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情感 > 日常种田

第149章 御史

  • 作者:墨摘星
  • 类型:情感
  • 更新:2021-07-01 19:28:07
  • 字数:9724字

“我也觉得,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江爷爷说过,魏无忌这算是雪中送炭了,魏王肯定不会再怪罪他,再加上毕竟是自己的兄弟。”慕容楮说。

阿宁这时道:“魏王失了晋鄙,他失了候赢。”

谢慈点头道:“不错。”

阿宁道:“魏国救了赵国,这回又是赵国救了魏国吗?”

慕容楮道:“是魏国公子无忌的功劳?”

易筐道:“那这下魏王肯定不会再怪罪他了,秦国败了,这可是大功劳,对不对?”

谢慈道:“你猜。”

慕容楮道:“我猜是因为无忌。”

谢慈听着,笑道:“不管怎么说,你们说对了一件事,魏王确实没有再恼自己的兄弟。”

易筐道:“真的?”

谢慈道:“嗯。”

易筐问道:“那最后是谁害了他?”

谢慈道:“是秦国。”

慕容楮皱眉道:“秦国?”

谢慈笑道:“对。”

慕容楮道:“是啊,晋鄙又没有罪,他的门客也不会有什么事。”

易筐道:“晋鄙的门客肯定恼魏无忌。”

阿宁没说什么。

易筐道:“信任何其难也。”

慕容楮道:“难吗?”

谢慈道:“难。”

阿宁问:“为何难?”

谢慈道:“这就小儿没娘说来话长了。”

慕容楮和阿宁道:“相信一个人很难吗?”

谢慈道:“难。”

“我相信我爹和我娘,还有我爷爷。”易筐说。

“那我也相信我爹和我娘,还有我祖父,外祖父和外祖母,还有江爷爷,还有江叔。”慕容楮道:“还有慕容家的人。”

听了两人的话,阿宁也道:“我也相信我哥哥,还有我爹和我娘。”

谢慈笑着没有说什么。

说完了,易筐又道:“但是我不相信别人。”

慕容楮道:“我也是。”

阿宁道:“不能相信别人吗?”

慕容楮和易筐道:“当然不能相信了。”

谢慈道:“嗯嗯。”

阿宁见谢慈应声,就觉得有道理的听话了。

易筐这时道:“但是对于家人不相信的我不是很明白,谢慈,你知道吗?”

慕容楮道:“对,明明是一家人,为何不相信?”

谢慈道:“这就得说亲疏了,不过我也不明白,所以也不知道说什么。”

听了谢慈的话,易筐和慕容楮应了声,片刻,易筐忽然问道:“对了,游侠就是游历天下的人吗?”

不等谢慈说话,慕容楮就道:“非也,游历天下的不一定就是游侠,游侠也不一定是为了游历天下。”

阿宁道:“什么意思?”

易筐道:“是啊。”

谢慈看着三人不语。

慕容楮道:“这还不简单,游侠是游侠,游历天下的人是游历天下的人,是吧,谢慈。”

谢慈道:“不错。”

见谢慈说了,易筐和阿宁才相信慕容楮。

慕容楮又道:“哎,你们知道游侠郭解吗?”

阿宁摇头道:“不知道。”

易筐道:“我知道!”

谢慈道:“哦,我也知道。”

慕容楮就道:“那你们知道他的故事吗?”

谢慈点头道:“知道。”

易筐皱了皱眉道:“略知。”

慕容楮道:“那我和谢慈给你们讲郭解的故事吧。”

谢慈挑了挑眉,然后应了一声。

见谢慈应声,慕容楮就准备讲故事了,易筐这时道:“等等。”

慕容楮看他:“怎么?”

易筐道:“说不定我也知道。”

慕容楮笑道:“那你听着看看。”

易筐点头道:“嗯。”

慕容楮就道:“郭解,字翁伯,轵zhi县人也,他是善于给人相面的许负的外孙,郭解的阿爹是因为行侠被杀。”

“郭解少时残忍狠毒,心中愤慨不快时,杀的人很多,他不惜牺牲生命去替朋友报仇,藏匿亡命徒去做盗贼,闲下来就私铸钱币,盗挖坟墓,这样的事情数也数不清,但因为运气好,所以在危急时常常无碍,或者遇到大赦。”

阿宁问道:“郭解是侠吗?”

慕容楮道:“是啊。”

易筐道:“但是我觉得他不是。”

慕容楮看他道:“怎么说?”

