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其他 > 黄粱

下部非耶末篇二十五

  • 作者:亦域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1-07-02 01:53:06
  • 字数:4216字

“哦?那他在外叫什么?”

“他一般以卢生自称,说是借用您的笔名,反正也没人追究。您知道,公子武艺已尽得寒大人真传,但他在江湖上的名气却并非来自仗剑行侠,而是他的行事方法十分与众不同。”

自从离开京城,他便一直在整个宸赡大地奔波往来,匪患、前朝残部,只要哪里有兵灾,无论规模大小巨细难易,他都会亲自前往参与指挥平定。虽然他没回过王宫,但书信倒时时都有,不过很少说及生活心情,多半聊的还都是国家的稳定百姓的安居。卢若铭也常常通过南刻的笔,跟他探讨一些整治地方恶势力控制江湖帮派的办法,有次说及大簇西部的水灾,卢若铭曾对南刻提及,军队守土开疆之外还应负有救灾抢险应对紧急状况的责任,那以后南制便历时年余往来各地,组建训练出多只独立的、军队编制的、有着各种救灾技能的队伍。

因为天灾人祸匪患兵劫里总有南制赴汤蹈火救苦救难的身影,所以不过一两年间这位安槐的大王之一,便以爱民如子用兵如神闻名天下,南刻南制文王武帝一说也就此约定俗成地传播开来。

但是南制也不是想见就可以见得到的。

“当然不是,公子在外游历从不使用真实名姓,也绝少显露身份。”

而随行中的其他人,除了仓暅有武林盟主之职在身要常常处理些公务,剩下的皆如出笼鸟兽般撒开了玩耍起来,热烈的活力连带卢若铭的心情也十分放松。边走边玩边打听南制的行踪,一行人因前日得到官方消息说南制现在甘棠南部的沛稽城一带,所以他们便直奔彼处而去。

这一日因为宽宽太急于赶路错过了宿头,所以他们的车队不得不继续前行,想在入更前抵达沛稽城郊的一个名叫芧集的村镇安顿,就在快到的时候他们遇到了出行以来的第一次劫匪。

“怎么个不同法?”虽然一向沉得住气,但因为事关自家儿子,卢若铭忍不住频频发问。

“夫人可知道这个仁公子称谓的来历?”因为共骑,一路上旋儿都在小声为卢若铭解答疑惑。

“不是因为他的名字?”

“他从不赶尽杀绝,哪怕对方十恶不赦悍不畏死,他也宁愿多费些力气将对方制住送交官府,然后还会帮着搜寻判罪的证据,且每次都是去而复回地追踪此事直到尘埃落地。”

“但是江湖上的争斗没有那么多是非黑白吧?”

“那是您不了解江湖。江湖自有江湖的规矩,依足规矩自然不用牵涉到官府,但公子惩治的多是各种损害武林、伤天害理的奸邪败类,所以久而久之仁公子的名号便被叫开了,这干人我估计就是曾得公子恩惠的旧相识。不过我听说仁公子出手的分寸只对一种人会例外,或许不伤性命,但却绝对要废了对方。”

当时卢若铭正好嫌坐了一天车闷气,战如旋便牵了马过来与他共乘,经过一处进村必经长满蒿草的坡地时,他们的车队被一伙儿黑衣劲装手持武器的人截住了去路。正因为一路无事而苦于没机会在母亲面前表现本领的南宽见状,立刻一马当先冲上前去。因为理解儿子的心态,也因为对己方的护卫力量很有信心,所以卢若铭并没有担心阻止,只是静坐在马背上拭目以待儿子的一显身手。谁知他预期的小规模武装冲突并没有发生,两句话的功夫双方就抱拳行礼打起招呼来,之后对方的头目不仅一口一个仁公子地恭敬称呼着,而且还令人前面带路将他们的车队一路护驾到了镇上,直到眼见他们一行人安顿完毕方才打马离去。

“那些一定是觊觎他样貌欲对他无礼的家伙吧。”其实卢若铭只是基于对自己孩子的了解而就事论事,并没有什么感怀身世的意思,但是战如旋却显得十分尴尬,一时又找不到其它的话题只得沉默下来,而卢若铭则是想到了一个关注已久的问题也没再开口。

PS. 这篇是周一份,因鱼周一行踪难定,所以提前发周一份,请各位大人谅解。

黄粱 下部 非耶?末篇 二十五

从天下初定,到拓拔恭平西敏毓率领的前朝余孽被赶进流单越山区进退不得日渐萎缩,再到平定匪患抢险救灾,南制一直都处在行踪不定的状态,尤其是最近这一两年里,因为没什么太大规模需要动用军队的事件,所以南制的动向就更加朝南暮北今西明东。知道他一直向往萍踪侠影快意恩仇的江湖生涯,卢若铭想当然地认为他是在追寻理想中的生活状态,也该算是一种求仁得仁的福气,不过显然南刻不这么想。虽然知道卢若铭不喜谈论他,但偶尔他还是会憋不住露出对兄弟的关注担忧。而卢若铭,他虽然可以漠视南刻的兄弟感情,但却做不到无视孩子们的父子亲情,所以他妥协了,由着南宽带领大队人马四处寻觅南制的踪迹。

从初春走到百花齐放,卢若铭一路行来收集到不少直观一手的信息资料社会问题,总结思考与南刻通信探讨,日子倒也过得充实。只是时不时他会想念留在宫里的其他几个孩子,尤其是宣宣,那孩子三岁刚过,同他分开睡还没多久,记得当日分别时,他虽然之前帮这孩子做了许多心理准备工作,但事到临头小家伙还是没忍住紧紧抱着母亲放声大哭,连带小寓他们也跟着抹起了眼泪,若非南刻帮忙他几乎放弃了整个出行计划。这一路走来,他在跟南刻通信时总会专门给孩子们涂上几笔,或是几句问候,或是说说沿路风景趣闻,也或者只是几笔带着卡通效果的抒情小画,南刻的回信中也每每都夹带着孩子们的亲笔回函,因为写字还不大利落,宣宣总是学着母亲涂鸦几笔表达想念,稚拙的笔触常常教卢若铭笑得牵肠挂肚。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