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历史 > 大唐谋主

第10章智退突厥定策消隐患

  • 作者:一个大叔老邵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3-02-02 12:13:42
  • 字数:6596字

据出发前得到的情报,晋阳守军只有10000左右,呼力吉格觉得他这4000骑兵只需一个突击便能击溃守军,轻松完成任务。

越想越兴奋的呼力吉格,不断催促加快行军。突厥骑兵以极快的速度逼近晋阳城。

“好,那就依天择之计行事。”李渊转头问李桓道:“贤侄以为何人可为城外3路大军主将?”

李桓回道:“小侄初来乍到,与诸公并不相熟,这遣将之事还请叔父定夺。”

众人同声道:“天择的计策极为完善,唐公应按此计行事。”

在始毕可汗命令他率兵突袭晋阳之前,他压根都没想过这时候始毕可汗会动兵,晋阳守军就更不可能知道了。

李世民、刘文静、刘弘基三人出列,抱拳领命:“诺,谨遵唐公之令。”

翌日清晨,晋阳城外30里处,数千骑兵疾驰而来。只见这些骑兵辫发披肩,身穿深似钵形而便于骑射的盔甲,肩背长弓,腰胯马刀,脚蹬长靴,单手持枪,骑在高大的马上。胸前和背后,挂着用柳条编制的盾或木制的板甲,用以保护心脏。正是前来突袭晋阳城的4000突厥骑兵。

当呼力吉格看清晋阳城的情况时大吃一惊。

正如李桓所分析的,此次呼力吉格率兵突袭晋阳城,是奉始毕可汗之命。在刘武周归顺突厥后,突厥南下晋阳的通道被打开。始毕可汗就打算利用突厥五月不会进军的固有印象,突袭晋阳,劫掠晋阳物资。

呼力吉格十分兴奋,在他看来这次突袭十拿九稳,这功劳跟白捡似的。

只见晋阳城城门紧闭,城墙之上旌旗招展,墙垛之后站满了兵卒,个个身着甲胄,手持刀兵,且队列整齐。一股肃杀之气压向城下的突厥骑兵。

呼力吉格急忙在弓箭射程之外勒住战马,突厥骑兵也迅速的在呼力吉格身后结成战阵。这让城墙之上的李桓看的也是暗自点头:这突厥骑兵的战斗素养的确不错。

而此时呼力吉格心中却惊疑万分,本想趁其不备突袭,没想到晋阳城却直接来了个闭门谢客。

带队的突厥将领名叫呼力吉格,原是突厥始毕可汗的一名亲卫,因战功提拔为将领。

呼力吉格大惊失色,直觉的认为李渊得到了他率兵突袭晋阳的情报,于是就打算来个瓮中捉鳖,要一举全歼他这支兵马。

于是这支突厥骑兵立即调转马头,朝来时的路撤退而去。

来的时候跑的急,回去的时候跑的更急。

李世民三人领军尾随了一番,便撤回了晋阳。

晋阳城唐国公府中堂内,李渊及其麾下皆聚集在此,各个面带笑容。能兵不血刃的吓退突厥骑兵,对于众人来说这简直就是个奇迹。

而创造这个奇迹的人,正一脸无奈的坐在一旁,迎接着众人看神仙般的目光。

李渊见此也是忍俊不住,笑着朝众人说道:“诸位,不要再看天择贤侄了,再看下去,天择贤侄可要跑了啊。”

众人闻言哈哈大笑。纷纷道:“好,好,好,不看了,不看了。”

李桓更无奈,忍不住说道:“也不是不能看。只是,诸位先生看我时,那目光,那表情能不能稍微正常点。诸位这样看我,我也快感觉我不是人了……”

众人一听更是笑得七歪八倒的,一个个的眼泪都笑出来了。

李世民大笑着拍了拍李桓的肩膀:“哈哈哈……天择,你早承认不就好了嘛。”

“滚。”李桓一头黑线的怒斥。

待众人渐渐恢复平静,李渊笑容满面道:“此次能兵不血刃的吓退来犯之突厥,使我等起兵之大事能顺利进行,天择当居首功。”

李渊转头看向李桓道:“天择贤侄,本想退却突厥后予你论功行赏。但当下时机不对,待我等起兵之时,一并封赏,你看何如?”

李桓:“但凭叔父做主。”

“好。现在突厥已退兵,我等起兵一事可以提上日程了。诸位有何建议?”李渊问道。

李桓起身劝阻道:“叔父,现在起兵还为时过早,还有两大隐患需要解决。”

“哦,是哪两大隐患?”李渊疑问道。

“突厥、李密。”李桓回道。

“突厥现以打通南下晋阳之通道,如不能安抚住突厥,则晋阳城必会被突厥攻击,晋阳一旦丢失,我军则成无根之浮萍。”

“而李密佣兵30万,若见叔父起兵而横插一手,则我军两面受敌,事必不能成。”

李桓总结道:“若要起兵,必先解决此两大隐患。请叔父斟酌。”

李渊闻言恍然道:“贤侄说的极是,是我疏忽了。”

接着,李渊转头看向堂中众人,问道:“诸位觉得该如何解决这两大隐患?”

