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历史 > 大唐说书三年,李二造了个地球仪

第116章拿下更大的市场

  • 作者:白郢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3-02-20 16:52:04
  • 字数:5520字

控制了一下情绪后,他才询问道。

“那不知道以崔家的贡献来看,是否能够得到一个通商的名额呢?”

“既然你没办法,就听听我的想法?顺便帮我查缺补漏。”

“为了避免通商的人交易违禁品,自然是要选择忠于大唐的人为上。”

让对方纠结片刻后,他就给出了答案。

现在皇帝给出了评定标准,那么让他为难的事情自然也就随之消失。

因为李世民的态度不错,所以之前他一直都没有感觉到紧张。

但是当李世民让他给评定准备的时候,他只能选择沉默,当时他不知为何居然特别的紧张。

“崔家的功劳很大,自然能得到一个通商的机会。”

也可能是因为,他单纯的是在害怕皇帝的威严。

当然事情已经过去了,具体是什么情况也不重要了。

“谢过陛下!”

“行了!退下吧!”

得到了满意的回答后,崔旺离开的时候感觉身体都轻了一些。

可能是担心李世民逼着他给出一个标准,让崔家得罪其他世家。

现在他已经得到了通商的名额,那些人可没理由继续和他唱反调了。

不仅如此,接下来那些反对他的人,估计还要主动求他。

毕竟通商的利益谁都知道,所以崔家派去通商的人注定能够拿到大量的利益。

他作为崔家商铺的负责人,还是想出这个计划的人,那么自然能够对于商队的人有任免权。

所以想要获得这功劳的人,自然是要过来求他。

想到这一幕,崔旺便再也克制不住的笑了起来。

他开心不禁是因为自己能够通过这个机会出一口恶气。

最重要的是他能够利用手中的权利,去培养自己的人手,并尽可能的给他们争取到一些功劳。

这样等到他培养的这些人,走到崔家中层的位置上,他的权利自然也就会随之暴涨。

到时候就算他不是长老,那么也能够拿到长老的地位与实力。

有这么大的好处在,他怎么能不开心呢?

不过开心归开心,他还没有忘记自己如今羽翼并不丰满。

所以很快就控制住自己,走向了崔家家主的院子。

对于他来说,家主的看重还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在不影响整体计划的情况下,自然要尽可能的和崔家家主打好关系。

如此他才能有更多的机会去获得权力,同时还能避免不少麻烦。

毕竟有着家主的看重,就算是有些人看他不满,也不敢轻举妄动。

这一点在他还没有成长起来之前,可以说至关重要。

毕竟计划在怎么精妙,进展的在顺利,人死了自然也就没用了。

考虑到这一点,他决定接下来还要好好的抱着家主的大腿。

想要做到这一点,第一步就是让崔家家主信任他,觉得他忠心可靠。

那么事情有了结果,第一时间跑过去汇报就很有必要了。

这可是体现忠心的好机会,他自然不会错过。

路上的时候,他也没有闲着,一直在思考接下来见面应该如何去说,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因为这件事情关乎他接下来的计划,所以此时他比在皇宫之中还要更加认真一些。

毕竟在皇宫的时候,他有着崔家的功劳护体,就算是出现问题也不需要太过担心。

而且他说的事情,对于李世民来说也较为有利。

因此就算是对方不同意,也不会对他如何。

但是面对崔家家主就不一样了。

崔旺的前途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对方的态度不说。

就凭他面对崔家家主,没有任何的底牌,也有准备的充足一些。

如此就算是出现了预料外的问题,也能够有更大的把握处理好。

见到崔家家主后,他先是将于李世民的对话复述了一遍。

等给足了对方思考的时间后,才继续询问道。

“既然已经获得了陛下的允许,我们是否要立马开始准备通商的事情?”

此时他的想法十分简单,那就是想要尽快开始准备通商的事情。

通商的利润所有人都知道,所以在知晓皇帝改变了主意后,其他人自然会去征求这个通商的名额。

为了通商名额,这些人会为大唐立下多少功劳,他也不关心。

毕竟这件事情利于皇帝、利于国家,但和他没关系。

他只想要早一点带人前往西域,然后尽量拿下更大的市场。

这样就算是之后,有很多商队如他一样前往西域。

他也能够保证,自己能够赚取到的利润绝对是最多的。

要知道抢先占据市场的优势还是蛮大的,足以让崔家赚的盆满钵满。

所以看到崔家家主并没有马上同意,他有些疑惑。

这件事情无论从那个角度来看,对于崔家来说都只有益处没有害处,为什么还不同意呢?

难道说是有什么细节被自己忽略了吗?

可能性不大啊!这件事情他花费了大量的心思,任何细节他都仔细考来过的。

不可能出现预料之外的情况,那么对方此时的状态就很奇怪了。

正当他疑惑不解之际,崔家家主才说道。

“我也知道这件事情宜早不宜迟,但是我觉得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商量一下。”

“不知道您准备商量什么呢?”

答应下来后,崔旺的心里面忍不住有些打鼓。

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通商,其他事情与之相比的话都要逊色一些。

所以要商量的事情更加重要的可能性极小。

也就是说,?要商量的事情很有可能与通商本身有关。

现在看来,他想出来的办法确实是最优解。

之前因为李世民的禁令,崔家还有不少人反对他这个计划。

虽然说过程稍微有一些波折,但是结果很令人满意,这就已经足够了。

本来海参过后,他一直没有找到能够替代的货物,还有一些着急。

再次成功分析了对?方的心里后,李世民也没有为难对方。

所以想到通商的利润后,他就直接去想崔家家主进行建议。

毕竟这是他能够想到的,唯一能够保证让崔家能够收获大量利益的办法。

其他想到的那些办法,要么赚钱极少,要么风险极大都不合适。

“不过忠心很难判定,所以我觉得将对大唐的贡献当做评定标准为好,至少对大唐有贡献的人,忠心的可能性更大。”

等待良久,终于是听到李世民给出了标准,崔旺差点喜极而泣。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