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情感 > 善儒出家记

第四章 净土宗(二)

  • 作者:佛国的弘愿
  • 类型:情感
  • 更新:2022-03-29 13:34:47
  • 字数:2332字

又听见西岸上有人唤言:‘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

此人既听闻,此遣彼唤,即自正当身心,决定寻道直进。不生疑怯退心,一心直进念道而行,须臾即到西岸。永离诸难,善友相见,庆乐无已。

师父说道:“出自祖师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的二河白道喻。显示了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救度众生和摄受众生,无有遗漏。”

二河白道喻

“师父,门匾上文,出自何处,有何含义?为何读着如此舒心安稳,念头不在有动摇。”

作此念头时,东岸忽然听闻有人劝声:‘仁者,你但能决定,寻此道行走,必无死难,若住步不前即死无疑。’

一是火河在南,二是水河在北,二河各阔百步。各深无底,南北无边,正水火中间有一白道,可阔四五寸许,此道从东岸至西岸,亦长百步。

其水波浪交过湿道,其火焰亦来烧道,水火相交常无休息。此人既至空旷逈处,多有群贼恶兽,见此人单独,竞来欲杀此人,怖死直走向西。www.medabc.com.cn 江南文学网

此上就是二河白道的比喻,言西岸上有人唤者,即喻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意也。言须臾到西岸善友相见喜者。即喻众生久沉生死,旷劫沦回迷倒自缠。常常沉沦在水火二河的烦恼中。仰蒙释迦发遣指向西方,又藉弥陀悲心招唤。

何由可行,今日定死不疑。正欲倒回,群贼恶兽渐渐来逼。正欲南北避走,恶兽毒虫竞来向我。正欲向西寻道而去,复恐堕此水火二河。

当时惶怖不复可言。即自思念,我今回亦死,住亦死,去亦死。一种不勉死者,我宁寻此道向前而去。

今信顺二尊之意,不顾水火二河。念念无遗,乘彼愿力之道。舍命娑婆秽土已后,得生彼国极乐世界,与佛相见,庆喜何极也。

就是我们现在末法时代,佛法虽然衰微,但还是留有释迦佛的经文,更有三藏十二部(三藏为一经藏,佛陀留下的经文、二律藏,佛陀根据僧众制定的戒律、三论藏,是诸菩萨或弟子对佛经的解释,论说。)接下来我会给你说,龙树菩萨的《十住毗婆沙论》。

门匾就是道出,我们净土修行人的安心,阿弥陀佛光阴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忽然见此大河,即自己念言道,此河南北不见边畔,中间见一白道,极是狭小,二岸相去虽近。

来进来大殿,你先礼佛,我在和您细说净土宗的形成。。

法藏听完,心身愉悦,如同洗浴般清净。马上按照师父是的,礼佛问询,跪拜行礼。只见大殿中供奉的是四方三圣,阿弥陀佛是站立着,不像一般寺院是释迦牟尼佛坐像。心又有一问留存,赶紧先礼佛三拜。

法藏跟着法音师父进了敬山寺院,来到大雄宝殿前。法藏看到大殿门匾正念直来和我能护汝,就问法音师父。

即时完礼,师父就说,旁边来坐着说。下面我先说,您有疑问可以询问。

今更为修行者,说一譬喻,让行者守护自己的信心,以防外道邪法,异解异见之难。

譬如有人欲向西行,忽然中路见有二河。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