李桓这时悄悄的坐下了,他不打算再发言了。不能什么风头都自己出了,自己吃肉了,怎么着也得给人留口汤不是。李桓不说话也符合李渊的想法,这不,李渊对李桓也点头笑了笑。

况且,历史上,这两件事都是刘文静解决的,用的方法就是卑躬屈膝陪笑脸。这方法让李桓说,李桓也不乐意啊,太有损形象了。所以李桓乐得闭嘴,静静的看着刘文静表演。

身边的李世民拍了拍李桓,不解的看着李桓,意思很明显,就是问:你怎么坐下了?不提计策了?

李桓附身,在李世民耳边轻声说道:“吃独食的容易被噎死。”

李世民差点笑喷出来,很辛苦的才憋住。

“某有办法,可解决这两大隐患。”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

李渊、李世民、李桓三人同时闻声望去,李桓心道:果然还是刘文静。

只见那刘文静意气风发道:“唐公,突厥只是贪图财物,并无长远大志。只需备一份厚礼,再由唐公书信一封,言明:‘我等大举义兵,远迎隋主,而后重新与突厥和亲,就象开皇年间那样。若始毕可汗能和我等一起南下,希望不要侵扰强暴百姓。若始毕可汗只想和亲,那就坐受财物吧。这两个方案请始毕可汗自己选择。’而现在突厥可用之战马不多,始毕可汗势必不会与我等南下,毕竟孤军深入非善事。若是只要财物,等我军成事,给不给就由我们说了算了。如此,突厥可安抚。”

刘文静歇了歇气,接着道:“至于李密,现如今他更多的注意力在洛阳。且李密为人好颜面,只需唐公书信一封,对其吹捧一番,并言明唐公并无大志,无意灭隋即可。”

李渊听完点了点头,朝众人问道:“文静此言,诸位以为如何?”

说完,还朝李桓看了看,李桓见状点了点头。李渊顿时放下心了,既然李桓都认可了,那此事应该就没问题了。而众人也皆表示赞同。

李渊决定道:“如此,这两件事就这么定了。”

刘文静心中大喜,志得意满的想道:虽然李桓这鬼谷门人的确厉害,但我刘文静也不差啊,瞧,这两大隐患都是我解决的,姜,还得是老的辣啊。

李渊起身命令道:“刘文静,命你携带本国公书信与厚礼,出使突厥,务必安抚住突厥。温大雅,命你携带本国公书信,出使李密,务必使李密不再插手我等之事。”

“诺。”刘文静、温大雅同声应道。

城外,李世民、刘文静、刘弘基三路兵马见到狼烟,即刻杀声四起,朝突厥骑兵奔杀而去。而队伍的最后一排士兵拖着大把的树枝跑。这是李桓提议的,这样能让突厥对于伏兵的兵力产生错误的判断,从而给予突厥更大的压力。

果然,呼力吉格见到左右两边及侧后方扬起的尘土,判断至少有30000伏兵。

这李渊是怎么知道他要突袭晋阳的?有内奸?还是行踪暴露了?现在怎么办?攻城?别扯淡了,用骑兵攻城,脑子怕不是被驴踢坏了吧?

这让呼力吉格感到十分难受,现在是打又打不了,走又不甘心,进退为难啊。

李渊也笑的前仰后合,待渐渐平复后,李渊问道:“诸位以为天择的计策如何?”

这时副将看出了呼力吉格的为难与不甘,上前道:“将军,现在晋阳城已经有了防备,我们无法强攻晋阳。而且始毕可汗让我们以突袭为主,不要与李渊正面硬拼。现在我们只能撤兵了。不过,既然李渊死守晋阳,那这城外可就是我们的牧场了,我们可去周边狩猎一番。如果李渊忍受不住率兵出城,那我们正好杀个回马枪。”

呼力吉格紧皱的眉头略微舒展了一点,虽然还是不甘心,但也只能这么办了。

正当呼力吉格和副将商量之时,晋阳城城头点起了烽火,一股狼烟冲天而起。

闻言,李世民、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殷开山、刘世龙、刘政会、武士彟等自认可统兵之人纷纷起身请战。

李渊略一思考,便道:“世民、刘文静、刘弘基,我命你三人明日各领一路人马出城迎战。世民居左,刘文静居右,刘弘基绕后。依计行事,不得有误。”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