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历史 > 三国:我,曹植,大魏文帝!

第【37】章 :司马反骨仔(求花求收藏)

  • 作者:老骥卧槽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2-07-01 18:55:21
  • 字数:4866字

与卢植、管宁、郑玄等人,都是华歆的同门师兄弟。

刘备公孙瓒都师从卢植,按照辈分二人都得管华歆喊师叔。

“哈哈哈,有这位大儒在,我看曹植一会儿怎么应付。”曹丕面露兴奋之色。

人群中,许多学子认出这位的身份,纷纷上前行礼。

“不错。”陈群面带笑容点头,“正好这位长辈从南方回来,我便将其请来。”

虽然没有官身,但华歆也是名动天下的大儒。

“华师若要出仕,何须来参加这月旦评?”

“要我看着招贤台,根本都容不下华师这尊大佛。”

而华歆的老师则是前太尉陈球,乃是陈群家中的长辈,这也是陈群能够请到华歆的原因。

这位神秘大儒名士,正是华歆华子鱼。

历史上华歆是魏国的重臣,不过此时华歆刚从南方回来,尚未出仕,更没有加入曹营。

汉末这些世家大族,不仅仅是垄断财富,兼并土地,把持官场,就连知识也被这些人垄断。

知识的解释权,全被这些名士捏在手中,为四书五经做注解。

先贤书籍上的内容,每一句话,每一个字,全都要按照他们的解释去学习。

“说得没错,华师应该上去当主考官才是。”

“这位小友可是写下《将进酒》的子建公子?”华歆微微拱手回礼道。

“不才正是小子。”

“果然英雄出少年,老夫正好在邺城,听闻公子诗词,心生仰慕。”

“得知月旦评由公子主持,特来见识一番。”华歆解释道。

“原来如此,华公若不嫌弃,还请上座。”曹植客气道。

“不必了,老夫一介白身,就不倚老卖老了。”华歆忙摆手拒绝。

“来人呐,给华公搬一张椅子。”曹植当即吩咐道。

曹植可不知道华歆是来找茬的,从头到尾表现得非常有礼,让人挑不出半分毛病。

就连下边的学子,看到曹植对华歆如此尊敬,不由也都对曹植心生好感。

曹植见到华歆坐下后,便也没有再特别关注。

不管是什么来头,只要不是来找麻烦的就行,这种名士的影响力非常大,自己敬而远之就好。

“公子,时间差不多了,要不开始吧?”杨修凑过来问道。

“招贤榜文公子还没写呢。”陈琳提醒道。

“算了,不写了,快点开始吧,别让下边的人久等。”曹植摆摆手不在意道。

本就是一个形式上的榜文通告,现在已经来了这么多人,这玩意也就可有可无了。

曹植给对杨修微微点头,示意杨修直接进入正题,然而便坐在主考官的位置上。

至于杨修则是立于高台上,负责主持工作。

杨修来到高台边缘,对着下方众人郑重一礼,道:

“在下杨修,奉司空之命,承办月旦评,恭迎四海名士。”

“不问出身,不问品行。”

“只要有一技傍身,只要能为国效力,皆可上台一展才华。”

杨修话音刚落下,便有一名学子率先登台。

“在下河内司马孚,师从胡昭,特来请教。”

“原来是司马家的三公子,幸会幸会。”

曹植闻言心中一动,不由联想到了司马懿,司马孚正是司马懿的三弟。

其父乃司马防,曹操步入官场担任洛阳北部尉,就是被司马防举荐提携,对曹操算是有知遇、提携之恩。

故而司马家在曹操手下,现在日子过得非常舒服,司马防弄了个闲职养老,司马朗和司马懿则都在司空为掾属。

“请问司马公子,今天是要点评书画?还是诗词?亦或是文章。”杨修出言问道。

“在下不才,写有尚书注解一篇,还请子建公子点评。”司马孚说着从袖中取出竹简。

杨修接过竹简,呈于曹植面前的案几上。

曹植打开竹简随意翻看起来,并没有太过于上心。

汉末流行经学,就是为五经做注解。

在曹植看来,这玩意完全就是螺蛳壳里做道场,四书五经再深奥,经过几百年不断做注解,容后人发挥的空间也不多了。

粗略看完司马孚的文章注解,曹植将竹简合起来,开口道:“乙等上。”

月旦评考核分为甲乙丙三等,每一等又分上中下,共计九级评判标准。

司马孚的注解中规中矩,没什么出彩的地方,但也没有什么明显的谬误,也符合曹植对经学的认知。

主要知识的解释权都被定下的标准,学子们就算再如何皓首穷经,也就那样了,思想都被先天限制禁锢了,自然写不出天马行空的文章。

这个乙等上的评分,曹植已经很给对方面子了。

一来司马防是曹操的老上司,对曹操有提携之恩,现在人家儿子来求点评,自己总不可能一点面子也不卖,那样老曹脸上也不好看。

二来司马孚是第一个上来,哪怕为了讨个好彩头,也得弄出一个开门红,好点燃学子们的热情,都踊跃上台。

然而让曹植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曹植给了司马孚面子,没想到司马孚却是来砸场子的,一点面子没给曹植,反手就上演了农夫与蛇的故事。

“唉~本以为子建公子有大才,现在看来也不过如此罢了,真是令人失望。”司马孚故作叹息道。

此言一出,台上台下尽皆哗然,没想到司马孚竟然会大放厥词。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

曹植微微颔首,表示了解,当即对着台下的华歆行礼道:“原来是华公前来,若明公想要出仕,小子可不敢考校您,不如小子带您去见司空?”

面对这种烫手山芋,直接扔个老曹处理是妥帖的办法,省得自己麻烦。

曹植正打算提笔书写招贤通告,听闻下边的骚动,不由来到高台边上,朝着下边的人群看去。

目光扫过,曹植一眼就看到了人群当中的华歆,被其吸引。

“长文,这位竟然是你请来的?”曹丕惊讶道。

因为华歆所立之处,周围人都退避三尺,以示尊重。

所以华歆周围根本没人,一个人占了一大片的空地,自然非常惹眼。

“公子,此人乃当世大儒名士,华歆。”杨修第一时间小声提醒道:“此人在士林当中地位很高,绝不可得罪轻慢。”

“学生拜见华师,当年有幸聆听华师传道,至今记忆犹新。”

“华师竟然也被这招贤令引来,看来咱们这次来对了。”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