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历史 > 大唐谋主

第20章华夏数字的诞生

  • 作者:一个大叔老邵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3-02-22 13:38:07
  • 字数:5488字

“前些日子在军营中,我见那些长史、司马、参军的账簿极为繁复,账目各项表述不清。

若有错漏极难复查清楚。

铁匠们也一个个的摩拳擦掌,兴奋的下去干活了。

把这些都安排完,李桓仔细思考了一番,决定教授数学还是回到唐国公府内,找一些年纪轻的,背景可靠的人来教。

将马蹄铁的作用,制造方法,注意事项一一详细告知各位铁匠,然后让铁匠们赶紧去干活。

李桓耐心的解释道:

于是,李桓对李世民说道:“世民,走,我们回府,我有事要你帮忙。”

“好。”李世民也没问李桓要他帮什么忙,直接跟着李桓就出了军营,往唐国公府走去。

“这样容易被人钻空子,贪墨之事极易发生。

“回府后,你帮我找几个机灵之人,要求年龄不能太大,要能识文断字,最重要的是要会算筹,有过记账经验的更好。”

李世民一脸疑惑:“天择,你要这些人干吗?要记账吗?”

且效率极为低下,严重的影响了军队的后勤保障。

我师门创造了一门数学之术,可有效解决此类情况。

而且……”

路上,李桓对李世民说道:

这个时代可没有黑板粉笔,连白板也没有啊。

李桓环顾着四周,想找一下可用于教学的东西。

突然眼睛一亮,扫视了一圈小院的围墙,不由得笑了:这不就有现成的白板吗。

再吩咐仆役去找一些木炭来,准备工作完毕。

李桓坐在小院内喝着水,等着李世民找人来。

心里盘算着什么时候秋茶采摘了,自己一定要炒些清茶出来。

这唐朝的茶汤真是让李桓无语至极,根本无法适应。

这茶汤,不仅把茶叶给磨成粉末来煮,还要加上葱,姜,蒜,枣等。

甚至还有加盐,加肉什么的。

这不是喝茶,是吃茶,不仅喝饱了,而且也吃饱了。

正在李桓散发思维的时候,小院外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

转头一看,一群人呼啦啦的进来了,足足20多人,瞬间就把小院塞满了。

仔细一看,好家伙,李渊、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柴绍、裴寂、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窦琮、唐俭、殷开山、刘政会、武士彟、还有7、8个年轻人。

李渊率先开口:“贤侄,适才我等正在中堂商议起兵准备之事,听闻世民说贤侄能改良军中记账。大家都想见识一下,贤侄莫怪我等打扰。”

接着,李渊一指后面的几个年轻人,说道:“对了,这些年轻人,或是我李氏年轻一辈的翘楚,或是我李家的家仆,但都有才能,可堪一用。贤侄可放心教授。”

待李渊说完,几位年轻人对李桓一揖:“见过先生。”

李桓点点头:“叔父,我这小院太小了,既然诸位都想听我讲解,那就委屈诸位只能站着听我讲解了。”

诸人皆表示无妨。

李桓也不墨迹,拿起一根木炭,走到一面墙边开始教学。

先在最上面写上汉字数字: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然后在对应的汉字下写上:0、1、2、3、4、5、6、7、8、9。

然后在最下面写上:零、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

李桓指着中间的符号说道:

“这些符号乃我师门前辈所创,并命名为华夏数字,为什么要创造出华夏数字?……”

(作者君以为,在这本书里率先出现的都是华夏的,所以均冠以华夏之名。)

李桓开始滔滔不绝的讲解起来。

(最下面一排大写数字据查是武则天创造的,而真正完善了大写数学的书写规范,并推广的是明代的朱元璋,在武则天之前用的都是第一排的汉字。)

众人认真的听讲起来,当听到原本需要写很长一段字的数字,只需寥寥几笔就能写出来,一个个双眼放光。

李桓接着讲到:

“华夏数字虽然计数简单了,

但如果用于记账等一些重要用途时有一个缺点,

就是容易被篡改。

而我们现在用的字也同样容易被篡改,

尤其是一、二、三这三个字。

所以我门中先辈又补充了最下面这排大写数字,

在一些重要的华夏数字后面,

必须同时写上大写数字,以防被篡改。”

“这大写数字与华夏数字对应的写法规则是这样的……”

“例如华夏数字:576028,大写成:伍拾柒万陆仟零贰拾捌。”

讲到这,有人举手示意想提问。李桓摆摆手:

“今日我只是给大家做个简单介绍,正式授课明日开始,有问题届时再提,下面我要讲的是用华夏数字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

李桓接着将加减乘除、等号的符号画在墙上并讲解了一番。

然后讲解加减的横式列式及竖式的运算方法。

接着又把乘法口诀,除法口诀写在了墙上。

又是一通讲解,并针对各种情况作了举例解释。

洋洋洒洒的足足讲了一个多时辰,讲的喉咙都有点哑了。

没办法,人太多了,声音轻了,后面的人就听不到了。

众人也听的如痴如醉的,一个个都恨不得马上就上手练习一番。

李渊的政治敏感度是极高的,立刻就认知到这数学对于一个势力,甚至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于是当即就下达了一道让众人感到意外,却又让众人觉得情理之中的命令:

“从今日起,凡我唐国公府所属之文职必学数学,不会数学者,不得成为主官。”

“诺!”众人齐声领命。

回到唐国公府,二人分头行事。

李桓回到小院有点头痛的在想:用什么教学?

李桓压低声音在李世民耳边轻声说道:

“数学是所有应用类科学的基础,只有学好了数学,才能打开科学的大门。

安排完医官的事务后,李桓让人军中铁匠找来。

我想趁此机会把数学的种子种下去。”

李世民一惊,郑重的点头:“天择放心,我会亲自挑人,不过阿耶这边还是要知会一声的。”

李桓点点头:“嗯,叔父这确是需要告知,只需把有关科学的事隐下,其余的都可如实告知。”

现在军营中的长史、司马、参军在历史中都寂寂无名,想来也不是有才之人。

既然如此,还不如让李世民去找一些机灵点的年轻人从头开始教呢。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