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历史 > 巧了!我也叫刘辩

022、我用人绝不寡断

  • 作者:小桥静水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2-05-21 00:19:44
  • 字数:5778字

“是……是张将军。”袁术顿了一顿,不自觉地改口,“张将军夸下海口,竟说自己能敌得过四十万人马!——殿下,如此良将,切莫错失啊!”

刘辩:“……”

把眼一瞪,张飞不高兴地追问:

“不如?——不如甚么?!”

可惜,张飞却是例外。

张飞大声地纠正。

“你……”袁术咬牙切齿,质问,“依你之见,你待怎样?!”

张飞道:“在你眼里,四十万人马好像很多,但对俺、对俺大哥、二哥来说,四十万人马如同草芥!俺们只需挥动兵器,便能于百万军中取贼首之头!如探囊取物耳!反贼失了贼首,谅对方也不敢再反!”

嘴角抽搐,刘辩无语。

猛地扭头,袁术面向刘辩,恭敬地行了行礼,忙不迭地道:“张壮士……”

“是张将军!!”

这时,忽见袁绍站起,拱手道:“殿下,敢问此份情报,当真属实?”

刘备出声道:“——属实!备与备的二弟、三弟,还有孟德兄,皆可作证!”

眯了眯眼,袁绍波澜不惊地瞅了一瞅曹操。

听罢,袁术非但没被张飞的豪言给惊艳到,反而扬声地指着张飞的鼻子,喝道:“好!这话可是你说的!……殿下!!”

“本王命你带上几名骑兵,即刻前往渤海郡,侦察渤海郡的情报,务必弄清渤海郡的兵力部署。”

“喏!”

何苗领命退下。

目送何苗离开,刘辩又道:“诸位,不管反贼兵力如何,本王估摸对方的人数一定会超过我们……是以,假如真有四十多万黄巾反贼们,尔等认为该如何解决?”

“这……”众人面面相觑,陷入沉默。

良久,依旧是袁术,朗声道:“殿下,若是真有四十万贼兵,术以为不可硬拼,最好早些向朝廷请示增援……”

张飞道:“殿下!何需向洛阳示弱?——若连渤海郡都拿不下,又何谈渤海郡治理?!”

袁术道:“张……张将军,明明不必强攻渤海郡,你怎就不听劝?——如果真要攻打海渤海,万一战场无眼,伤到了殿下,那该怎么办?”

“袁先生,你的说法让关某很不解。”关羽冷不丁地开口,“战场之上,刀剑无眼,我等又怎会放任殿下上战场呢?……殿下势必会呆在后方,得到最好的保障!”

“最好的保障?!”袁术冷笑,“反贼人多势众,万一从后方偷袭我军呢?”

“那就及时地反击回去!”关羽傲然地说,“谁敢伤害殿下,先问一问关某同不同意!”说罢,关羽将一柄青龙偃月刀举起,重重地击向地面!

咚咚咚——

地面传来一丝颤音,疑似发抖。袁术瞪着关羽半晌,着实被吓了一跳,说不出话来。良久,袁术悄悄地瞪向袁绍,用眼神控诉道:

「本初兄长,你没话说了?!」

叹了叹气,袁绍道:“你们勿要动怒,殿下也只说了,是「假如」。”

袁术和张飞皆是扭过脸去,表示休战。

这时,袁绍瞄向曹操,调侃道:“孟德,你一向机警过人,可有甚么办法不曾?”

曹操道:“办法么?——有是有,就怕主公不敢轻易地尝试!”

“哦?”袁绍饶有兴趣地问,“是甚么办法?”

曹操道:“这事若要搁到以前,我必率兵击溃之——反贼们虽然势大,却外强中干,多是老弱妇孺,战力不强!现在,主公爱民如子,而反贼亦是贫苦百姓们出身,如若殿下代替朝廷,向渤海郡朝廷诏安,且靠自身的口才,说服贼首……”

话未说完,众人便抽了抽气。

袁绍寒脸道:“孟德,阵德,这法子不好!万一殿下被吓到了,那该怎么办?”

