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情感 > 亲爱的,只为找到你

第十五章 逛街

  • 作者:追逐柠檬
  • 类型:情感
  • 更新:2022-04-18 14:14:06
  • 字数:3336字

这个时代的传呼机还都是依靠进口,摩托罗拉基本上垄断了大半个市场,松下等品牌在国内的认可度还没有那么高,想要购买传呼机只能前往邮电局,因为知道有了这个东西做生意联系方便,所以俞飞的老妈和大娘没有进行阻拦,几人又乘坐面的前往邮电局。传呼机黑色的机身,比烟盒稍微小一点,用的是七号电池,及其售价3500多,入网费500块,一年的年费700块,一次性干掉了小五千。

然后又前往电信局办理座机,俞飞之前想着要搬家,所以没有办理,俞苏宁就决定给自己家先装。正常的安装费用是3300元,因为是周边第一家,需要重新架设线路,埋置电线杆,所以需要增加1000元(真实情况,作者家当时就掏了这笔钱,第二家安装就不用出了。)。这是国家对收入分配的一种调节。向最先消费电话的群体收一定的费用,有助于尽快完善我国的电信网络,让更多的普通百姓享受到电信服务,符合既不吃“大锅饭”,又要共同富裕的分配原则。意思就是说想当第一不?想就掏钱。交钱,登记,告知会尽快安排人员施工,俞飞知道最快都要两个月以后才能通电话。

车上加司机坐了八个人,司机也没有什么意见,这个年代还没有明确规定儿童算不算在载客量里面,具体的规定要到2004年才会实施。几人坐着面的来到了百货大楼。

凤城流行着一句话“一条街,两栋楼,一个警察看两头,一支烟抽到头,一个公园两个猴”这是说的是七十年代初的凤城,当时只有一条水泥路面的街道,两栋楼都是历史遗迹,并没有其他的楼房,唯一的水泥路面街道,一支烟都没抽完就走到头了,公园里更是可怜,只有两只猴子再什么都没有。但是从70年代开始国家对这里进行开发和人员的调配,加上后面的改革开放凤城也开始飞速的发展。

九点半的时候俞苏宁一家直接坐着小黄虫来接俞飞娘俩。87年的时候天-津出现了第一辆天-津大发的出租车,因为其全身黄色,也有人称其为“小黄虫”,因为其结构简单,承载力强,能拉人也能拉货,挤一挤拉个六七个人完全没有问题,虽然乘坐舒适性很差,但是还是迅速的占领了全国的出租车市场。88年的时候,凤城这边的绝大多数的出租车都是天-津大发,夏利很少,桑塔纳基本没有。

出了百货大楼俞苏宁说想给家装一部电话,还想给自己配置一个传呼机。1983年的时候魔都出现了国内第一家传呼台,当时刚出现的时候只能接受呼叫信息,还需要打电话给传呼台查询回电号码,十分的不方便。1984年广城开通了数字传呼台,传呼机上面才会显示呼叫你的人的号码。所以从这个时候传呼机才开始真正的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中。

一行人来到金银珠宝的柜台前叽叽喳喳、吵吵嚷嚷的,这个说这个好看,那个说那个好看,把售货员吵的头都大了,售货员直接发脾气,“安静。”瞬间周围安静下来。计划经济的年代百货公司的售货员那可是相当牛的职业。因为物资紧缺,东西都要凭票购买,而且

(本章未完,请翻页)

算算花销,一天时间直接干掉一个万元户。

俞苏宁在都很丑的手表里面选了两个稍微不是太丑的梅花手表,花了240块。俞苏宁和俞长治一人一个,两人戴在手上感觉自己真是小母牛开飞机。

几个人逛到了下午三点多,又买了不少东西,俞飞一直迈着小短腿跟着,他觉得自己的腿都细了一圈。看样子无论什么时候的女人逛街都非常可怕,不吃不喝走一天依旧神采奕奕,苦了俞飞这个可怜的孩子。

(本章完)

.

.,不过俞飞觉得都丑爆了。

今天一大早,俞苏宁带着他老妈已经把工作辞了,因为是临时工,打一声招呼也就完了。装卸队的领导虽然表示了挽留,不过在拒绝了以后,也没再说什么并表示剩余的工资下月中旬会发。

凤城老百货大楼在当时周边几个省都是首屈一指的的大型购物中心,整个购物中心面积1800平米,分为两层,商场一层主营金银珠宝、钟表、皮鞋皮具,针织服装,二楼主营日杂百货、文化洗涤以及家电。

俞飞今天打算给老妈买一些漂亮的首饰,现在黄金六七十一克,对于百万富翁的俞飞来说也不算贵,而且重生前俞飞除了在母亲48岁那年给母亲买过一个项链,在没有给母亲买过什么首饰。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