易筐道:“郭解少时如是,怎么能算是侠?我认为你说的游侠和他没有关系,他不算是侠。”

阿宁听了也在旁点头道:“对啊。”

慕容楮道:“不算吗?”

谢慈道:“善良的侠不这样。”

慕容楮道:“那他是什么侠?”

谢慈道:“我觉得他若是一直这样的话,就不算是侠。”

易筐和阿宁点头道:“对。”

慕容楮应了声,道:“那你们再听。”

阿宁和易筐道:“好。”

慕容楮就接着道:“等到郭解年龄大了,人就变了,他改变行为,检点自己,用恩惠报答怨恨自己的人,多多地施舍别人,而且对别人怨恨很少。”

“但他自己喜欢行侠仗义的思想越来越强,他救了别人的生命,却不自夸功劳,但其内心仍然残忍狠毒,为小事突然怨怒行凶的事依然如故。”

“当时的有人仰慕他的行为,也常常为他报仇,却不让他知道,有一回,郭解的姐姐的儿子依仗郭解威胁人,那人发怒,不小心杀了郭解姐姐的儿子,然后逃跑了。”

“郭解姐姐发怒说以弟弟翁伯的义气,人家杀了我的儿子,凶手却捉不到,于是她把儿子的尸体放在路上,不埋葬,想以此羞辱郭解。”

听到这里,阿宁和易筐惊呆了,竟然有这样的阿娘?

易筐问道:“那郭解呢?”

谢慈听着道:“郭解派人找到凶手,凶手回来把真实情况告诉了郭解,郭解说你杀了他本来应该,我的孩子无理。”

“郭解就放走了那个凶手,把罪责归于姐姐的儿子,并收尸埋葬了他,人们听到这消息,都称赞郭解的道义行为,更加依附于他。”

易筐愣住道:“那郭解的姐姐呢?”

谢慈摇头道:“不知道。”

慕容楮听着谢慈的话道:“就算再说什么,也没有用了。”

说的也是,易筐没有再说话。

慕容楮看着谢慈,见谢慈没有接着讲,就继续道:“郭解每次外出或归来,人们都躲着他,只有一个人傲慢地看着他,郭解派人去问他的姓名,门客中有人要杀那个人,郭解说居住在乡里之中,竟至于不被人尊敬,这是我自己道德修养还不够,他有什么罪过。”

“于是他就嘱托尉史说这个人是我最关心的人,到他服役时,请加以免除,以后每到服役时,有许多回,县中官吏都没找这位对郭解不礼貌的人。”

“他感到奇怪,问其中原因,原来是郭解使人免除了他的差役,于是,他就去找郭解谢罪,少年们听到这消息,越发仰慕郭解。”

阿宁道:“郭解变成好人了吗?”

易筐道:“听着似乎是这样。”

慕容楮道:“是也不是。”

易筐和阿宁道:“什么意思?”

慕容楮道:“你们再听就知道了。”

阿宁和易筐便不说话了。

慕容楮道:“雒阳人有相互结仇的,城中有数以十计的贤人豪杰从中调解,两方面始终不听劝解,门客们就来拜见郭解,说明情况。”

“郭解得知那些门客的来意后,就去见结仇的人家,仇家出于对郭解的尊重,委屈心意地听从了郭解的劝告,准备和好。”

谢慈听着慕容楮说到这里,接着道:“郭解就对仇家说我听说雒阳诸公为你们调解,你们多半不接受,如今你们听了我的劝告,郭解怎能从别的县跑来夺城中贤豪大夫们的调解权。”

“于是郭解离去不让人知道,说暂时不要听我的调解,待我离开后,让雒阳豪杰从中调解,你们就听他们的。”

听了谢慈的话,慕容楮道:“谢慈,这故事你都知道吧?”

谢慈道:“嗯。”

易筐道:“我似乎也听过,不过都忘了。”

慕容楮应了声,继续道:“郭解保持着恭敬待人的态度,不敢乘车走进县衙门,他到旁的郡国去替人办事,事能办成的,一定把它办成,办不成的,也要使有关方面都满意,然后才敢去吃人家酒饭。”

“因此很多人都特别尊重他,争着为他效力,城中少年及附近城池的贤人豪杰,总是拜访郭解,请郭解家的门客去府上。”

“有一年,朝廷要将各郡国的豪富人家迁往茂陵居住,郭解家贫,不符资财三百万的迁转标准,但迁移名单中有郭解的名字,因而官吏害怕,不敢不让郭解迁移。”

“当时仲卿将军替郭解向皇上说郭解家贫,不符合迁移的标准,皇上听了说一个平常百姓的权势竟能使将军替他说话,这就可见他家不穷。”

易筐听到这里,问道:“为何这么说?”

