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情感 > 日常种田

第162章 于

  • 作者:墨摘星
  • 类型:情感
  • 更新:2021-07-01 19:28:13
  • 字数:9294字

“浑邪王和休屠王知道后,想投降朝廷,就先派人到边关找朝廷的人,这时,大行李息率兵在河边筑城,见到浑邪王的使者,立即就命令传车急驰而归,向皇帝报告。”

“皇帝没有答应他们?”易筐道。

易筐道:“门客真的很重要吗?”

谢慈道:“你足够聪明,就不重要。”

听了谢慈的话,慕容楮点头,道:“有道理。”

易筐和慕容楮半信半疑的应声,谢慈接着道:“这年秋时,匈奴单于因为西方的浑邪王屡次被骠骑将军率领的兵马打败,损失几万人而大怒,想召来浑邪王,把他杀死。”

易筐道:“那是什么意思?”

谢慈问道:“你长大了想成为什么人?”

慕容楮道:“我觉得应该会答应。”

谢慈又看向慕容楮,慕容楮道:“我也是。”

“那就等那时候再说,那时候,你们肯定就知道了。”谢慈说。

易筐道:“为什么?”

慕容楮道:“不知道。”

“······”

听到谢慈的话,易筐一愣,道:“成为大将军。”

“这是在拉拢他们吗?”慕容楮问。

谢慈道:“对。”

易筐道:“为何不杀他们?拉拢他们有什么用?”

慕容楮道:“他们将来肯定会成为朝廷的兵马,成为朝廷的百姓,拉拢他们当然有用。”

谢慈道:“总之也有这些原因,霍去病有功,皇帝称赞骠骑候的功劳,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兵马打匈奴西域浑邪王,浑邪王及其兵马与百姓都投奔朝廷,用军粮接济朝廷兵马,骠骑将军一并率领他们的兵卒一万余人,诛杀了妄图逃亡的凶悍之人八千多,使敌国之王三十二人投降朝廷,汉军士卒没有伤亡,十万大军全部归来,由于他们劳苦,因而使河塞地区几乎消除了边患,有幸将永保安宁,划定一千七百增封骠骑将军。”

慕容楮道:“这骠骑将军越来越受重用了。”

谢慈没说什么道:“因为骠骑将军消除了边患,而减少了陇西和北地还有上郡戍守之兵的一半,以此使天下百姓的徭役得到宽缓。”

“过了不久,朝廷就把归降的匈奴百姓分别迁徙到边关五郡原先的边塞以外,但都在河南地区,并按照他们原有的习俗,作为朝廷的属国,又一年,匈奴进右北平和定襄,杀掠朝廷一千多人,皇帝同诸位将军们商议,说翕侯赵信替匈奴单于出谋划策,常常认为朝廷兵马不能越过沙漠轻易留于那,现在派兵马出击,势必能实现我们的愿望。”

“春时,武帝命令大将军卫仲卿和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五万骑兵,几十万步兵和转运粮草的人跟随其后,而那些敢于奋战和忠勇的士兵都隶属于骠骑将军。”

“大将军和骠骑将军都率兵五万?”易筐问。

谢慈点头道:“对,骠骑将军从定襄出兵,迎击单于,后来捕到的匈奴斥候说单于向东而去,于是就改令骠骑将军从代郡出兵,命令大将军卫仲卿从定襄出兵。”

“郎中令李广为前将军,太仆公孙贺任左将军,主爵都尉赵食其任右将军,平阳侯曹襄任后将军,他们都隶属大将军。”

慕容楮道:“等一下。”

易筐也说:“不对啊。”

谢慈道:“怎么了?”

“李广不是庶民吗?”慕容楮说。

易筐:“是啊,之前成为庶民,又成为将领,又成为庶民,这怎么又成为将领了?”

闻言,谢慈道:“因为他又成为将领了啊。”

慕容楮和易筐看起来十分无语。

谢慈笑了笑,没有说什么的继续道:“大军过了沙漠,连人带马共五万骑兵,同骠骑将军等都去打单于,赵信替单于出谋划策,说朝廷兵马已过沙漠,人困马疲,匈奴可以轻易收朝廷兵马了。”

“这赵信还没死啊?”慕容楮说。

易筐道:“是啊,这叛徒。”

谢慈道:“没死,单于信任赵信,下令把他们的辎重全部运到遥远的北方,全把勇将安排在大漠以北等待朝廷兵马,正碰到大将军卫仲卿的兵马出塞外一千多里,看见单于的兵马排成阵等在那里,大将军卫仲卿下令让武刚车排成环形营垒,又命五千骑兵纵马,去阻匈奴。”

“匈奴也有大约一万骑兵,恰巧太阳将落,刮起大风,沙石打在兵马的脸上,两军都无法看见对方,朝廷兵马又命左右两翼向前,单于看到朝廷兵马很多,而且战士和战马还很强大,若是打起来,对匈奴不利。”

慕容楮道:“那这是赵信判断失误了?”

