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历史 > 大明:我禁海,你却成航海王

第23章 群臣懵逼,朱元璋要去宁岛

  • 作者:善存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2-06-13 20:24:23
  • 字数:6650字

朱允炆听后,无意识的踱步起来。

想了片刻后,开口道:“这么说来,朱权已经成气候了!那孤以后削藩,岂不是难上加难?”

看到锦衣卫呈上来的秘奏,精确记载了朱权在宁岛的成就,尤其是看到朱权剿灭了一伙龟田利。

朱元璋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直接召见群臣。

朱元璋也不例外。

“蓝玉上奏的捷报,应该做不了假。”

另一边,太子昔日寝宫,如今由朱允炆居住。

朱允炆的心情可不大好,尤其是在听完齐泰的奏报后。

想到此处,朱允炆不由得一阵心烦。

“齐卿,你说的都是真的?”

朱允炆面前的齐泰,一脸凝重。

这两年,虽然朱元璋在诛杀胡惟庸后,又处死了李善长。

朝中文臣,已经没有了能威胁朱允炆的存在。

可是武将还有很多,比如蓝玉和傅友德。

朱允炆皱着眉头,有些难以置信。

朱允炆想到此处,总觉得周边被一群狼环绕,让他坐立不安。

或许察觉到朱允炆心烦之处,齐泰宽慰道。

“殿下不必忧心,宁王虽然厉害,但不会威胁到殿下。”

“哦,齐卿为什么这么说?”

齐泰的话,让朱允炆心里好受了一些。

“宁王实力再强,也是孤悬海外,领地不过寸余。如何与坐拥千万里江山的殿下相比?如今之计,还在于拿回床弩这等杀伤力极大的武器,到时候宁王的威胁也就不存在了。”

朱允炆点点头,觉得齐泰说的有道理。

“既然这样事不宜迟,我马上去见皇爷爷。”

当下两人快步走出宫殿,却见武英殿的一名小太监过来了。

“奴婢参加皇太孙殿下。”

小太监近前连忙行礼。

“是皇爷爷要见我吗?”

朱允炆急忙问道。

小太监说道:“陛下有旨,召群臣入武英殿商议国事,殿下也一同前往。齐大人也在,那一起吧。”

巧了,朱允炆也要见朱元璋。

于是,朱允炆和齐泰,朝武英殿走去。

等他们两人到了武英殿,发现大臣都已经到齐了。

齐泰连忙入列,朱允炆上了殿前,站在朱元璋旁边。

他刚要行礼,只见朱元璋挥挥手,让他站在一边。

然后看着殿下的群臣,举了举手中的秘奏,开口说道。

“前些日子,咱派蓝玉率大明水师,出海平定倭寇。如今倭寇已平。”

“恭贺陛下,陛下英明!”

话音落下,大殿顿时响起一片恭贺之声。

不过朱元璋却没有在意,接着说道:“不过平定倭寇的不是蓝玉,是咱的好儿子,宁王朱权。”

殿下群臣,顿时一片哗然。

朱元璋犹自得意的开口说道。

“虽然剿灭的只是一伙倭寇,不过数百人。但是朱权的功劳,还是不可小看的。根据奏报,宁王,只是一个照面,就灭了上千人的倭寇,还拔了倭寇的一处据点。如此厉害的宁王,不愧是咱的好儿子。”

此时殿下群臣,再也站不住了。

虽然他们知道,宁王还没有就藩时,就是个喜欢行军打仗,好凶斗狠的人。

但是也不至于短短几个月,就有如此巨大的实力。

倭寇袭扰海边多年,其难缠之处,在场的大臣都是知道的。

现在宁王剿灭其中一处,这让很多人都难以接受。

于是一个御史出列问道:“陛下,消息属实吗?”

御史话音一出,很多大臣,冷汗直流。

他不相信宁王能剿灭倭寇,也不能质疑朱元璋的话啊。

忘记老朱的刀有多锋利了。

御史话一出口,就知道自己闯了大祸,当下冷汗直流。

不过朱元璋,心情没有怪罪。

“消息自然属实,不但蓝玉亲笔上奏,还有咱的锦衣卫传来了消息。此事,做不得假!”