谢慈道:“郭解富不在银两,而是在人。”

慕容楮听明白了谢慈的话,在旁应声,易筐想了想,似乎也明白了,于是没有再说话。

只听慕容楮接着道:“郭解于是迁徙到茂陵,人们为郭解送行共出钱一千余万,轵人杨季主的儿子当县椽,是他提名迁徙郭解的,郭解哥哥的儿子杀了杨县椽,从此杨家与郭家就结了仇。”

“郭解迁移到关中,关中的贤人豪杰无论从前是否知道郭解,如今听到他的名声,都争着与郭解结为朋友。”

“郭解出门不乘马,后来又杀死杨季主,杨季主的家人上书告状,有人又把告状的在宫门前给杀了,皇上听到这消息,就向官吏下令抓郭解。”

“郭解逃跑了,把他母亲安置在夏阳,自己逃到临晋,临晋籍少公平素不认识郭解,郭解冒昧会见他,顺便请他帮助出关。”

“籍少公把郭解送出关后,郭解转移到晋阳,他到了一个地方,常常把自己的情况告诉留他食宿的人家,官吏追捕郭解,追踪到籍少公家里。”

“籍少公无奈自戕,口供就这样断了,过了很久,官府才抓到郭解,并深究他的罪行,发现一些人被郭解所杀的事,都发生在赦令公布之前。”

易筐和阿宁听到这里,呆呆的看着慕容楮。

慕容楮道:“有一回,轵县有个儒生同前来查办郭解案的使者闲坐,听见郭解门客称赞郭解,他说郭解不是贤人,郭解门客听到这话,就杀了这个儒生。”

“官吏以此责问郭解,令他交出凶手,而郭解确实不知道杀人的是谁,杀人的人始终没查出来,不知道是谁,于是官吏向皇上呈报,说郭解无罪。”

易筐不敢置信道:“郭解被放了?”

慕容楮摇头道:“没有。”

阿宁道:“郭解真的不知道杀人的是谁吗?”

慕容楮道:“嗯。”

易筐道:“郭解哥哥的儿子为何杀杨县椽?”

慕容楮道:“我也不明白。”

于是三人看向谢慈。

谢慈道:“哦,我也不明白。”

慕容楮道:“你真的不明白?”

谢慈道:“我又不是杨县椽我怎么明白?”

易筐和阿宁觉得有道理就不说话了,慕容楮便也继续道:“御史大夫公孙弘说郭解以平民身份侠,玩弄权诈之术,常因为小事而杀人,郭解自己虽然不知道,这个罪过比他自己杀人还严重,郭解这是大逆不道的罪,皇帝听了,便下令诛杀了郭解翁伯的家族。”

易筐道:“然后呢?郭解没有逃走?”

慕容楮道:“没有。”

谢慈这时道:“从此以后,行侠的人特别多,但都傲慢无礼没有值得称道的,但是关中长安的樊仲子,槐里的赵王孙,长陵的高公子,西河的郭公仲,太原的卤公孺,临淮的儿长卿,东阳的田君孺,虽然行侠却能有谦虚退让的君子风度,至于像北道的姚氏,西道的杜氏,南道的仇景,东道的赵他和羽公子,南阳赵调之流,这些都是在民间的盗跖罢了,不值一提。”

阿宁道:“郭解不是好人。”

慕容楮道:“是也不是。”

易筐道:“长安的樊仲子,槐里的赵王孙,西河的郭公仲,临淮的儿长卿,这些人算是侠吗?”

谢慈点头道:“算吧。”

易筐道:“民间的盗跖不算是吗?”

谢慈道:“不算。”

慕容楮道:“行侠仗义的才算是侠,游侠也是侠,但只要摒弃了善和义,就都不算是侠了,对吧,谢慈。”

“晋鄙还有门客?”阿宁问。

谢慈道:“当然有。”

谢慈点头道:“对。”

易筐道:“秦国怎么?”

听完易筐的话,谢慈道:“是他们赶回魏国之后。”

谢慈道:“秦国人找到了晋鄙原来的门客,给魏王进言,魏王起先并未在意,但是时间长了,就不相信自己的兄弟了。”

听到这里,易筐和慕容楮叹了口气。

看他们认真的叹气,谢慈笑着摇了摇头,没有说什么。

谢慈道:“也不是只有赵国,还有其他诸侯国。”

易筐道:“其他诸侯国?为何帮魏国?”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