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历史 > 穿越成了官二代

第21章天灾人祸

  • 作者:石之嵋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2-05-05 17:36:35
  • 字数:3932字

二人都是太子的追随者,刚刚太子的一个眼神,立刻心领神会。

安皇淡淡的看了二人一眼。接着又问:“还有哪位卿家有话要说?”

京都,太和殿。

安皇郑桓仁端坐在龙椅上,面沉似水。大太监窦穆刚刚宣读完梁州送来的折子,大殿上,一时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这不,梁州刺史的求援折子又一次六百里加急送到了京都。

“臣附议!”李津话音刚落,工部侍郎孙泰也出列拜道。

想到这,他跨步走了出来:“父皇!儿臣有一策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来听听!”安皇看了太子一眼,淡淡的说。

宰相欧阳松海此时站了出来说道:“陛下!臣觉得有些欠妥,宁州虽近,可面积太小。一下涌入数万难民,只怕承受不起啊。”

“众卿怎么看?”安皇问道。

这时,户部尚书李津走了出来,躬身拜道:“臣觉得太子所言极是,连年拨款赈灾,国库已不充裕。不如迁难民于宁州,想宁老王爷盖世英雄,定能妥善安置。”

“嗯!”安皇沉默不语,似乎在左右权衡着什么。

这时,大理寺卿尚文轩站出来说道:“陛下!臣认为迁数万于宁州,不合时宜。不如迁两三万过去,其它难民则由周边郡县一起分摊。”

大理寺卿一向中正。

“宁州离梁州不远,儿臣觉得不如把平井的难民迁出几万去宁州,以减轻梁州的压力。”太子说完悄悄的左右递个眼色。

“少爷!老爷请你回府一趟。”仆人擦着额头的汗说,一路风尘扑扑的样子。

“找我何事?”

“具体的小人不知,好像是接到了京都来的圣旨。”

“哦……”宁小阳沉吟片刻,脱掉迷彩服,交代好刘洪训练事宜后,立刻打马回城。

宁王府,王爷宁天霸正发雷霆:“他娘的!这是哪个小人在朝堂上歪了嘴?让皇上念起老夫这个闲散王爷来。”说完,“啪”的一声一个茶杯摔在地上,“三万灾民来袭,非把这小小的宁州给吃穷不可啊!”

“何事让老爹如此光火?”宁小阳手摇折扇走了进来,一副风轻云淡样子。

“阳儿回来了,坐!”看到宁小阳,宁王爷冰霜密布的脸一下子春暖花开。

不知怎的,老王爷看到浪子回头的宁小阳,心里特别的踏实,总觉得儿子长大了,出息了,所以好多事总是下意识的想让儿子知道,或者与他商量。“唉!这是不是自己变老的缘故。”宁王爷心里感慨!

“来人!换新茶盏。”王爷吩咐一声,随手一指对宁小阳道,“这是刚接到的圣旨,你看看吧。”

宁小阳翻开桌子上圣旨,津津有味的看着,这玩意他还是第一见,“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因平井县突发水灾,百姓流离失所,特迁三万难民于宁州,有望宁王妥善安置!云云。”

看到三万难民,宁小阳乐了。真他娘的正瞌睡呢,皇帝老儿送枕头来。如今南山的建设正缺人手,这下好了。嘿嘿!

“小阳,你乐什么?”老王爷疑惑的问。

“老爹,你是不是正为此事犯愁?”

“是啊!那可是三万张嘴啊,得多少钱粮养他们?”

“这好办!这三万人俺要了,不用您老费心。”宁小阳大大咧咧喝了茶说。

“哦,你如何安置?”宁王爷来了兴致。

宁小阳掰着手指说道:“我工厂正缺工人,修路也需人手;南山还有大片荒地需要开垦,我的保安团也要扩编……总之,这些人俺要了。”

“好好!”宁王爷也乐了,眼睛又眯成两道缝,皇上出这个天大的难题,没想到自己儿子举手化解,似乎还因祸得福的意思。

“哈哈哈!”王爷开怀大笑,“来人!准备酒菜,本王要与吾儿痛饮三杯。”

(

所以宁小阳的训练很是卖力,包过对熊氏兄弟的锤炼。

这天,宁小阳正在传授保安们格斗技术,一个王府的仆人匆匆找了过来。

“善!”安皇郑桓仁一拍龙案说道,“就依尚卿所言。传旨!迁平井难民三万于宁州,令宁州王务必妥善安置。”

一道圣旨星夜送往宁州。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金秋本应是收获的季节,可梁州管辖范围的平井县一带却是颗粒无收。因为连天的秋雨引发了洪水泛滥,一场大水将平井县冲了个干干净净,存活下来的难民潮四散奔涌。

而此时的宁老王爷还不知道,一个巨大的包袱正从天而降,落在了他的头上。

我们的宁大少爷最近也没闲着,他带着熊大、熊二一头扎进南山里,协同刘洪将军一起训练新兵。从凤凰岭带来的五百多人已经淘汰掉六十几人,加让之前的保安总共才七百多人。这点人马保护南山庄园尚可,若将来保卫宁州,或者应对变换莫测的时局,还远远不够。

宁小阳心里清楚,只有强大的军事后盾才能支撑他将来的路走得更远。

“平井县突发大水冲毁了家园,殃及附近好几个县,百姓们流离失所,无处安身。众卿可有良策?”安皇看左右无人进言,忍不住问道。

太子漫不经心的环顾一下四周,心头却想起了那个令他讨厌的人——宁小阳。既然平井离宁州不远,是该给你们宁家找点麻烦了。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