。

同时也能减轻救灾维护秩序的压力,有利于灾后秩序的建立。

一举多得!

“以工代赈!我怎么没早点看这封信!”

朱元璋一拍大腿,那是相当的激动。

马皇后也明白过来,当即道:“重八,你先去吧,我这里没关系的。”

这以工代赈的办法,正好可以用在浙江水患一事上。

只能说,还真是赶巧了。

“嗯,妹子,我先去了。”

朱元璋点点头,没有半点迟疑,当即离开了坤宁宫。

马皇后看着老朱离开的背影,又看了看朱标的回信。

“苏先生啊,您真是帮了大忙了!”

马皇后感慨道。

这以工代赈的好处,真是怎么看怎么好。

最重要的是,当前就能用上。

奉先殿。

朱元璋直接把李善长给叫来了,之前的事情已经吩咐下去,再让大臣们上一次朝不值当。

老朱并不喜欢形式主义,能干实事才是真的。

“陛下,唤臣何事?”

李善长也有些不解,自己这正在处理浙江水患的事情,万分紧急。

这事也是朱元璋亲自下达的命令。

又能是什么事让朱元璋把他这么快召来呢。

朱元璋看向李善长道:“善长,这救灾一事,我又有点新的想法。”

“你之前提的,大致还是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要做一点稍稍的改变。”

“直接的救济方式需要改变.”

老朱立马就把苏璟教导朱标的以工代赈简单的解释了一下。

李善长那是聪明人,只是简单的听了一遍,当即就明白了过来。

“陛下大才,臣明白了,臣这就去办。”

李善长朝着朱元璋躬身,简直不要太激动。

作为大部分内政的实际执行者,李善长是能看出这以工代赈的好处的。

完全不需要讲解,只要一想就全明白了。

“快去吧,此事从速。”

朱元璋也没解释什么,先执行才是最正确的。

“是,陛下。”

李善长随即转身离开,他这脸上依旧是震撼的神色。

边走口中还喃喃道:“以工代赈,以工代赈,以工代赈.”

这事安排下去,老朱也松了一口气。

随即他想到苏璟,口中也是不由的说道:“苏璟,你倒是很及时啊!”

不管怎么样,苏璟这个以工代赈的想法,对于老朱解决当前问题,是有很大帮助的。

之前他还觉得苏璟不过是捐钱捐粮,没想到现在打脸来的这么快。

不过朱元璋这脸被打的高兴。

李善长这边,从朱元璋这边领受了圣意之后,又开始马不停蹄的工作起来。

只不过,他也很好奇,朱元璋怎么会突然冒出这个无比天才的想法来。

虽然老朱确实是天命之人,但李善长作为跟随多年的老臣,还是了解的。

这不像是朱元璋能想出来的东西。

当然,这也仅仅只能是想法,李善长并不会和任何人说起。

朱元璋这下倒没有反驳,或许他在心里也认同马皇后的看法。

这一切,还是因为朱标没有将摊丁入亩这个核心说出来。

随即朱元璋道:“看来苏璟也不是事事都厉害么,还是妹子你聪明。”

对自己老婆,老朱该夸就夸。

马皇后的话,让朱元璋沉默了。

马皇后摇头道:“我都能看出来的事情,苏先生肯定也能看出来,大概只是没教到更深的地方吧。”

马皇后还是谦虚的,最重要她认为苏璟不可能这点小事都不知道。

以苏璟对于民生的了解,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丁银法乍一听,好像是免去了粮食运送的损耗。

但这是于国而言,对于那些缴纳粮食的百姓,却不一样了。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