谢慈道:“也不能全怪赵信,赵信也没有那么聪明,单于的军师不止赵信,赵信也不一定是军师,恐怕只是一个将领罢了,因为赵信曾在朝廷为将,所以单于才问赵信,而赵信以为自己了解朝廷,其实不然罢了。”

两人听了谢慈的话,觉得很有道理,易筐道:“赵信应该从未忠心朝廷吧。”

谢慈道:“赵信这样人人,不能说忠心,若是这时单于倒下了,赵信肯定会毫不犹豫的投降朝廷。”

“对啊。”易筐说:“不过赵信不是匈奴人吗?”

谢慈道:“不关这些,赵信只想活着罢了。”

慕容楮道:“可是,若是单于倒下了,他投降朝廷,他背叛过朝廷,朝廷肯定会杀了他,他肯定知道这些,还会投降朝廷吗?”

谢慈道:“他若是知道,那肯定不会投降朝廷,而是直接跑了。”

这么一说,确实,易筐和慕容楮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谢慈道:“单于察觉到后,就在傍晚时乘着六头骡子拉的车子,同大约几百名骑兵,向西北而去,这时,天已黄昏,朝廷兵马和匈奴兵马打了起来,杀伤人数大致相同,朝廷左校尉抓到匈奴士卒,说单于在天未黑时就已离去,于是朝廷就派出轻骑兵连夜追击,大将军的兵马也跟随其后。”

“骡子?”慕容楮道:“没有马匹?骡子比马跑的快?”

谢慈道:“那倒没有,单于这样,肯定是有什么原因。”

易筐道:“会不会是因为骡子不容易被发现?”

“也不是不可能。”谢慈说:“但是说起来,又觉得不可能,毕竟不止几头骡子和一个单于,还有几百名骑兵,骑兵自然会有马匹,那为何单于乘骡车?”

慕容楮摇头道:“不明白。”

易筐听了,道:“是啊。”

谢慈道:“难道是单于受了伤?”

“可是为何不用马车?”慕容楮道。

易筐道:“那若是没有马车呢?”

“你是想说只有骡车?”慕容楮说。

“嗯。”易筐应声。

谢慈道:“若真是这样,似乎也说得过去,但是,单于受了伤,应该不会率兵。”

“万一单于受了伤还率兵呢?”慕容楮道。

谢慈笑道:“可能,但我不知道了。”

说完,谢慈接着道:“单于率几百名骑兵离开后不久,匈奴的兵马四散奔逃,直到天快亮时,朝廷的兵马已行走二百余里,但是没有找到单于,却抓和斩杀敌兵一万多人,于是到达了窴颜山赵信城,找到了匈奴积存的粮食以供兵马食用,朝廷兵马留住一天而回,把城中剩余的粮食全部烧掉才归来。”

“把粮草烧了?为何不带走?”易筐问。

谢慈道:“能带走的带走了,带不走的就烧了。”

慕容楮道:“烧了也不能留给敌军。”

“对。”谢慈说:“在大将军卫仲卿同单于会战时,前将军李广和右将军赵食其的兵马从东方的道路进军,因为迷了路,没能如期同卫仲卿打单于,直到大将军卫仲卿领兵回到大漠以南时,才遇到前将军和右将军。”

“大将军想派使臣回京报告皇帝,就命长史去按文书所列罪状审问前将军李广,李广最后自戕,右将军回到京城,交给朝廷,赵食其交了赎金,成为了平民百姓,大将军卫仲卿进边塞,此次总共斩获敌兵一万九千人。”

慕容楮道:“李广他们没有舆图吗?”

易筐道:“什么是舆图?”

慕容楮道:“你不知道?”

易筐摇头道:“不知道。”

慕容楮就给易筐说明了一下,易筐明白了,两人就看向谢慈,谢慈道:“应该有。”

“所以他们是看错了?还是没看?还是舆图不见了?”慕容楮说。

“不知道。”谢慈摇头道:“你说的都有可能,舆图可能看错了,或者不见了。”

易筐道:“那李广只是因为这些死的?”