刘备居然还有心思评价,评价道:“此法甚妙,端看殿下同不同意。”

张飞道:“大哥,俺就不能领兵,击退那群反贼吗?!”

关羽道:“大哥,此话不妥。”

关羽背对刘辩,并朝刘备眨了眨眼。

于是,刘备注视刘辩,问道:“不知殿下有甚么看法呢?”

他:“……”

他还能有甚么看法?——老实说,他觉得大家的思路都挺不错!

不过,最适合解决目前问题的方案,乃是曹操所说:干脆就以身犯险,亲自出面,说服贼首!

当然,好处和坏处也显而易见:倘若成功了,他不但能顺利地拿回渤海郡,更能轻轻松松地获得几十万人口,方便他今后大力发展渤海郡!倘若失败了……

头皮一麻,他拒绝接受这一失败的可能性!

转了转眼珠子,他说:“皇叔,我选择曹校尉提出的方式,真心不错。”

甚么?!

袁绍和袁术的脸色全然变了。

刘备、关羽和张飞则夹杂一丝欣赏之意,满意地朝刘辩笑弯了眼。

然后,就听袁术道:“殿下!此举甚是欠考虑,既冒失,又冒险!还请你收回这种想法!”

袁绍也道:“正是,正是!殿下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何必要与贼首接触?——还不如颁布一份召令,命令贼首前来?”

关羽皱眉道:“贼首若不来呢?——关某想着,要不替殿下造势,只说渤海王正主来了?关某倒是挺好奇,那假渤海王会是如何反应?”

“能是甚么反应?”袁绍收敛笑意,面无表情说,“要么承认,要么拒绝,就没第三条路可走!此法亦容易伤到殿下的名声,不予同意!”

关羽睥睨袁绍,认真地思忖袁绍是不是在公报私仇,与袁术同仇敌忾。

没一会儿,小小的军帐里充满各式声音——

“殿下,我这主意好!”

“殿下,我这主意比刘玄德要好上十倍!”

“殿下,曹孟德的做法太欠安全!”

……吵吵嚷嚷的,众人最终汇成一句话:

“殿下,你到底决定听谁的?!”

他:“……”

面对五、六张不同面孔的提问,这一时刻,刘辩他深沉地瞅着袁绍,思绪万千。

他居然莫名地体会到了袁绍型「优柔寡断」——

昔日,《三国演义》借谋士郭嘉之口,「十胜十败」评价袁绍,其中一条正是优柔寡断!盖因那时,袁绍麾下有众多谋士,然而谋士们却相互倾扎,谁也不服谁,每次议论对策,总要争执一番,最终不了了之……

是故,袁绍「优柔寡断」也。

不过,他可不是袁绍——

他绝不优柔寡断!

微笑地,他一字一句说:“听谁的?——嗯~我觉得曹校尉的建议,最好!”

假设条件允许,他不介意尝试。

众人:“……”

这下,除了曹操,众人皆道:

“殿下!不可!!”

他冷不丁地点人。

何苗越众一步,应道:“喏!”

却见曹操眼观鼻,鼻观心,并没否认。

皮笑肉不笑地,袁绍道:“这可巧了,绍并不觉得四十万贼兵盘踞渤海郡是属实……相反地,绍感觉这个情报过于夸大,殿下应该再派斥候,好好地侦察一番才是,免得判断错误。”

不约而同地,众人望向袁术,耐心地等待袁术把话说完。

这话颇为中肯。

曹操亦道:“主公,渤海郡的情报我们需要尽快地掌握清楚,方才好拟定计划。”

刘辩沉吟地点头,又问众人:“那么,我这便派人刺探渤海郡的情况罢?——何校尉!”

袁术冷冷地看着张飞,更加不高兴道:“不如写一封救援信,向洛阳那边求救?”

张飞咧了咧嘴,不屑道:“你这厮好生胆小怕事!渤海郡既然有人敢去盘踞,那就攻回去,不就行了?还向洛阳那边求救?——呵!待到洛阳派兵前来,反贼早跑了!岂不白白浪费时间?!”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