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历史 > 三国:开局被曹操模拟人生

第66章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求追读】

  • 作者:老曹同学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4-03-01 17:52:26
  • 字数:4706字

曹斌站了出来,说道。

第一次接触新式的曲辕犁,他怕老农不会用,导致试验的结果不准确。

因天寒地冻之故,田里的野草已经枯萎,看上去极为荒凉。

“吾已准备好两块同是半亩大的荒田,一架耦犁、一架曲辕犁,和同样大小的老黄牛。”

映入众臣眼帘的,是一处被规划好、两块同样半亩大小的屯田。

“大父,孙儿亲自来试验曲辕犁吧。”

既然要试验,那当然要让两者同时耕地,才能正为直观的比较它们的效率高低。

为此,老曹在收到曹斌打造出的曲辕犁时,就已经有了这个想法,并进行了事前准备。

而他虽然前世并没有亲自下过田,但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

“吾找来了数位经验丰富的老农,准备让他们分别使用耦犁和曲辕犁,同时耕地,看一看它们的效率如何。”

顿了顿,给群臣消化的时间,老曹接着说道:“当然,若是诸位有兴趣,不妨亲下农田一试。”

习武多年,再加上在‘学习空间’之中得刘伯温老师亲自演示,他早已掌握了耕田技术。

“好,去吧。”

曹操点了点头,没有反对。www.vmatch.net 时空小说网

就是要当着天下人的面,验证大孙儿打造的曲辕犁,耕地效率远胜耦犁,为大孙儿扬名。

两块农田紧挨在一起,中间以一根笔直的田埂划分开来。

两边的农田之中,曲辕犁和耦犁都套好了老黄牛,一切准备就绪。

曹斌左手抓住犁梢,右手牵着缰绳,顺带抓着一根竹枝,以赶牛之用。

另一边的农田之中,三名老农各行其事,一人牵两牛、一人掌犁辕以调节耕地的深浅、一人扶犁。

还没有正式开始耕田,但两边的人数与牛数就已经高下立判。

一边是一人一牛,一边是三人两牛。

群臣们微微皱眉,静静地看着这一幕,没有急于发表意见。

“开始吧。”

见双方都准备好了,曹操一声令下。

“吁...”

得到号令,曹斌挥舞竹枝,口里发出呼喝之声,驱赶着老黄牛,正式开始耕地。

另一边的三位老农也开始了,各自负责自己的职责,各行其事,倒也有条不紊。

只见得,泥土翻飞间,半盏茶功夫之后,曹斌已经耕完了一垅地,调转犁头,从对面复耕往回走。

曲辕犁上v形的犁铧,吃土更深,也更省力,所以速度也更快。

而另一边的三位老农呢,才刚刚耕到一半,效率远远没得比。

“啧啧,这新式的曲辕犁耕地速度倒是够快啊。”

“速度快有什么用,还得耕到位才行,若是耕得不够深,只能算是白废功夫。”

“还别说,你们看他那犁铧吃土的深度,应该没问题。”

堤岸上,众臣目不转睛看着这一幕,议论纷纷。

曹斌掌着犁梢,驱赶着老黄牛,一步一步地将冻硬的土地翻转过来,速度渐渐加快。

他这毕竟是真正的第一次在现实中耕地,初时有些手生,犁了一垅土之后就变得熟练了。

此时的一亩地是465平方大小,比后世的666.7平一亩要稍小一些。

半亩地就是230平左右,差不多是10米x23米的格局。

一垅地大概二十公分宽,耕一垅地需要半盏茶时间,也就是大概五分钟。

来回复耕一次是十分钟,大约能耕四五十公分宽。

耕这半亩地所花的时间,大概是两个多小时,也就是一个时辰多一些。

“吁...”

一个多时辰后,曹斌耕完最后一垅,赶着老黄牛出了田地,将其绑到树上,并卸下其缰绳。

“大父,孙儿幸不辱命,半亩地已耕完。”

将曲辕犁放到一旁,并洗潄了一遍之后,曹斌来到曹操的身前复命。

这个时候,另一边的三人两牛才只耕不到一半,曹斌这边已经完成了。

“好,斌儿,此番耕地,你可有何感想?”

曹操捋着胡须,对自家大孙放开身段、亲自下地的举动,大为赞赏。

“孙儿此时百感交集,灵感爆棚,赋诗一首《悯农》吧。”

曹斌掸了掸身上的灰尘,吟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下田耕地,绝对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此时,他亲自耕地,方能理解到农民的辛苦和不易。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好!”

曹操细细品味了一番,不由得大声叫好。

这四句诗看似平平无奇,前两句只是讲述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

但到了后两句,意境却瞬间升华,一声深沉的慨叹,刻画出对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不易生活。

表达出一种对农民生活的真诚同情以及理解,更是隐隐有一种悲悯之心。

教育后人勿要浪费粮食,那不是一粒粒食物,而是农民所凝结的血汗。

“此诗蕴意深远,回味无穷,通俗质朴,朗朗上口,乃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好诗!”

“不成想,居然是吾等看走眼了,丞相的长孙居然有如此才华?”

“偏执的人最真诚,真诚的人最朴实,这种人大抵说的就是他吧!”

群臣一听,纷纷赞扬出声,为此诗所表达出来的蕴意所动容。

以往,士子们所作诗赋大多是着眼时局,对天下局势发表看法,或是借人喻政,借物喻人。

却从未有人将目光看向那卑微至极的广大农民,并且为他们作诗赞美。

这首悯农,绝对算是有史以来第一首关于农民的诗赋。

简直太可怕了。

在众臣议论纷纷的时候,曹斌已经换上一身粗麻短襟,并跳到农田之中。

“他居然还会耕地?”

群臣闻言,脑海里冒出一个大大的问号。

一行人出了丞相府,出了许都城,来到城外的农田之中。

他到底是如何长大的?

除了钻营奇技淫巧,居然连耕地也会?

难道就没读过哪怕一天的圣贤书么?

带着众臣来到农田前,曹操指着面前的两块荒田,对众人说道。

虽然早就从模拟曹斌的‘公子’未来人生之中看到过这一幕,但群臣没有见过啊。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