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历史 > 红楼:十二道金牌召回,我不装了

第九章 君臣相忌,父子相残(求收藏、鲜花!)

  • 作者:俊采星驰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2-04-06 23:54:58
  • 字数:4490字

尤其皇帝现在的几个儿子都不过中人之姿,当个守成之君没问题。

但要指望他们日后继位能扳倒贾琏这种手掌军队的权臣,还不如现在就逼贾琏造反来得直接痛快。

一边用高官厚禄、荣华富贵笼络住贾琏,骄其心志,消其戒备。

一边收买离间贾琏的手下,分化瓦解其在军中的根基。

义忠亲王思虑良久,也没想到什么更好的办法,唯有劝皇帝徐徐图之。

皇帝有信心把太上皇熬死,可是他真没把握能熬过贾琏。

便是一门双公的贾家,若不是出了贾琏这个异数,光靠祖宗余荫得来富贵荣华差不多也到头了。

皇帝听完,默然无语。

越想,皇帝越觉得心灰意冷。

贾琏如今才多大,二十都不到。

而四王八公当年封爵时,哪个不是已经半截身子埋进土里的人?

就在此时,义忠亲王忽然出声。

“其实还有一个法子!”

皇帝像是溺水之人看到了救命稻草,猛地抓住义忠亲王的手。

他其实最担心的都不是眼下,而是将来。

不费一兵一卒就让京营十万大军跪地投降。

天下强军莫过于此。

只要拉拢住贾琏,太上皇手上的兵权立即形同摆设。

虽然太上皇同样可以拉拢贾琏,可眼下人在南下途中,鞭长莫及。

再者皇帝占据正统大义,拉拢起贾琏来也更加方便。

而此事要尽全功。

一是要快!

二是要绝!

如今皇帝已经抢占先手,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事做绝。

把所有能给贾琏的赏赐恩典,加倍的给他。

等太上皇反应过来时,贾琏早已封无可封,赏无可赏。

届时就算太上皇想要拉拢贾琏,也会无从下手。

拿定主意的皇帝兴冲冲地起身,快步离去。

留在殿中的义忠亲王,眼中忧色有增无减。

皇帝和贾琏之间,本就已经君臣相忌。

如今皇帝又要借贾琏之势与太上皇抗衡,最终避免不了父子相残。

义忠亲王在这件事上已经失败过一回,实在不想看到皇帝也重蹈覆辙。

皇帝当然知道这么做的害处。

可他被太上皇压了整整十年。

如今又凭空冒出一个大逆不道的贾琏。

再忍下去,这皇帝不当也罢。

就在皇帝回去修改圣旨的同时,王子腾乘坐的马车刚好在荣国府西侧门前停下。

提前得了信的贾政、王夫人早早便在门前候着。

王子腾一下车,立刻被迎进府中。

贾政本想将王子腾直接请去荣禧堂,可王子腾却嫌那里人多眼杂,说话不方便,掉头去了贾政书房。

甫一落座,贾政便迫不及待问起贾赦、贾珍被抓的缘由。

因为此事,宁荣两府上下都已成了惊弓之鸟。

这两日贾母偶感风寒,卧病在床,贾政回府时都没敢声张。

可是外头都已经传开了,下人私底下都在议论,搞得府里人心惶惶。

王子腾接过妹妹王夫人亲手奉上的香茶,尝了一口便把茶碗放下,开口说道:“他二人这回顶多吃点苦头,性命倒是无虞,就是身上爵位保不住了。”

贾政前头都还稍稍放宽了心,可听到最后一句,顿时脸色大变。

没等他说话,王夫人便已抢先开口。

“大兄,宁荣二府爵位跟我们王家一样,都是祖宗传下来的,平白无故,岂能说夺便夺?”

贾政在旁不住点头。

王子腾淡淡说道:

“宁荣二府夺爵是皇上的意思,此事已成定局,多说无益!”

贾政听闻这话,脸上顿时血色全无,扑通一下瘫坐在椅子上。

王夫人吓得赶紧将人扶住,轻轻为其拍打后背。

“老爷,你可别吓我!”

王子腾见贾政遇事如此不堪,心中不禁摇头。

“慌什么!我话还没说完!”

喝了口茶,这才不徐不缓说道:

“你们眼中的祸事,其实是天大的好事!”

一听事情还有转机,贾政脸上这才恢复了点生气,赶忙向王子腾请教。

宁荣二府还能保持如今的威势气派,全靠祖宗传下来的爵位在撑着。

虽说这爵位是贾赦的,跟贾政没什么关系。

但同为贾家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爵位一旦被夺,无异于天塌了一般。

王夫人倒是从王子腾话里听出一点别样意味。

不过她却想岔了。

以为贾赦一旦被夺爵,这一等镇国将军的爵位便能转到贾政头上。

兄妹一场,这点小心思自然瞒不过王子腾的眼睛。

心里虽然鄙薄这等妇人之见。

但这事其实也不怪王夫人,主要跟这荣国府眼下的情形大有关系。

贾赦跟原配夫人育有二子,长子早夭,只余二子贾琏。

续弦的邢夫人至今未曾生育。

按说贾赦爵位本应该传给嫡子贾琏的。

可是一年前贾琏留书出走,死活不知,音信全无。

贾赦这一房无人能袭爵,只能是由二房贾政代为袭爵。

只是这荣国府上下,怕是没人能想得到。

贾琏非但未死,反而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

哪怕是大逆不道的大事,那也是大事!

如今贾琏横空出世,反倒帮了皇帝一把。

贾琏以三万骑军一战扫灭三十万北鞑铁骑。

“还请二哥教朕!”

义忠亲王叹了口气,缓缓说出三个字。

道理皇帝都懂,正是心里过不去这个坎,才来找义忠亲王问计。

太上皇!

皇帝当场怔住。

太上皇退位,手里却一直抓着军权不放,这事早已成了皇帝的一块心病。

大乾开国时封了东平、西宁、南安、北静四位异姓王,当时这四人的兵权位势,哪一个都不比眼下的贾琏差。

几十年过去,除了开国功劳最大的北静王一脉还能世袭罔替郡王爵位,其他三王子孙袭爵后都是一代不如一代。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