谢慈摇头道:“不是,不止这些。”

慕容楮问道:“那还有什么?”

谢慈道:“我也不清楚。”

言罢,继续道:“朝廷论功行赏,彼时,匈奴的部众失去单于十多天,右谷蠡王听到这消息后,就自己当了单于,单于后来又与他的部众会合,右谷蠡王就去掉了自立的单于之名。”

“单于没有杀右谷蠡王?”易筐道。

谢慈道:“没有,骠骑将军也率领五万骑兵,所带军需粮草也与大将军卫仲卿相同,但却没有副将,他就任用李敢等人做大校,充当副将,从代郡和右北平出兵一千余里,遇上左贤王的兵马,他们斩敌兵的功劳已经远远超过了大将军卫仲卿。”

易筐道:“大将军卫仲卿没有抓到单于,若是抓到单于了,那功劳肯定比骠骑将军的功劳大了。”

谢慈道:“那是自然,出征的兵马全部归来时,皇帝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兵马出征,又亲自带回所虏的匈奴兵马,携带少量粮草,越过沙漠,渡河抓单于近臣章渠,诛杀匈奴小王比车耆转而打匈奴左大将,斩杀敌将,夺其军旗和战鼓,翻越离侯山,渡过弓闾河,抓匈奴屯头王和韩王等三人,以及将军和相国还有都尉等八十三人,然后在狼居胥山祭天,在姑衍山祭地,并且登高山以望沙漠,共抓匈奴和杀敌七万零四百四十三人,朝廷兵马大概减损十分之三,他们从敌人那里找到粮食,所以能够远行到极远的地方而没有失去军粮,划定五千八百增封骠骑将军。”

慕容楮道:“骠骑将军也找到了匈奴的粮草,大将军卫仲卿也找到了匈奴的粮草,那骠骑将军把敌军粮草带回了朝廷?”

谢慈道:“应该没有。”

慕容楮点头。

易筐道:“骠骑将军为何在在狼居胥山祭天?又在姑衍山祭地?还登高山以望沙漠?是皇帝的命令吗?大将军卫仲卿也祭天了吗?”

闻言,谢慈摇头道:“不知道,不过大将军卫仲卿没有,只有骠骑将军。”

慕容楮道:“我觉得不管如何,应该是好事,所以皇帝才赞赏骠骑将军,至于狼居胥山,姑衍山对朝廷来说,应该是有利的地方。”

听此,易筐点头道:“对,你说的不错,谢慈,你觉得呢?”

谢慈道:“我觉得有道理。”

慕容楮又道:“不过,单于的近臣没有跟着单于吗?单于在匈奴都城?还有将军和相国,都尉还有小王,朝廷兵马出征,丞相也会跟着吗?相国应该就是丞相吧?朝廷兵马出征,郡王也会领兵吗?”

两人道:“是浑邪王的兵马没有朝廷的兵马强大。”

“可以这么说。”谢慈道:“骠骑将军霍去病就打马跑到敌营,见了浑邪王,杀了想逃走的八千人,于是命浑邪王一个人乘着传车,然后由他带着浑邪王的全部兵马渡过河水,投降者有几万人,号称十万,他们到达长安后,天子用来赏赐的银钱就有几十万,划定一万封浑邪王为漯阴侯,封他的小王呼毒尼为下摩侯,鹰庇为煇渠侯,琴梨为河綦侯,大当铜离为常乐侯。”

两人看向谢慈,谢慈道:“皇帝听了汇报后,怕浑邪王用诈降的办法打边关,就命令骠骑将军领兵前去接浑邪王和休屠王,骠骑将军已经渡过黄河,与浑邪王的兵马相互远望着,浑邪王的副将们看到朝廷的兵马,多数不想投降,有许多人逃遁而去。”

慕容楮道:“单于认为错在浑邪王?”

谢慈道:“卫仲卿在朝廷确实没有派别,府里也没有门客,他这样确实是聪明的,因为一旦在朝中有了派别,以及门客,皇帝就会猜忌臣子,特别是位高权重的臣子。”

谢慈道:“对。”

易筐:“那真的错在浑邪王吗?”

谢慈道:“怎么说呢,算是浑邪王不够聪明?”

慕容楮道:“那就是说,有门客的大臣都是不太聪明的?”

闻言,谢慈皱了皱眉道:“倒也不能那么说,有的大臣聪明,也会有,有的不聪明也没有。”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