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历史 > 宣王挽周

5故纸堆中尘封恩怨

  • 作者:怀庆有山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2-05-03 09:05:57
  • 字数:10288字

周武王时,召公奭、周公旦丶太公望,三位擎天巨孽的光辉,掩没了无数当世英才。

及至成王,周公旦丶太公望退场,毕公高才得以接掌三公之位。

他请典史将所有有关毕国的历史资料通通找出来。

毕公高,在后世的存在感真不高,但他的后人存在感却极高!

姬静问出了隐藏在河里的蛟龙,毕公后,便不再多废话,赶忙前往守藏室。

出场很早,发迹很晚。

亚圣吴起的意难平,孙膑复仇的背景板,法圣商鞅的老东家。

纵横大佬张仪丶兵家巨魁尉僚丶军政双A乐毅丶远交近攻范睢丶特工之王姚贾的诞生之地,以及信陵君的囚笼死结。

但可惜的是,还有一个召公奭活着呢!

真,牛!(跑了这么多牛人,还能挺到倒数第三被灭)。

而在西周,毕公高,也算是多年媳妇熬成婆的典型案例了。

周成王临终前,担心太子姬钊不能胜任君主之位,于是命令姬奭与毕公率领诸侯辅佐太子姬钊即位。

毕公荣升三公,然后,就被踢出了关中,镇守成周。

康王命作册毕,命为册书,以命毕公。分居里,成周郊,分别民之居里,异其善恶。成定东周郊境,使有保护。○别,彼列反。作《毕命》。

战国人才流失第一大国:大魏国!

看似一线之差,却是天人之隔,对于也是有执政理想的毕公高,还真挺难受的。

继续看下去,就更有料了,

《诗经·甘棠》中称颂:周成王死后,召公奭辅佐周康王,开创“四十年刑措不用”的“成康之治”。

而毕公高留世的《毕命》却是一部刑法之典,史籍《通志·氏族略》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的记载:

西周建立之后,毕公高司掌刑狱,负责处理那些被商纣王关押的犯人。

毕公高的执政理念,似乎与成康时代的主流(召公)有所冲突。

毕公的功绩也类似于司寇,而不巧的是大周天子五官之中,司寇权职最小,地位最低。

诸侯、贵族有罪,由宗伯以王族礼法处置,

国人犯事,大多也由各家族长丶族老以族法丶家规处理。

野人?

有必要吗?

所以,除非有大规模贵族叛变这种通天的案子,否则,司寇也就相当于警察局长,只能管管治安了。

但即使如此,毕公在西周初年也仍与太公丶周公丶召公三人并列为大周四杰

与周公旦有些不太友好回忆的成王,也对毕公似乎很看重,因为丰二师中,左师由历代大司马执掌,右师却极为反常由召公世代执掌。

宗周六师为天子武力,一师一万两千人,战车三百,甲士三千,徒卒九千。

大致为:丰二丶镐四。

当然,天子六师亦是兵农合一,平日里,除了轮番上值的国人外,大多数国人平日里并不在军营之中。

只有预备大战,征召六师时,这些统帅才会按照军队编制,向下辖大夫发下标准,由这些大夫们带着国人,野人参军入伍。

至于镐四师之中,天子直辖上丶下二师。

大司徒、大司空分领左丶右二师。

三千虎贲卫,一千凰卫与一千东宫卫为天子私兵,不在六师之列。

“怪了,按理来说,历代天子都允许毕公之后只执掌一师,那么想来对其是相当看重的,可是为什么没了呢?!”

八卦之火正熊熊燃烧的姬静,在翻过了毕公高的生前事迹后,惊讶的发现,没啦!

毕国值得记载的历史,至康王之后,戛然而止,全是空白!

有关召公及其后人可计入史册的事件,竟然只有区区五份竹简!(后世对毕公高及其子孙的记载,也是在毕公高死后,就全成了空白,一直到春秋初年毕万,200年的空白!)

西周记载丶整理史书极为艰难,为此,纵是王族守藏室,也是重点记载。

没有列入守藏之史,除非是有人故意隐藏,否则就只能说明,自从毕公高这位开国老祖死了之后,他的子孙虽然享高爵,掌重兵,但却一直默默无闻。

“不对呀,按理来说,但凡关中姬姓诸侯皆有入朝为卿的资格,毕国,论取血脉关系并不比周、召丶毛丶荣等差,可是为何在毕公高之后,其子孙竟然就没有能入京为卿的!

咄咄怪事。

总不可能毕公高的后人,全是一群废物吧!

可若说历代天子猜忌,那又为何一直让毕国牢牢握着六师之一呢?”

