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历史 > 三国召唤之东吴大帝

第三十四章:封赏

  • 作者:墨雨星驰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2-12-29 07:39:48
  • 字数:6614字

站在将领首位的何进见此忍不住站出队列,向着刘宏弓身问道,“不知这信纸所写何事,能让陛下如此高兴,”没办法,他不出来也不行啊!没听刚刚小太监说是前线传来的捷报吗?身为大将军的他,合情合理也要出来询问一番。

刘宏听到何进的话,直接便将手中的信件递给一旁的张让口中道,“来,拿下去给众多大人看看,”“诺,”一旁的张让,听后连忙应声,随即拿过刘宏手中的信件,小跑着递给最前面的何进,何进接过张让递过来的信件认真的一字一句看完,眼中也不由一惊,紧接着,便将手中的信件递给了一旁的其余官员。

而杨林,黄盖等人哲率领剩余的兵马驻守九江郡,这也是没办法,虽然摩尼教这帮人不是什么好杀之徒?但方腊在占领九江郡的时候,也将九江郡的高层都给宰了,只留下了一群官职不大又倾向于他们摩尼教的官员,这也便让整个九江郡极为缺少人手?

这几日也让孙坚忙的脚不沾地,若不是有杨林以及孙浩为其分担,恐怕他会忙的连整顿兵马的时间都没有,孙坚也决定这次变让有大将之风的杨林镇守九江,一是因为,九江郡刚从方腊手里拿回来,没有人阵守,生怕出现什么意外,再加上整个九江郡也需要有人治理。

此次奔往广宗除了孙坚父子以外还带有一众将领,一共有史万岁,樊哙,秦琼,李嗣业,甘宁,当然还有孙浩的小侍女范玲,此次前往广宗救援的将领,接都是孙坚手底下的猛将,就算是孙浩以及范玲武力也有90以上。

而下方的众多大臣则是面面相觑,不知信件里到底写了什么?让他们的陛下如此兴奋。

而孙浩也在几天前让星卫的人向长孙无忌传递了信件,让其来九江安顿百姓,虽然长孙无忌现在还很稚嫩,但毕竟也是丞相级别的人才,治理一个郡对于长孙无忌来说还是没什么难度的,而长孙无忌到来,孙浩和孙坚也会放心一些,毕竟杨林不是什么政治人才,专业事还是交给专业人员做比较好。

分界线,洛阳,皇宫大殿内,我们的皇帝汉灵帝刘宏,正与一众朝臣商议这次叛乱呢?呼的,只见一个小太监急急忙忙的从大殿外走进来,那小太监来到大殿中央,直接变贵了下来,高声喝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前线传来捷报,”正坐在龙椅上,一脸无精打采,听着大臣们叽叽喳喳讨论的刘宏,一听这话,眼睛不由一亮。

很快,大殿内最后一个官员也看完了这封信,又恭敬的递还给了张让,还站在原地的张让接过那关员递过来的信件,直接便走回灵帝身旁,将信件放置龙案件,随机便

刘宏接过,兴奋的拆开信纸,他怎能不兴奋?这些日子自从卢植,皇甫嵩率领兵马去剿灭黄巾后,所传回来的消息,接是什么哪哪座城被占了,哪哪被攻下来了,哪哪又跟黄巾军僵持起来了,听得他脑袋都大了,害得他这几天觉都没有睡好,也就是没性质寻欢作乐了,他急需要一个好消息让他缓缓,而这个好消息不但可以激励朝廷这边的势气,也可以让朝廷中这些世家官员将心放到肚子里。

所以,当刘宏听到有喜讯的时候,这可给他高兴坏了,刘宏拆开信纸认真看了起来,当刘宏一字字认真地看完这封信上所写的内容,不由哈哈大笑,口中也不吝赞叹,“好,好一个孙坚,不愧是我大汉的猛虎,”刘宏直接便将前面的孙坚的江东二字给去掉,直接换成了大汉,可见现在刘宏的心情大好。

再没有任何动作,默默地站于一旁。

刘宏见众多大臣都看完了这封信,也是开口笑道,“不知众爱卿对此如何看啊。”

刘宏话音刚落,站在队列中的一位中年人迫不及待地站了出来,高声道,“陛下,以臣之见,应该大赏,刘宏见此来了一丝兴趣,开口问道,“哦,高大人此话何意?”没错,此人便是被长孙无垢所携带出来的高士廉。

匆忙开口说道,“快,快乘上来,”站在一旁伺候的张让听了这话,急忙小跑下台阶,拿过小太监手里的信报,双手捧着恭敬地呈到刘宏的龙案前。

本来还有些人对这次封上十分不满呢,不过看了看刘宏那不容置疑的态度,又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这好不容易来个好消息,自己可不能当那出头鸟,”众人心里暗道。随即也是再次高喝道,“陛下,圣明。”

刘宏笑呵呵的听着众人的恭维,看了看外面的天色,觉得时间也差不多了,今天应该也没什么事了,刚想挥挥手让众人撤了呢。

而就在这时,立于文臣手列的袁逢站出来开口道,“陛下,老臣有事要奏。”

刘宏见此有些不悦,不过还是挥了挥手让其说话,“启禀陛下,九江太守被方腊所杀,现九江郡无人治理不知应当如何?”

