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其他 > 回到大宋做枭臣

第十六章 九院诗会

  • 作者:夜听来风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2-12-12 16:28:30
  • 字数:4878字

徐汉良下棋之时,将纸笔也带到了书院之中。

一本《西厢记》没几天的时间,就已经写的差不多了。

北宋时期江南的书院远远没有后世出名,就拿状元人数来说,江南两浙地区,远远不如中原地区。

待到两位皇帝“北狩”胡虏回来之后,都城从汴梁迁至临安,才让两浙地区的文风逐渐成为主流。

顾名思义,便是这两浙路的九所书院共同开办的诗会。

毕竟不用观看便能知道输赢的棋局,实在没什么意思。

诗会的时间则是定在了小岁那天,距离诗会开始,还有着十多天的时间。

这十多天里,徐汉良的日子过的还算悠闲。

虽有着学子侧头想看徐汉良写些什么,但每当这时,徐汉良都会停笔遮蔽。

一开始观看两人下棋的学子,还有着不少。

但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观看棋局的学子越来越少。

若是被人知道,自己一个大男人在这写着温柔缱眷的言情小说,饶是徐汉良的厚脸皮也都顶不住。

对于范老,徐汉良也没太过于折煞他的脸上。

每天最后一把,都会巧妙的通过布局,输给对面一两子。

上午的时候,便去到书院之中,和范老下下棋。

“我看你若是进不了朝堂,说不定就进了那梁山泊,当了那反贼。”

范老再次冷哼一声,咬牙切齿的说道。

“梁山泊?倒也不错,招安是门好生意。”

徐汉良挑了挑眉毛,小声说道。

此时多数学子都已散尽,只剩下范老一人,徐汉良倒是胆大。

这些天徐汉良除了下棋之外,还和范老随意的谈论了一下时事。

和消息闭塞的自己不同,范老的消息倒是十分广大。

前一天汴梁发生了什么事,第二天便会从他的口中说出。

在范老口中,徐汉良也得知梁山泊已经是聚集起了一帮贼寇,但只是占山为王,尚且不敢言反。

而这原因正是“改革派”蔡京,设立起西城括田所,将梁山水地全部收公,搜刮民脂民膏,导致那里的渔民山民,实在无所依靠。

一提起蔡京,范老满口都是污言秽语,和平日里面的样子截然不同。

徐汉良倒是不愿插嘴,只是在一旁听着范老的吐槽。

范老在朝中同样是改革派的一员,蔡京也同属改革派。

但因为蔡京种种改革手段,都是为己敛财,搞得民不聊生,故而范老才处处针对蔡京。

在范老的嘴中,时不时的还会冒出一句,改革派无举旗之人。

从书院出来后,徐汉良携着稿子,踏上了归途。

前些天苏彦明已经将诗会的一个名额,给了徐汉良。

对于参加诗会,徐汉良还是有些兴趣的,如今参加诗会就如同开盲盒一般,谁知道会不会遇到什么历史上的名人。

或许是因为年关将至,大街之上还算热闹。

来来往往的商贩,拿着各式各样的货物,在大街之上叫卖。

琳琅满目的商品,让徐汉良也想到应该购置年货了。

刚刚走到庭院外,便能听到门内传来的争吵之声。

徐汉良微微一愣,加快了脚步。

门内,稚娘此刻正被一位年轻男子拉住了手腕,一脸惊慌。

而在年轻男子的身旁,则是跟着两位家丁,看样子便是来者不善。

“侯公子,你这是有何贵干啊?”

徐汉良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走到了稚娘身旁。

而年轻男子听到有人说话,此刻倒是松开了手。

“我当是谁呢?原来是罪臣之子啊。”

年轻男子冷冷一笑,手中折扇一打,一脸不屑。

稚娘见男子松开了手,急急忙忙的跑到了徐汉良身后,抓住了徐汉良的衣角。

察觉到稚娘微微颤抖的身体,徐汉良心中怒气更盛,但表情却还淡然。

“侯公子不在吴县,来到常熟干什么?”

徐汉良将手中的稿子放到了一旁的石桌之上,挽了挽袖子。

经过了这些天的锻炼,徐汉良手无缚鸡之力的手上,已经有了些许肌肉。

虽然比不得那种天天锻炼之人,但也并非文弱书生了。

“说出来你也不知道,本公子前来,正是为了参加九院诗会的。”

说道这,侯公子昂着头,颐指气使。

这侯公子乃是吴县县令之子,和周恒可以说是一丘之貉,两人关系十分不错。

他的名声在吴县并不好,不过弱冠之年,便已经有了一妻两妾。

当初更是看上了稚娘,想要从徐汉良手中将稚娘买来,却被他断然拒绝了。

侯公子本就喜新厌旧,据说时常将家中妻妾,打的遍体鳞伤。

就因为这件事情,侯公子逐渐记恨上了徐汉良。

但徐汉良没有想到,对方居然先行找上门来了。

不用多说,地址肯定就是周恒告诉他的。

“那侯公子还真是厉害呢,但如今你私闯民宅这件事情,似乎和诗会没什么关系吧?”

徐汉良轻哼一声,冷冷说道。

侯公子还没有察觉到徐汉良言语中的意思:“我便直说了,如今你的处境我也看到了,当初我想花而十两买下你这婢女,但如今你这婢女只值十两了,你看如何?”

“按照大宋律例,凡无故私闯民宅者,杖二十,侯公子身为县令之子,应当不会不知道吧,难道要我送你吗?”

徐汉良言语间满是冷意,丝毫没有给侯公子面子。

原本还在得意的侯公子,胖脸一横:“徐汉良,你可要想好,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若是你这婢女不卖,这个冬日你能过去吗?”

“若是你再多言语,我便报官了。”

徐汉良再次重复了一遍。

如今尚是太平盛世,大宋律例尚是有着约束性的。

侯公子衣袖一甩:“我倒是要看看你能撑到几时!”

“范老,我这一个小小秀才,估计到了你这把年纪都无法进朝堂,这倒是不用担心。”

徐汉良轻笑一声,打趣道。

徐汉良虽是想给范老留下面子,但这留的却太过于刻意。

“范老,赐教了。”

苏彦明所说的书会,名为九院诗会。

徐汉良一边整理写好的稿子,一边笑着说道。

“小奸贼,你若是入了朝堂,日后必定是祸害。”

范老看着徐汉良,恶狠狠的说道。

这九个书院虽是两浙路十分有名的书院,但加起来也拼不出一个状元。

朝中出身江南的官僚,虽然有心提携,却也无可奈何。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