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仙侠 > 仙凡归位

第三十二章 天下五国

  • 作者:拽文工科僧
  • 类型:仙侠
  • 更新:2022-10-06 01:21:53
  • 字数:6464字

尤其是佛门最喜欢传播信仰,增加信众。

这主要跟他们的修炼方式有关。

快速翻阅完之后,周平又继续翻看了《元记》,《宋记》,《唐记》和《明记》。

内容形式都差不多,无非是对象换了。

许是因为青木门位于清国吧,本国史记厚一些无可厚非。

佛道之间各自争夺地盘,扩大影响,传播教义,排除异己。

自从大周出现无道天子由盛转衰之后,天下便暗潮汹涌。

起初天子余威仍在,诸侯只是小打小闹,未敢放肆。

彼时佛道之间时常发生战争,期间自然也不可避免的夹杂着诸侯兼并,正魔之争等。

由此过了三万余年,道统之战率先爆发,主要便是发生于佛道之间。

儒门并不喜欢到处传教,反而有些敝帚自珍,控制学识传播。

不过互相之间都还比较克制,碍于周天子还在,没有过于放肆。

又过了数千年,直到道佛各自地盘稳定,仅剩和州,为反复拉锯之地。

在天子和儒家的调节下,双方于和州和解,约为缓冲。

倒是佛道之间,道统之争比较激烈,不过并未上升到战争阶段。

混战两万余年,天下格局渐趋稳定,形成如今五国并立的局面。

五国内各有秩序,大同小异,之后虽然仍有小战不断,大战很少再发生。

国与国之间,则形成了唐宋明清四国共抗妖魔的格局。

与北边魔元和南边妖族,时有爆发战争,倾国之战却还未有。

唐宋清各自立国之后,各据三国城一门。

而和州则像是被各方遗忘,虽隶属于清国,内部局面却没有被打破,保持了佛道共处的局面。

许是都不愿因此破坏三教共抗妖魔吧。

清国位于大陆西方,正东与儒宋接壤,东南与仙唐相邻,均以人字山脉为界山。

北靠魔元,西南有一隅与南方妖域相接。

而西边则是万里荒漠,无尽流沙,渺无人烟。

清国辖下十一州,数万里方圆之地,版图虽大,却多荒凉之地。

十一州之中,西六州与无边沙漠相邻,皆为下等州,各辖五郡,地广人稀,实力不强。

中等州有四,分别为东南和州,西南鄯州,北边秦州,东边庆州,各辖七郡。

国都西州城,属西州,为上等州,辖九郡。

国寺千佛寺,执掌整个清国和佛教大权。

辖下各州郡县,均有执掌寺庙庵堂,类似于大周时期的各级诸侯。

各自执掌一方,形成新的较稳定逐级朝贡体系。

唐国位于大陆南方,辖十二州,亦是数万里方圆之地。

正北与儒宋相邻,西北与佛清相接,人字山脉为界山。

东北与明国相交,正南方则与南方妖域全面接壤,为人族抗妖主力和前线。

上等州有三,为南州,益州,交州,其中南州为国都南州城所在。

中等州有六,下等州亦有三。

国内仙道昌盛,故号仙唐,主要为道家玉清派。

秩序则与清国一般,只是换成了各宗门家族等,掌国宗门为天衍宗。

明国则以上清派为主导,亦号仙眀。

内部情况与唐国基本无二,掌国宗门为道一门。

位于大陆东边,正西为儒宋,西北为魔元,西南为唐国。

正东则为无尽之海,东海之上有岛屿众多,为散修乐园。

下辖九州之地,其中有上等州二,分别为东州和青州,国都东州城位于东州,又有中等州四,下等州三。

宋国居天下之中,仅有五州,却均为膏腴之地。

国都中州城,即为大周故都洛都,位于上等州中州,其余四州均为中等州。

西、南各以人字山脉与清、唐为界,东邻明国,北接魔元,为魔道时常侵略之地。

其内部书院林立,以儒家治世,掌国书院为至圣书院。

元国为魔道之国,故而得魔元之名。

位于大陆之北,南与清、宋、明自西向东接壤,北为北极冰原。

其地最广,辖十三州,有上等州三,其中之一为国都北州,中等州和下等州各五。

其内部魔修邪修肆虐,追求绝对的自由自在,讲究绝对的实力为尊。