刘宏听了袁逢的话,想了想,觉得确实是有点问题,这地方没有人治理可不行,不过该派谁去呢?刘宏想着想着,不知不觉得将目光望向了一旁的张让。

张让见刘红望向自己,知道自己表现的机会又来了,恭敬的开口道,“陛下,老奴觉得,既然九江太守之职暂无人选,不如暂且先让攻破九江的破虏将军挑选人手暂代管理,等此次叛乱结束,再另选其人。”

刘宏听了张让的提议,觉得此事可行,便开口说道,“好,那便以让父所说去办,”袁逢见此连忙想要开口抗议,但坐在首位上的刘红轻飘飘扫了她一眼,开口道,“不知袁爱卿还有何事?”

袁逢见此也只好无奈地开口道,“臣,无事,”没事那就退下吧

刘宏不在意的说道。

袁逢也只好无奈的退了下去,他本想让自己手下的人去当这个太守,谁知道张让既然插话?让其余的心思功亏一篑,这让袁逢很是恼火。

很快,这场朝会便匆匆而散。

好了,朝堂这边我们也不再多言,我们来说说广宗城这边,只见现在的广中成狼烟四起,一个个头戴黄巾,面容狂热的士兵,正缓缓的朝着后方退去。

而立于城墙上的卢植,望着缓缓撤退如蝗虫过境般的黄巾军一众,眉头不禁皱起。

而在其身后,还有一男子,也是一言不发的望着这一幕。

还有孙坚的儿子,竟然也被封了校尉,别看校尉官职不大,但现在孙浩的年龄也就十一二岁罢了,年纪轻轻就被封为校尉,众人怎能不惊。

不过这帮人心里也是知道刘宏为什么这次封赏如此丰厚,这分明就是拿孙坚作为代表举例呀,这就是明摆着告诉那些在前线作战的人,只要你有功,他刘宏绝对不吝封赏。

高士廉被召唤出来后植入的身份便有一个是朝廷中的官员,经过这几年高士廉自己的努力,再加上家里还有个范曾那个老狐狸为他支招,再加上在朝堂中又打理了一番,现在的高士廉也是官至御史中丞,在这朝堂之上,也是有了一些话语权了,不然为何孙坚一个没有世家支持的人,会如此之快的成为一方太守?你以为打理一下那些宦官就够了,还不是上面有人,加上有高士廉这层关系,长孙家也在江东算是混得风生水起,长孙家又和孙家相交莫逆,所以这些朝廷上世家的人,也会给长孙家一个面子。

“禀陛下,”高士廉开口说道,“以微臣之见,此次,孙太守不但击退摩尼教一众,其子孙浩更是少年英雄射杀贼首,此次大胜不但覆灭叛贼,更可扬我大汉军威,再加上如若这次陛下大赏了孙太守,也可以激励天下的英雄豪杰,为我大汉傅死一战,所以微臣认为当赏。”

几日后,一大早孙坚与孙浩父子,便率领1000重骑兵直往广宗城奔袭而去。

刘宏听了高士廉的诉说,十分高兴的说道,“高爱卿说的有理既然孙家父子有功,那朕当然也是不吝封赏,刘宏随即望向下方的众多大臣开口道,“不知诸多爱卿意下如何?”众人互相望了望,也知这个时候不能跟刘宏唱反调,随即纷纷高喝道,“陛下圣名。”

刘宏见没人反对,开口道,“来人,封孙坚为破虏将军,乌程候,至于其子孙浩,骁勇善战,年纪虽幼但已是有乃父之风,册封孙浩为折冲校尉,再把孙坚此次歼敌的战报传递给天下抗敌的将士,好扬我大汉军威。”

下方的一众朝臣听了刘宏对孙坚父子的封赏,心中也不由一惊,虽然一个杂号将军和一个乌程侯没什么,但那也是一位侯爵呀,要知道李广一辈子南征北战,最后都没有封侯,还有便是现在孙坚可是吴郡太守啊!

二是因为这次前往中原平乱的士兵,也就将将千人罢了,杨林的武力虽然也是不错,但杨林更擅长的还是统帅,而指挥这一千人对于孙坚来说倒也是轻而易举,根本也用不着杨林,而等他们到了广宗,卢植也不可能让名声不大的杨林来指挥这一场大战,虽然杨林也有指挥几十万人的能力,但卢植不知道啊!

所以孙坚便让杨林留守九江。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