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情感 > 德芸大师兄

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都知道啦?

  • 作者:慎思量
  • 类型:情感
  • 更新:2023-02-19 10:51:48
  • 字数:7794字

“进二门方砖墁地,海墁的院子,夏景天高搭天棚三丈六,四个堵头写的是‘贼星高照’。”

“我们家是贼窝啊?吉星高照啊!”

演出已经进行到了倒三,正在台上表演的是高锋和栾芸博,他们俩人平时表演的节目,一直以传统段子为主。

也因此在如今德芸社的七支演出队的大角儿里面,名气一直排名比较靠后。

栾芸博一挑大拇哥:“好……”

而高锋的段子却是能真正管饱的,也禁得住细细品味。

平时也没什么别的爱好,唯一喜欢的就是收集各位名家用过的快板,要么就是练基本功。

萧飞觉得自己已经够可以的了,结果,跟高锋接触的多了才发现,居然还有人比他更加偏执。

“对了,吉星高照,院里有对对花盆,石榴树,茶叶末色养鱼缸,九尺高夹竹桃,迎春、探春、栀子、翠柏、梧桐树,各种鲜花,各样洋花,真有四时不谢之花,八节长春之草。”

当然了,也正是因为这种反复的捶打,让高锋在台上使活的时候,才能更加得心应手。

可以这么说,现在像张贺伦、岳芸龙这些师兄弟也红了,可他们在台上说的相声作品,差不多属于快餐,吃完就完了。

高锋越背越快,虽然快,却依然能让每一个字都清清楚楚的送到观众的耳朵里去。

这就考验真功夫了。

曾经有一位相声门出身的演员,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过:相声演员的基本功其实归纳起来就是一个说,可是说跟说不一样,每一个字都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凡是学过相声的演员,演的电视剧,根本就不用配字幕。

一段《地理图》,他一天能背上几十遍,这是正常人能干出来的事?

“这是我爸爸戴表?”

“给钟表铺搬家!”

“我去你的吧!”

两人翻出底包袱,随后鞠躬下台,观众们也送上了掌声和叫好声,这个段子虽然熟,每一个包袱在哪,大家伙都知道,可是,像这种老段子不是听着逗乐的,而是咂摸其中的滋味儿。

接下来就该轮到萧飞和李京了,这里的观众对他们两个已经非常熟悉了,每年都会来南京演出。

随着两人上台,底下立刻想起了一阵阵的叫好声。

“好……”

不等两人走到桌子旁,就有不少观众跑过来献花,送礼物,其中自然也少不了送给甜甜的婴儿用品。

“谢谢您,谢谢您费心想着。”

萧飞连声表示着感谢,好不容易接完了礼物,这才跟李京一起走到了舞台的中央。

“这是今年第二次来咱们南京,看到大家伙,心情非常的激动。”

“都高兴。”

“今天是德芸社南京分社开业的日子。”

“没错!”

“好啊!值得普天同庆。”

“嚯……您这话够大的!”

“一点儿都不大,相声是咱们中国的民间传统艺术。”

“诶,这话没错!”

“前些年相声眼瞅着都要完了,最近这几年慢慢的又重新被大家接受了,弘扬民族文化,振兴传统艺术,这难道不是好事?”

“您要是这么说,那确实是好事。”

萧飞接着说道:“放在过去,有这么一句话叫做相声过不了长江。”

“有这话!”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主要还是说南北方的文化差异,同样的一个包袱,放在北方说,观众们就能笑得出来,拿到南方来说,观众就笑不出来。”

“没错!”

“曾经还有一位说脱口秀的大师,评价我们说相声穿大褂,看着像僵尸,还说我们吃大蒜,只管自己痛快,不管别人。”

李京笑了,萧飞这话显然就是在说周利博呢。

“您说的这是谁啊?”

“不就是……”

萧飞说着,模仿着周利博比划了一个兰花指。

“那谁啊!”

哈哈哈哈……

当年萧飞和周利博在网上的论战,以及后来萧飞的那个相声段子《高雅与低俗》,他们都曾亲眼见证过。

“其实,您诸位听听,说这些话有意思吗?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特点,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文化,文化虽然有差异,但说起来还是同根同源,搞成地域歧视实在是没必要。”

“这话没错。”

“另外,观众也是可以慢慢培养的,您看看今天。”

“怎么了?”

“高朋满座,蓬荜生辉。”

“真会说话!”

“实话实讲嘛,大家伙喜欢相声,花钱买票进来捧我们,实在是感激不尽,这就是咱们培养出来的观众。”

“哦!”