执牛耳者为天魔教,实为天下最强宗门。

此为如今天下五国格局和现状,虽简单,却也清晰。

周平从五国史记中知道了以上信息。

各国皆是以仙御凡,州郡县各级之间并无直接的管辖治理。

都是由各级掌权大小诸侯任命凡人或委派弟子管理。

仙门自是高高在上的,周平之前就知道的大概。

周平也料想得到,所谓的管理,无非就是两件事,收税和征役。

但凡仙人有所需求,无论是需要矿工还是农奴,杂役还是兵丁,乃至是修炼工具,便强征百姓送去。

税收更是重重收取,至于百姓生活好坏,是苦是累,谁在意呢?

从大周和五国史记之中,周平也对武道路断的原因有所猜测:

“天下承平日久,各教派各诸侯修士久居上位,定然忘却初心。

一个个变得高高在上,视凡人百姓为蝼蚁,随意揉捏。

可能是为了永远的奴役和驱策凡人百姓,修士们刻意打压武道,断绝武道传承。

对凡人进行知识垄断和历史掩盖的愚民策略,从而绝了凡人通天之路和向道之心。

人为制造仙凡鸿沟,欲令凡人甘为蝼蚁,永不翻身。

周记之中描述了大周鼎盛时期天下百亿人口,小县亦有数十万人。

后来虽然没再记录,可单从今日青木县人口不过五万来看,天下人族数量或许降低了数倍乃至十数倍。

想必天下大乱,绝大部分仙人眼中的凡人蝼蚁们,或沦为征战炮灰,成批赴难。

或沦为矿工农奴,劳累致死。

或流离失所,冻饿而亡。”

思及此处,周平自是气愤填膺。

“这该死的仙凡之别,实则是修士私欲膨胀而人为制造。

所谓的儒释道三教正道修士,绝大部分人与魔修何异?

披了一层遮羞布罢了!”

心里发泄了一番,周平又继续看起其他的两本,一本是《和州记》,一本是《青木记》。

前者讲的自然是和州及其执掌宗门清河宗的历史。

后者则说的是青木门建宗至今千余年的历史,和建宗以前青木县的历史。

虽然比较薄,不过有些事倒是记载的更为详细。

周平自是认真了解了一番自己的宗门和家乡。

随后放下了历史,又走到其他区域翻看起来。

有介绍山川地理的,有讲各地风俗的,有谈机缘险地的,也有说传说大能人物事迹的,还有总结历史战争的,也有记录修炼心得感悟的。

一整天的时间,周平都徜徉在书海,或快速浏览,或仔细,沉浸其中,不可自拔。

学识见识自是不断增长,眼界更是愈发开阔。

最让周平感兴趣的有两本书。

一本是《天下山川地理》,介绍天下各地名山大川、形胜之地和险地禁地等。

颇为详细实用,周平自是用心记住。

另一本则是《升仙传》,介绍了历代飞升仙界的大能人物。

周平自是颇为神往,不过他也注意到,自从第一个升仙之人出现,到最后一个被记录的升仙之人。

之间数万年,大多都是在大周鼎盛时期。

由盛转衰之后,飞升之人越来越少,间隔时间也越来越长。

到后面更是没有了,最近几万年没人飞升,不知何故。

花了五六个时辰,周平把闲书区能看的书都看完了。

最后又在术法区和二楼挑了一阵,学了一门《摘叶飞花》,可化草木花叶为剑。

平时没什么用,在草木繁盛之地,将有取之不尽的武器,或可大用。

随后周平回到了洞府,藏经阁一层二层已经没什么适合他的了。

“或许我该出门历练历练了……”

或许有人想,像圣德天子一样再统山河。

然而直到今日没有人能做到。

道统之战数千年,更是急剧加速了天子余威的消散。

诸侯之间征伐吞并开始愈演愈烈。

放下《周记》,又拿起一本第二厚的,却是《清记》。

儒、释、道、魔,各书院、寺庙、宗门或是家族之间,各自相互兼并,争权夺利,或以手段,或起战争。

如此万余年,直到孔胤弑君篡位,再无天子。

所有矛盾激烈爆发,天下彻底陷入混战。

不过,虽然记载的都比较简单,周平还是从中了解到了很多东西。

对天下格局和各国情况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