姬静不明白,很不明白。

天子五官,却有六卿,五官之外那一卿,并不在中央辅佐天子,而是代表天子坐镇成周,与东虢公,卫侯一同处理中原之事,代替天子镇守东方。

若六卿以20年一轮换,那么200年换上十轮,那么也就是说,有60位诸侯可以成为天子之卿。

想要成为天子之卿,有两个硬条件,第一,必须要是王族出身。二,必须是一方诸侯。

需要说明,虽说据统计,春秋初年,周天子承认的诸侯有400多个,但是,其中只有九十多个伯爵及伯爵以上的诸侯才是真正的诸侯,其他如子(如许、郐丶邾等)、男之爵不过附庸而已。

这九十多个诸侯中,其中大概有七十多个王族诸侯。

70多个王族诸侯,60个卿次确实不够分。

但如果再加上一些隐性条件呢?

如,至少在西周,能够辅佐天子的卿,大多是文王一脉的子孙占了七成,而武王一系诸侯,却只有三成。

(至于东周那时的天子,都是破落户了,哪还那么大脸,有人愿意撑着就不错了,挑什么挑啊,你不满意,我还不满意呢!〉

除了血缘上的隐性有一限制之外,还有地域因素,近水楼台先得月,关中的诸侯在西周的政坛上,无疑是最为活跃的存在,天子六卿,关中十余王族诸侯族始终占据三席!

但却始终没有见到毕国的身影。

合上最后一份竹简,越感迷茫的姬静,对着在一旁默默站立地典史问道

“敢问典史,可还有其它档案有关毕国的?”

带着青铜面具的典史,身子微微前屈,声音沙哑道:“不知,可问太史。”

姬静闻言,没有再多说什么,收好了面前的竹简后,便告辞离去了。

典史则将这些珍贵的竹简小心翼翼,重新装入了麻袋之中,一一放归原处。

出了守藏室之后,姬静先回到王后那里,略带惊讶的发现,孟子竟然没有走,至于王后,则神情凝重的在一大堆的竹简之中,认真的查找的什么?

原来,在姬静去了守藏室后,似乎意识到事情似乎有些端倪的王后,也理清了些思路,既然不能确定有谁要搞事,那就索性确定,看有谁有能力搞事。

她让孟子将有关毕公动向,及京城中有实力可以调动一千士卒以上的大臣动向相关消息,都送了过来。

孟子自然不敢拒绝,西周的女子地位是低,但是正室的地位可并不低,尤其在天子不在时,明面上的朝堂变动王后无权参与,但是王宫中这些只属于天子的隐藏力量,王后却有着权调动,尤其是对于拥有太子的王后来说。

见姬静进来后,王后方太缓缓放下了竹简,面色平静的挥手,让孟子退了下去。然后关切地将姬静到了自己的怀中,柔荑轻抚后背,柔声问道:“如何,静儿?可查到了什么?”

姬静有些疲惫的揉着脑袋,丧气道:“一无所得”

“好啦,接下来的事就交给母后,切记,你虽是国之储君,但到底年幼,有些事不可亲自为之,明白了吗?”

王后有些心疼的笑着,安慰着儿子。

“嗯,”

“好了,休息休息,然后明日便去拜访周公与召公二位吧,”

“嗯”

夜晚回到了东宫后,躺在床上,姬静开始用穷举法列举各种可能,却只觉得迷雾重重,想要奋力拨开,却根本做不到。

他下意识的觉得毕国一定存在着秘密,可这个秘密与西周线下的困局有多少多大关系?他不敢确认,但他无论如何也不相信毕国这个关中王族中的崇高存在,会这么的做了一个龙套的角色。

尤其是,他可记得清清楚楚毕公的子孙,没有如周`召丶毛等一般,随着周天子迁居洛阳,更没有彻底泯灭在历史长河之中。

而是前往河东投奔了晋国,可投奔的并非晋国的嫡系公族!

而是晋国支脉,晋献公!

甚至毕万这位魏国始祖,毕公高的子孙,就是靠着帮助献公完成了以庶出取代嫡系的大不韪之事,成功挤进了晋国的权力核心。

“200年了,大周已经立国侯200年了,这其中又到底积攒了多少见不得光的东西?”

为什么大多数封建王朝?无论再如何完善体制,也都过不了300年的大劫,甚至大多数王朝,200年都是一种奢望。

时间越久,统治阶层人数越多,各种盘根错节的关系矛盾,是防不胜防,宛如乱麻,却又根深蒂固的牢牢扎在了国家的血肉之中。

另一头,九月初十,周厉王便率领25000军队水陆并进,杀到了风陵渡,魏侯、晋侯出城相迎,此时,风陵渡之围己解。

入城后,在路上已知此中消息的周厉王,对晋侯大为赞赏,称赞道:“昔日,晋君姬叔虞射大兕,取皮制甲,献于成王。

成王曰,大周虎贲也,以梧叶为圭,赐封于唐。太史亦然。

今日看来,晋侯当真是国之柱石。

有晋侯为我大周镇守河东,孤无忧矣!”

