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情感 > 时空倒爷:开局血赚三个小目标

第441章改革之难

  • 作者:飞天入地
  • 类型:情感
  • 更新:2023-03-12 22:11:35
  • 字数:5062字

这种规定可以对老百姓实行,但不可以对士大夫实行,士大夫是体面人,怎么能当牛马呢?

更何况后面还有丈量土地。

能经过残酷的科举制度,与天下读书人内卷,卷到朝堂上的人,无不是精英之中的精英。

所有的道理他们都懂,大明王朝的种种弊病,他们也看得见,就算是没有解决的方案,但至少知道问题是什么。

能够参与朝会的官员,尤其是文官,没有一个蠢人。

但是考成法一旦得以实施,大家就不能够安逸了,只能够当牛做马的干活,还有官员的体统吗?

可是他们还是要反对。

办法是好办法,但是太伤害他们的利益了。

天呐,张居正想干什么?

考成法一旦得以实施,那么他们这些官员,以后就不好摸鱼了。

大家辛辛苦苦科举读书,考上进士,然后当官,求的不就是一个安逸吗?

他自家不也兼并了很多田地吗?

而且就算满朝的官员想丈量土地,也没有那么容易。

官员委派到各地,那只是流水的官员。

首先就是考成法。

大部分流官,是没有那个能力的。

何况官员也是士绅,丈量土地,是不尊重他们的利益。

而张居正的改革之中,唯一有利的就是以白银完税。

白银这个东西,老百姓的手里是没有多少的,大都掌握在士绅的手中。

如果以白银交税的话,老百姓为了获取白银,就不得不把农作物卖给士绅。

到时候士绅可以趁机压价,以此谋利。

而白银收上来后,也不可能直接把散碎的银两,递解到国库。

这些散碎的银两,都是要重新熔炼,铸造成官银,才能送往国库之中。

要熔炼银两,就有耗损,所以是肯定有火耗的。

火耗这个东西,有很大的空间。

官员们操作一下,就能获得火耗的利益,相当于多了一笔额外的收入,这当然是好事。

因此除了以白银完税之外,张居正的改革方略,群臣几乎都不支持,除了高拱等少数人力挺张居正,大部分人都持反对意见。

比如内阁首辅徐阶就说:“陛下,微臣明白陛下锐意改革之心,但是治大国如烹小鲜,不可操之过急,应当徐徐图之。”

“何况,张居正所提的方略之中,对宗室颇为严苛,一旦传扬出去,天下都会误以为陛下苛待亲戚,对于陛下的名声,是极为不利的。”

徐阶是个聪明人,而且他这个甘草国老一向就没有顶撞皇帝的勇气,所以就迂回的委婉的劝谏。

尤其是用皇帝的名声来劝诫,毕竟皇帝富有四海,已经无所不有,所在乎的,往往就是身后名。

很多皇帝之所以顾虑重重,就是害怕自己的身后名变差,变成史书上记载的昏君,沦为后世的笑柄。

大臣们也就把握住皇帝的这种心思,用身后名来让皇帝有所顾虑。

徐阶的下之意就是,如此改革的话,别的方面不说,至少刻薄寡恩这一条,皇帝是逃不掉的,对于自己亲戚都如此严苛,在大明这个亲亲相隐的社会之中,自然不会被舆论所认可。

“徐阁老,朕知道你家有三十万亩土地,隐藏的土地更多,但是朕又没打算收你的税,你说你反对个什么劲?”江浩凝视的徐阶,冷笑道。

未来的历史中,雍正皇帝的改革就是摊丁入亩,推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就是免了士绅们的特权,让士绅们和老百姓一样,为朝廷纳税。

因此,雍正皇帝的名声变得特别的差。

别说身后名了,活着的时候,就谣满天飞。

什么他是篡位,毒死了康熙,把传位于十四阿哥,修改成传位于四阿哥。

什么他养血滴子,血滴子一出,人头落地。

以至于雍正不得不写了一本《大义觉迷录》来自证清白,结果越描越黑。

江浩却从来没打算免除士绅的优免。

一方面,是因为江浩接下来的动作非常之大,可能要超乎这些人的想象,所以打一巴掌,给一个甜枣。

保留他们的部分特权,避免他们彻底的摆烂,毕竟用还是要用他们的,至少可以充充门面,不至于让国家出现太大的动荡。

另一方面,是雍正之所以搞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是实在收不到钱,也不知道该如何创造财富,只能从农业税上想办法。..

但是江浩却知道,农业的产出是非常有限的,靠农业来发财,那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他压根就不打算靠农业税,自然也不会在乎这些官员士绅交不交农业税。

跟工业的产值相比,农业的那点产值,少的可怜,根本就是不值一提。

江浩后续还会减免天下的钱粮,来让天下的百姓喘口气,不至于反对江浩的激烈改革。

“陛下……臣……臣有罪,臣的那些土地,都是家人纵容人投献而来的,成这就让他们退回去!”徐阶却吓了个半死,连忙下跪请罪。

皇帝竟然能够准确报出他家的土地,而且话说的很严厉,这让徐阶有些心惊肉跳。_d

这等于是动了胥吏的蛋糕,胥吏们肯定不会老实配合。

何况这些胥吏都是本地人,与本地豪强的关系密切,丈量土地也侵犯了地方豪强的利益,胥吏与地方豪强勾结,流官想丈量土地,那就是千难万难。

没有根基。

也不可能事事都从朝廷调兵吧?那统治成本就太高了。

张居正的改革措施,大家都看出来,这确实是拯救国家的良药。

就不得不依靠地方上的吏。

胥吏虽然地位不高,但是根基却厚,尤其是掌握当地的鱼鳞册,这是土地的数据,县太爷想收税,都得依靠他们。

丈量土地,让朝廷获得真实的土地数据,那么胥吏的鱼鳞册,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失去凭仗。m..

张居正写的这份册子,其中提出的改革方案,实在是发人深省,入木三分。

他们完全能够看得懂,并且完全能够想象的到,这样的方案一旦得以实行,整个大明王朝都会焕然一新,实现中兴的局面。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