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历史 >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第97章 收猛人(求首订)

  • 作者:物语000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4-06-14 09:54:43
  • 字数:5484字

阎应元被朱慈烺问糊涂了,他不知道小将军为何有此一问,急忙躬手道

“将军,草民自幼生长在通州,不曾到过江阴。”

朱慈烺微微一笑问道

“你叫什么,家居何地”

李芳武功不弱枪法高超,他既然说眼前之人很猛,此人身手应该不弱。

“阎应元,你不是住在江阴为何在通州”

朱慈烺微笑点点头

“阎应元,好名字,和历史上”

朱慈烺点点头,仔细回忆一下有关阎应元的资料。

“阎应元,字皕亨卧槽,江阴八十一日,大名鼎鼎的民族英雄,抗清三公之首”

想到此处,朱慈烺立即跳下战马走到阎应元面前,上上下下仔细打量一番,只看的阎应元汗毛都竖起来。

江阴八十一日发生在南明,阎应元好像是崇祯十一年才上任江阴典吏。

后来调任广东,因为母亲病重加上路塞未能成行,才成就抗清三公。

明弘光元年,阎应元任江阴典史期间,率十万义民,面对二十四万清军铁骑,两百余门重炮,困守孤城八十一天。

朱慈烺说着,就把目光看向绑在战马上的那个建奴,刚想开口询问,突然他眼前一亮。

典吏陈明遇自己持刀与清兵血战,身负重创,握刀僵立,死时,身子倚在墙边,屹立不倒。

训导冯厚敦自缢于明伦堂,妻与姊投井死。

八月二十二日,清兵开始屠城,百姓力战到底或自杀。

全城百姓都以先死为幸,妇女多贞烈,投河而死。七岁孩童毅然就义,无一人顺从。

清军屠城两日后“出榜安民“,此时城内百姓仅剩五十三人而已。

一场本来是一边倒的战争,却悲壮惨烈地进行了81日,孤城困守,10万普通农民百姓面对24万精兵良将。

历经日以继夜的围攻、炮轰和强弩,连折对方三王十八将。

让建奴付出了75000余人的代价,这在中外战争史上可以算得上一个奇迹。

三十六计中能用上的计谋,差不多都用上了。

诈降、偷营、火攻、钉炮眼、草人借箭、装神弄鬼、小股出击、登陴楚歌

几乎无所不用其极,无不闪烁着创造性的光芒。

最壮烈的莫过于派白发老人出城假投降,把火药暗藏在放银子的木桶底层。

等建奴升帐纳降时,火发炮裂,当场炸死清军3000余人,其中有亲王一人、大将二人,清军为之三军挂孝。

与此同时,江阴城头也响起了悲怆的炮声,那是在为慷慨赴死的父老乡亲们致哀

后世将其与陈明遇、冯厚敦合称为抗清三公。

朱慈烺当然知道阎应元有多牛逼,没有想到在他最缺人手之时,李芳竟然把阎应元带到他面前。

朱慈烺有意将阎应元收至麾下,于是问道

“明军大营在通州,建奴并未占据那里,你们为何被建奴追杀”

阎应元如实相告

“将军,草民哪里知道建奴突然入关,前几日去昌平会友,不料昌平失守,草民急忙返回通州,结果在路上遇到建奴,幸亏李芳大人出手相救。”

朱慈烺微微一笑

“实不相瞒,本宫当朝皇太子,你眼前军队乃是本宫东宫卫队,不知你是否愿意加入本宫卫队为国效力”

“什么皇太子”

阎应元顿时蒙圈了,他怎么能想到救自己的是皇太子东宫卫队,做梦也不会想到这辈子能见到大明皇太子。

反应过来后,阎应元急忙跪倒磕头

“草民拜见皇太子殿下,能为皇太子殿下效力乃是阎应元之幸”

要知道阎应元最巅峰时不过江阴典吏,相当于一個县城警局局长而已,跟着皇太子混以后就是从龙之功。

东宫卫队有多么牛逼,阎应元都亲眼目睹,放眼天下绝对是无敌的存在,能有机会加入如此强大的军队,他岂能拒绝。

见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猛人愿意加入东宫卫队,朱慈烺也非常激动,急忙上前扶起阎应元。

“免礼平身,欢迎加入东宫卫队,从今天起你就是东宫卫队把总,希望你尽心尽力为大明效力”

朱慈烺一句话,阎应元立即成为大明正七品武官,要知道他在江阴做典吏时还没有品级,是最低级官员,连从九品都不到。

升官如此之快,让阎应元一时手足无措,急忙跪倒谢恩

“谢殿下,阎应元誓死效忠皇太子”

朱慈烺含笑扶起阎应元

“快平身,既然你已经是东宫卫队一员,以后军中不跪拜任何人,敬军礼即可”

“遵命”

阎应元立即给朱慈烺敬一个标准大明军礼,朱慈烺对此还有些意外,文武双全就是不一样,敬军礼都无师自通。

收下一个猛人,朱慈烺再次把目光看向战马上五花大绑的那个建奴问道

“李芳,为何带个俘虏回来,难道你不知道本宫只要建奴脑袋吗”

见皇太子面色不悦,李芳急忙给朱慈烺敬礼

“殿下,属下在路上遇到三个逃逸建奴,阎兄弟认为此人可能是建奴大官,所以我们才将他俘虏,想让殿下找人辨认”

朱慈烺一听自己误会了李芳,他淡淡一笑道

“哦,原来如此,放下来让本宫看看”

“遵命”

李芳领命,立即上前解开战马上那个建奴的绑绳,顺势将此人拉下战马。

建奴本是脸朝下绑在马背上,摔下战马时四脚朝天露出真实面目,朱慈烺只看一眼就哈哈大笑。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后被建奴捞出俘虏,阎应元被俘后坚决不向清廷贝勒下跪,被刺穿胫骨,“血涌沸而仆“,终英勇就义

阎应元死后,家丁犹存十余人,皆因不降而被杀,陆正先也一同殉难。江阴县衙,男女大小共四十三人举火自焚。

使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死七万五千人,史称江阴八十一日。

城破之时,阎应元端坐于东城敌楼之上,要了一支笔,在城门上提到:

一秒记住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题讫,带着千人上马格斗,杀死清兵无数,欲从西门突围而不得。他环顾从者道:

“为我谢百姓,吾报国事毕矣“自拔短刀,刺胸血出,投在前湖中。

阎应元没有听清楚李芳如何称呼朱慈烺,见小将军问话,他急忙上前再次躬身施礼

“将军,草民阎应元,字皕亨,乃通州人氏”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