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情感 > 六零空间:嫁科研大佬后我被娇养了

第249章 爸!妈!我了看你们了

  • 作者:风四公子
  • 类型:情感
  • 更新:2023-01-09 10:55:02
  • 字数:4562字

到了农场,袁达伟在那边等着,见到他们很是热情,客套了几句,就问杨三江:“酒呢?你说要带来跟我分享的好酒呢?”

瞟了他一眼,杨三江从车里拿出上次顾一鸣小朋友周岁时,苏如送给他的“二锅头”,塞进他手里。

大夏天的,怕孩子被晒坏,不敢背出去,反正她没事,看个奶娃娃还是可以的。上次苏为民给的田七粉,白糖,鸡蛋和鸡,老太太原不想收,谁知苏为民扔下就跑了。

后来她把鸡送还给了苏家,留下了其他三样。那田七粉果真是个好东西,跟白糖调了喝,几次下去,她的脚就好了很多。

女人要没空,家里的男人们也会伸手抱着,就这么一个孩子在身边,哪里舍得让她哭?刘春香出工的时候就交给刘老太太看,她本来想背着出门,老太太不让。

这次颠簸是颠簸,但在能接受的范围,可见这人的车技不会差。路还是这条路,换一个人开,感觉就是不一样。

跟卫生所报备了一下,秦杨和苏如坐车去了县里找杨三江。苏如已经打电话跟他约好了,那地方实在是偏僻,她们两个女的也不敢擅自走路进去。

听说他们要去农场,杨三江二话没有就答应了,正好他也很久没去了,去看看袁达伟把农场里的那些人都给“照顾”的啥样了。

“喏!给你!中午弄两下酒菜,我陪你喝一杯。”

杨三江的车就在苏如和秦杨下车的地方等着,这次他没带司机,自己开车去。他开车已经很熟练了,就喜欢自己开,那风驰电掣的速度,实在刺激。

不得不说,杨三江的开车技术还不错,比他那个司机要好多了,上次来,秦杨和苏如被颠的差点五脏六腑都离了位置。

“好咧!”袁达伟闻了闻酒瓶盖子,一股浓郁的香味钻进了他的鼻子,他眯起眼享受,不停地夸赞,“好酒!好酒!不愧是京都来的,香的能把人肚子里的馋虫都勾出来。”

苏如和秦杨对视,随即微笑着跟杨三江告别,她们要去看秦杨的父母。

农场的改革很成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试验菜地,爱种什么种什么,没人管。一开始这些人还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错了,后来菜地划分到了每家每户,大家才开始兴致勃勃地研究起来。

上个月京都那边还送了一批人过来,也不知道都是干啥的,他得过去瞧瞧。

去父母家,秦杨和苏如虽然只来了一次,已经算是熟门熟路了。这次苏如没有准备东西,都是秦杨自己买的。

第一次来她准备了一大堆,实在是秦杨那会儿心慌意乱,情绪崩溃,也不懂得要给父母带些什么。

过了这么久,她的情绪已经稳定下来了,自己有工作有粮票布票油票啥的,想买什么去供销社就能买到,哪里还用得着她费神?

不过她也没空着手来,拿了二十多个鸡蛋,都是空间里的,也没花钱。别的什么都没拿,怕叔叔阿姨跟她客气。

远远地就看见秦北淮和姜丽在菜地里干活,秦杨很是兴奋地招手喊他们:“爸!妈!我来看你们了。”

边上菜地里的苏爷爷和苏奶奶抬头望了过去,苏奶奶明显有点激动,对苏爷爷说道:“那个长的很像静茹的女孩子又来了,我要去跟她聊一聊,万一她就是咱们家的孩子呢?”

苏爷爷低着头继续弄菜地,没理老婆子,没说同意她去,也没说不同意她去。其实他也很想看看那孩子到底长的有多像弟媳妇,只是不知道怎么接近人家。

秦北淮和姜丽听见女儿的喊声,赶紧丢下手里的活,夫妻俩快步往家里走。

上次寄出去的信一直没等到女儿回信,他们都愁死了,不知道女儿怎么了,为什么不给他们回信。

过后一想,女儿跟苏如在一起呢,应该没啥事的,苏如那孩子一看就是个聪明能干的,就算女儿有点啥过不去的,她肯定不会袖手旁观。

不回信的原因就一个,那就是工作太忙了,没时间给他们写信。就这么胡思乱想着过了好些日子,没想到女儿竟然来看他们了。

难怪不回信,原来是人要回来。

见孩子好好的,他们都放心了。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无尽的昏迷过后,时宇猛地从床上起身。想要看最新章节内容,请最新章节内容。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已经

农场食堂的用量很少,实在是没什么人会在食堂吃饭,都喜欢自己做饭吃。只有像今天这样来了杨三江这个领导,才会要求食堂开火炒两个菜送来。

其他时候基本上不怎么开火,只有在夏收夏种,双枪的季节,食堂才会忙起来。整个农场的人都必须去食堂打饭吃,时间紧迫,不容瞎耽误功夫。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每家每户的菜地都种的很不错,辣椒,茄子,黄瓜,冬瓜,丝瓜,韭菜,香葱,洋葱,土豆,毛豆,西红柿,反正种什么的都有。

大家比拼着来,有农科院下来的夫妻,特意要了山边的沙地,种了一大片的西瓜。也不知道他们夫妻俩是怎么捣鼓的,那西瓜种出来郁郁葱葱的一片,开了不少的花,也结了不少的果。

村里就刘春香生的明兰在家,马小兰和严丽红,李小春有空了就轮流抱着,哄着,小娃娃很少会跟人家的娃娃一般哭的撕心裂肺,上气不接下气。

袁达伟做主摘了几个切开给大家尝鲜,沙瓤的,特别甜,大家感动的不得了。都说来了这里是最正确的选择,做梦都没想到还能有吃上西瓜的日子。

其实农场地处偏僻,基本上没什么外人会来,地里种的菜都是一天一天的摘了分给大家自己吃。

食堂里要也会去摘一些,剩下的就分给每家每户,也不拘着是你种的还是我种的,今天农场说要摘什么菜,就会安排人去摘,完了按人头分。

得了人家的好东西,帮着干点力所能及的事也应该,何况这还是自己的曾外孙女呢。什么都不用说,带着就完了。

这次去看父母,秦杨的脸上多了些笑容,去供销社买了不少东西。父母给她来信了,虽然这么久只写了一封,她也很开心,每天晚上都要抱着信看好几遍。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