“今天来的观众或许以前也没听过相声,甚至不知道相声是什么,可这些年听得多了,也慢慢喜欢上了。”

“哦!就是这么培养的!”

“现在德芸社把分社开到了南京,离不开您诸位的大力支持,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间造孽钱,萧飞和李京代表德芸社的演员们,感谢您诸位。”

萧飞说着,还和李京一起鞠了一躬。

台下的观众也立刻送上了掌声。

“通过您诸位的掌声,就能看得出来,您诸位是真心喜欢相声的,刚才我也听说了,这三天的门票全都卖光了。”

“证明大家喜欢相声啊!”

“还……”

萧飞看着摆在桌子旁边的那一大堆鲜花和礼物。

“买这么多东西,李京老师,这是给您的吧?”

萧飞拿起一个购物袋,从里面拿出来一件影儿穿的小衣服。

“给我干嘛啊?明摆着的,这是给甜甜的!”

提起甜甜,萧飞就忍不住高兴,笑着说道:“大家都知道啦?”

“知道!”

“恭喜!”

“岳父!”

哈哈哈哈……

“谁喊怨妇呢?”

“怨妇干嘛啊?人家喊的是岳父。”

“啊?什么?”

“岳父!”

“哦!没听清。”

“岳……”

李京这下也反应过来,萧飞这是在占他的便宜呢。

“你没完了是不是。”

哈哈哈哈……

萧飞也笑了:“跟您开个玩笑,既然大家都知道了,我在这儿跟您诸位汇报一下,前些日子没留神,又当爹了。”

“这事儿有没留神就能当上的吗?别瞎说,大家伙都替你高兴呢。”

“谢谢诸位,孩子自打出生,大家伙网上留言祝福,还有不少观众送了礼物,我刚才也看了,好家伙的,种类还挺齐全,留着使,能让我闺女使到80岁生日。”

“没听说过80岁还使尿不湿的!”

要不然怎么说种类齐全呢,就连尿不湿,粉丝们都给预备了。

“要不给您匀点儿!”

李京连连摆手:“我不要。”

“也对,您得用大号的,大家都记住了啊,下回再来,您给李京老师预备点儿成人纸尿裤,回头我们俩人上台说相声,我站在桌子外面,穿一身大褂,水裤,李京老师在里面,套上成人纸尿裤,我婶子得省多少事啊!”

“她省什么事啊?”

“您忘了,上回来南京,当然了,上次是在大剧场,台下坐着好几千观众,李京老师刚一上台,腿肚子就开始转筋,脑门儿冒虚汗,我正在外面说着呢,他倒好,在里面,哗……”

“怎么了?”

“尿了呗,万幸,得亏有桌子挡着,就淹了第一排,待会儿我要是看出来李京老师不对劲儿,我一喊,坐在前面这两排的观众,赶紧往外跑,要不就提前给您一人发一双雨鞋,防备着点儿,总之,咱们是有备无患。”

李京实在是听不下去了,一把将萧飞给推开了:“你别说了,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我至于嘛,说个相声,紧张的尿裤子,大家伙别怕,就算是真尿了,也没那么多,最多把这小子的鞋给浇了。”

按照安排,今天的九场活,说的全都是传统相声,萧飞和李京这一场正是《论捧逗》。

接下来,两个人就准备入活了。

眼瞅着俩人要结束了,萧飞也赶紧起身:“京叔,该咱们爷俩了!”

李京点点头,整理了一下大褂的袖口,跟着萧飞一起站在了上场门边上。

“正房五间为上,前出廊,后出厦,东西厢房,东西配房,东西耳房。东跨院是厨房带茅房,西跨院是茅房带厨房。”

“好嘛,我们家人都是直肠子,吃完就拉啊?”

“您家住的宅子真可以说是远瞧雾气沼沼,瓦窑四潲,就跟一块砖抠的一样。门口有四棵门槐,有上马石下马石,拴马的桩子。对过儿是磨砖对缝八字影壁;路北广梁大门,上有电灯,下有懒凳。内有回事房、管事处、传达处。二门四扇绿屏风洒金星,四个斗方写的是‘斋庄中正’;背面是‘严肃整齐’。”

“要不然呢?”

“东跨院是厨房,西跨院是茅房,分开啊!”

“行!倒座儿书房五间为待客厅,明摘合页的窗户,可扇的大玻璃,夏景天是米须的帘子,冬景天子口的风门儿。往屋里一看,真是画露天机,别有洞天……”

现在观众更喜欢的还是那些新段子,对老活的兴趣明显不大。

不过要说到基本功的话,整个德芸社还真没有几个人能比得上高锋,用郭德强的话来说:高锋就是那种直眉瞪眼奔着老艺术家去的角儿。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