晋侯也是一脸的感恩戴德,慷慨激昂道:“晋国将士,愿随天子杀尽戎狄,护我大周万年太平!”

周厉王自然大喜,过往兴奋地连喊了三个好字,并赐下香酒、弓箭、驷马。

至于,地主魏侯,则华丽的被无视了,只能独自在角落里喝着苦酒,心中发酸,却也不敢上前,免得引来天子的愤怒。

毕竟河东之乱,无论如何?他这个魏国,实在是给戎人帮了不少的场子啊!

实际上,在勉励了晋侯几句后,周厉王就冷冷的看向了一旁蜷缩着的魏侯,他很想当场砍了这个混蛋!

但毕竟现在,无论是物资调动抑或是大军后路,都还需要魏国保证,所以只是口头上不轻不重的责备了几句,让他戴罪立功,没有再行深究。

随后,厉王不敢耽误,在大军休整了两天后,便汇合晋侯的一万大军火速北上了。

因为,燕京戎正在沿汾水南下侵略诸侯,且根据前线消息,此次南下的戎人大军中出现了白狄!

也算是解释了,为何此次戎人能够轻易地突破霍国这一道关卡。

白狄,最早时在陕北绥德一带,逐渐转移到太行山区。

华夏的又一个老对手:鲜虞,在后世大多数人会称呼为:中山国。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中山国是嵌在燕赵之内(位于今河北省中部太行山东麓一带)一个由鲜虞人建立的国家,因城中有山得国名。

虽然,鲜虞也被华夏笼统的归属到了狄人之中,但要明白,所谓的东夷丶南蛮`北狄就跟鱼类鸟类一样,只是一个相当偷懒的称呼,并不是说他们就真的有同样的语言,同样的文化。

恰恰相反,这些狄蛮夷之中,根本没有任何的同类存在感,各个部落彼此之间可能完全找不到相似的地方,发展水平更是天差地别,有的人进入了农业,有的人可能还在渔猎。

大部分的戎狄对于处于先进生产力状态的华夏民族而言,不过就是打野发育的野怪罢了,但却有些例外,尤其是似乎被人推测为白种人的鲜虞!

从商朝的王后,妇好,

西周的周丶召二公,

春秋齐桓丶晋献丶晋文、晋景等一众华夏霸主。

再到战国,魏丶赵丶燕丶韩四国!(甚至公元前323年,中山国竟能与韩、赵、魏、燕等四个国家共同称王,一度成为当时的第八战国。)

你能想象吗?

在历史上,华夏先民与白狄之战竟是如此旷日持久?!

鲜虞不是那些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只能打造的简易武器,还处于新石器时代的落后存在,而是拥有着足以与华夏抗衡的文明。

据史书记载:中山国手工业生产非常发达,其工匠制造的铜、玉、陶、金、银、骨、石等大量精美的艺术品,在数量、造型、工艺水平上,都有很高水平,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中山“丈夫……作奸巧冶,多美物”,正是对中山国手工匠人的工艺技巧和绚丽多姿的工艺品的赞叹。

甚至,中山国也铸造自己的钱币。早期主要使用晋国的货币空首尖足布和燕国的货币尖首刀,后来,开始铸造自己的货币——“成白”刀币。在其国都中,还有专门仿铸燕、赵货币的作坊。

一个会建设,懂得工艺技巧,拥有独特文化并且善于学习的敌人,可要比纯粹只是破坏的蛮子可怕的多。

曾经的中国大地上,不是只有一种文明存在的。

“有点不受待见啊。”

姬静都有点可怜了毕公高了,尤其是毕公高好像还没活过召公奭。

这个感觉就好比熬到了北京副市长,然后被升任上海市市长一样。

尤其是上海还有两位靠山极硬,地头蛇出身的铁打副手,(卫侯丶东虢公)。

事出反常必有妖!

东虢公无需多言,王族唯三的公国,与天子之卿同尊!

卫侯爵位虽低,可身后站的是周公旦,周公旦虽隐,但遗留力量仍不容小觑。

毕公高之前并无显赫功绩,根基又俱在关中,空降中原,属实

在西周末年,毕公高的后人跑到了晋国,先后参加了曲沃代翼,三家分晋,最终创立魏国。

没错,就是那个总能在关键时刻,为秦国送上专门人才的战国牛人培养基地,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