朱元璋说完,怕大臣仍然不相信,就让太监,拿着秘奏,给殿下群臣传阅。

锦衣卫的厉害之处,很多人还是了解的。

这么说来,上面的事情都是真的了。

于是,所有大臣一阵恍惚。

这宁王才去宁岛几天,就有了这么实力。

很多人都以为,他当初说的话,是玩笑话。

没想到成真了,众多大臣想到此处,脸上变幻莫名。

朱元璋旁边的朱允炆,却是脸色凝重,他多么希望朱元璋夸得那个人是自己。

看到大臣们惊讶的样子,朱元璋更开心了。

他笑道:“权儿的能力,足见还是可以的。按照以前你们的说法,宁岛那个地方,远离中原,一片荒芜。可是现在权儿去了之后,不但经营的有模有样,还打了这么一个大胜仗。可见,有些人有些大臣,尸素餐位!”

说完最后一句话,朱元璋声音顿时冷冽下来。

众大臣,闻言内心一颤。

只听朱元璋缓缓说道:“那刘生全担任宁岛最高官员十几年,将宁岛经营的毫无进展,一片荒芜。还是咱的好儿子,去了之后,才会有进展。你们这些大臣,要好好的学学!”

大臣俯首称是。

“不光你们要学,咱也要学!咱打算去一趟宁岛,看看权儿是如何治理宁岛的。”

朱元璋话音落下,激起轩然大波。

一名大臣说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你说什么?!”

别人阻止的朱元璋,睁大眼睛看着说话的大臣。

那名大臣像是没有发现,朱元璋的怒火,犹自说道。

“陛下,此去宁岛,一路上十分凶险。那宁岛海峡,素有黑水沟之称。即便是航海多年的老渔民,也不敢轻易踏足。陛下乃万金之体,岂能轻易涉险?”

朱元璋冷哼一声:“朕自小起兵,推翻暴元,大小征战上百回,什么凶险的事情,没有经历过。一个小小的水沟,岂能挡住朕?”

大臣闻言,着急说道:“陛下,万万不可。如今天下初定,北元余孽盘踞草原,伺机南下。还需要陛下坐镇中枢,岂能轻易离开京师?”

朱元璋没有说话,大臣还要再劝。

只见朱允炆出声说道:“皇爷爷,王大人说的极是。皇爷爷雄才伟略,自然不怕黑水沟。但是皇上离京,乃是大事,轻易不能行事。若是皇爷爷关心王叔,孙儿愿意替皇爷爷走一趟。”

台下的大臣,听闻这句话,又急了。

“皇太孙殿下孝感动天,但是太孙乃国之根本,岂能离京——!”

“罢了!”

朱元璋怒吼一声,打断大臣的劝解之语。

“朕与太孙都不去。不过前往宁岛,还是有人要去的。权儿经营宁岛,进展迅速,一定有妙计。既然你们不允许朕和太孙去。那就派几个人去学一学,这样也能把中原经营好。”

听到朱元璋不去宁岛了,群臣松了一口气。

但又为谁去宁岛,陷入争执。

说实话,谁也不想去,都知道海路凶险,万一碰到海盗,风浪,有个好歹,怎么办?

台上的朱元璋,看到这一幕,眉头渐皱。

一旁的朱允炆也是松了一口气,他还真怕朱元璋让他去宁岛。

方才说的无非是表忠心,讨欢心的说法。

他还是喜欢待在京师,毕竟这样最稳妥。

至于谁去宁岛,他就不关心了,不让自己去就行。

眼看大殿闹哄哄的,成了菜市场,也没有商量出个人选来。

而且朱元璋的表情越发的阴沉,这时一个小官站了出来。

“臣愿意去宁岛,跟宁王学习经营之法。”

PS:数据不好,码字的时候,心哇凉哇凉的。以至于三个小时,就写了一章。

所以,求动力!就把你们手中的鲜花,收藏,评价,向我砸来吧。我接着去码字。

PS2:看到评论有人说乱,有些重复。

在这里,作者解释一下。这几天修改了前文中的某些设定,可能导致新文和旧文重复。

再重新刷新一下就行了。我在后台检查的时候,没有发现重复的。

谢谢你们的评论。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

本以为他去海外孤岛,不会成大气候。

没想到,如今也崛起了,还弄出杀伤力极大的床弩,轻而易举的就破了倭寇。

尤其是蓝玉,对朱允炆非常不友善,朱元璋却迟迟不动手。

除此之外,他的叔叔,也在不断崛起,比如朱棣。

每一个父亲,看到儿子取得很大的成就,都想当众炫耀儿子的成就。

经过几次北伐,朱棣的功勋越来越重。

如今以燕王之尊,坐镇北平,是实力极为强大的诸侯王。

如今燕王,蓝玉的事情,没有解决,又冒出个朱权。

太监领命而去,急匆匆的传唤大臣。

这边朱元璋在武英殿等候大臣,分享他的喜悦。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