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历史 > 大明太孙朱雄英

第八十章 不可调和

  • 作者:陈叔挚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2-11-29 17:40:41
  • 字数:4596字

然后,沐影摆了摆手,打发了弟弟们,一边倒茶,一边说:「殿下,您现在该考虑的,不是该怎么跟陛下、太子解释么?」

老王妃一把年纪了,朱守谦也是个胡搅蛮缠的人,闹到御前,对刚刚晋位太孙的朱雄英名声可不太好。

瞧沐影一副御史的面孔,朱雄英摇了摇头,自从这丫头出现在他身边。就不停的告诉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比都察院的那些御史管的都宽。

可朱雄英就是不讨厌,你说奇怪不!难道就因为这丫头长的好看?颜值即正义?反正,朱雄英是不会承认自己是「颜狗」的。

朱守谦虽然混蛋,可也是近支宗室,堂堂的藩王,太孙这么做,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被圈的朱樉。朱雄英现在身份不一样了,不该像当亲王时那般,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沐昂、沐昕却盯着姐姐看,感受到异样目光的沐影,随口解释了一句:「沐婕病了,不能出来见客。」

就在朱雄英暗自感叹世间不公之际,门外出现了两个小脑袋,两个少年好奇宝宝般打量着他。

「沐昂、沐昕,太没有规矩了,还不赶快向殿下见礼!」

吹吹了茶水的热气,抿了一小口,满不在乎的回道:「怎么?还能因为他们就废了我?」

虚抚了一下两兄弟,朱雄英便问道了沐家大小姐-沐婕,前次大小姐在府门前施药,曾邀请他与常森到府喝茶。

现在朱雄英到府了,作为主人家,她的确应该出来拜茶。

朱雄英承认,沐影的心智绝对不让须眉男儿。可她还是不了解皇帝,更不了朱家的人。整个朱明皇室,主要分为两类,理想与现实主义者。

皇帝、太子、燕王,他们都是理想主义者,追求无非是斯民小康,与民同乐。他们这种人,总是克制己欲,想通过自己的干预,改变国家的现状。

另一种是现实主义者,例如朱樉、朱守谦这样的。只知享乐,醉生梦死,觉得自己比别人胎投的好,就可以肆意践踏他人的生命。

见沐影黑着脸,身着锦袍的两个小胖子,搓手搓脚的走了进来,躬着胖胖的身子行礼,滑稽的样子,成功把朱雄英逗乐了。

现在好了,急怒攻心的朱允炆,毫不掩饰的说出了心里话,将心中憋了好久的想法说了出来。就差说,要是让作主,就把那些藩王,像连连看一样,都消除了。

而见长沙郡王如此的激进,沐影也是大吃一惊,她很难想象,同宗同族之间,朱允炆与他们之间,会有如此鲜明的立场。

如果说过去的朱雄英面对贪官污吏是嫉恶如仇,那此刻的朱允炆,对他的叔父兄弟的不作为,就是恨之入骨。从前,她一直不明白殿下口中的「愤青」是什么,现在她明白了。

「你想做好事,就偏偏有人在嘲笑你,讥讽你,处处拖你的后腿,就像晋、燕两王,」

「允炆,你的想法不错,可时机不对。所以,今天的事,过去就过去了。」

「回王府好好读书,孤会与父王说,给你些差事做,历练一下的。」

打发走了朱允炆,又吩咐蒋瓛、宋忠回锦衣卫,继续跟进孩童案。此刻的沐府正堂,便只剩下朱雄英、沐影二人。

现在不用端架子了,换了个舒服的姿势,靠在椅子上,朱雄英懒洋洋的说:「家和万事兴,话没错,可在皇室根本就别想做到。」

拿老王妃-王氏来说,她也是吃过苦的人,不可能不知道朱守谦做的那些事,对于封地的百姓意味着什么。

可她为什么还如此的偏颇且固执的认为,孙儿做的没错的?那是由于她对大明王朝,也是有恨意的。在她内心,也与朱守谦一般认为,大明朝,朱家,欠他们的,他们得讨回来。

「别看他们叫的厉害,可却没什么实质性伤害,也翻不起什么浪花。」

「真正危险,有时恰恰是你最放心,看起来的最无害的。」

朱雄英这话一语双关,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可朱雄英要说,对江山动心的,可不止是英雄,也有可能是女干人。

俗话说,三人成虎,众口一词之下,天大的英雄也会变成祸国殃民之罪人,而他们却心安理得的披着伪善的外衣,以正义者的身份心安理得的享受着万民供奉。

「殿下,你说的,我没听懂!」

是的,沐影却是没搞懂,她也实在想不出,今儿的事与朱雄英说的,到底有什么关系。

不过,以她对太孙的了解。朱雄英绝对不是一个信口开河的人,他这么说,一定有自己的道理。

喝点盏内最后一口茶,朱雄英淡淡笑道:「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的。」......

「二弟,二弟,喝茶,喝茶,别激动,慢慢说。」

朱雄英当然知道,老二是个皇室清理大师,今儿与靖江王把扣系死,就是想知道,他在那个「时间线」的削藩,到底是黄子澄等人蛊惑的,还是他自己的想法。

当然,两者相比还是后者多了一些。朱雄英不敢自比屈原那样的先贤,真正做到「众人皆浊,我独清」。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两者之间,是绝对不可调和的。

而且朱守谦闹也白闹,就算闹得满城风雨,皇帝那也连个响动都不带有的。

打折朱守谦的腿,让朱雄英顿时举得神清气爽,一肚子火气都消了。可沐影很不应景的在后面提醒他:汉文帝当储君时,用棋盘砸死了吴王世子,为七国之乱埋下了诱因。

「你问问他,你看他得意这些于国无益的宗室吗?」

见太孙指向自己,朱允炆虽然与他关系不好,可却十分赞同太孙的观点。即便他自己也是个藩王,但对于这种敲骨吸髓,毫无建树的宗室子弟,还是深恶痛绝的。

只见朱允炆如此如同发了癔症一般,吐槽着诸王在封地的所作所为。......,总而言之,苦民久已。朱允炆毫不隐晦的表示,像这样的藩王,就该被砍掉,建一座大明十六王宅,圈在里面。

「好好好,孤以后尽量克制,好不好!」

说完这话,朱雄英便询问沐府的医者,得到命保住了的答案,长长地叹了口气。好好的一个孩子,就是因为二十两的差价,变成了太监。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