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仙侠 > 他从仙界来

第十五章 登闻鼓

  • 作者:神道太玄
  • 类型:仙侠
  • 更新:2022-03-10 02:39:56
  • 字数:7130字

“苏兄弟有什么看法吗?”董先生看出来苏仙的心神不定。

“这里可能藏了某样宝物,有一层宝气弥漫。”苏仙开口道。

事,要做,但是要一步一步来。

苏仙等人已经在衙门里住下了。

鼓声好听,卖力,也听得出期盼,但是不可沉沦其中。

这衙门里的宝气是很浅薄的一层,达不到肉眼可见的缘故,但是苏仙是能感知到的。

而现在,他觉得整个衙门里都有一种很特别的宝气。

不是那个骂人的宝气,而是珠光宝气的宝气。

“真有宝物?”老七开口贴上来。

这宝气不但是宝物珍贵的证明,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蕴养人体。

当然,过犹不及。宝气过多,会反过来侵蚀身体,化人为金。

“真有,”苏仙肯定回答,“不过藏的比较深,你不一定找得到。”

“那我找到了,算我的吧?”老七笑着看向董先生。

“你们分,只要无伤大雅,我随意。”董先生开口道。

一些很珍贵的宝物,在与其他宝物一同堆放时,会勾连其他宝物的气机,形成人肉眼可见的“宝气”。

至于是否见效?那就只有等等看了。

现在他在拆登闻鼓上的藤条。

“诶……”马邦德是欲言又止。

现在这里并不是他做主导,他更多的是一个辅助性的角色。

而且他也知道这群人的想法。

登闻鼓这种东西,是一定要重见天日的。

因为董先生说是来到这里办学校,除四郎,但实际上却不仅仅是为了办学校,除四郎。

他还要开民智。

辛亥的胜利果实被袁大头窃取,尽管最终袁大头败了,但是这华夏的乱象已经成了。

而董先生的想法很简单,先肃清一地之乱象,以之为根基,辐射四方。

也就是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的法子,城市辐射农村。

在俄罗斯苏维埃的附近,这种法子已经得到了足够的验证。

也许要不了多久,这种红色就会遍布华夏的北方。

但是,一个强邻,这可不是一件好事啊!

没错,红色的信念是高尚的,但是人不是。

谁也不能保证,红色下的人就一定不会做出错误的决定。

不过这些都是以后的事了,现在,需要强盛国力,助力华夏南北一统,

(本章未完,请翻页)

然后收复满洲国,面对觊觎华夏已久的鬼国兵锋。

而在董先生的设想中,强盛国力的第一步,就是处理掉鹅城的黄四郎,开办学校,培养人才,宣传红色,然后效仿苏维埃的做法,从城市辐射农村,建立根据地,将红色洒满这处大地。

“资本主义是豺狼虎豹,这是进入红色的必经历程,但是它的制度不适合现在的华夏,我们必须打破藩篱。”

这是前不久,他在一个会议上说的话。

是的,会议提前了。

少了一些人,多了另一些人。

但还有人不变。

苏仙选了一间房间,将驴车上的药材都放了下来,里面还有九叔给他带的法坛和道袍。

不算很贵重,但是心意到了。

就在这时,张牧之砍掉了藤条,结果登闻鼓从腐朽的鼓架上落了下来,滚到了街上。

“我就说不吉利。”马邦德小声地嘀咕道。

“你说啥?”六子看着马邦德在一旁嘀咕,问道。

“我说,注意安全!安全!”马邦德指了指滚到街上的鼓,喊道。

“还有那些麻匪的尸体,弄进来城里,你们又不快点解决掉,想干什么?小心发臭!”

“老大有他的想法,不急。”六子说道。

他其实也有点奇怪,原本张牧之是打算进城的同时把这些已经死掉的死人再枪毙一次,告诉黄四郎他的人没了,杀杀他的威风。

但是张牧之临到城门前,又变了想法。

既然假麻匪没给黄四郎通风报信,而他们一行人又满员走到了鹅城,那么黄四郎估计已经猜到假麻匪的下场了。

杀人立威,没有什么必要。

反而他们还可以借这些已经死掉的“死人”来做一做文章。

所以张牧之临时决定把尸体偷偷运进来,留作以后用处,但是又没告诉众人他的计划。

在院子里看了一会儿,六子就跑到了董先生的房间里,四处打量了起来。

“董先生,这是什么?”六子指了指董先生房里的留声机。

“留声机,西洋玩意儿。”董先生一边整理床铺,一边给他解释道。

“留声机?”六子摆弄了一下,没什么发现。

“它呀,就是把人的声音刻录到这张黑色的碟子里,然后再用这个留声机,就能发声。”

说着,董先生打开了留声机的开关,将留声机的探针放到了旋转的碟子上。

一阵悠扬的声音响起。

“这么神奇?”六子看着留声机,又仔细盯着它看了一会儿,“董先生,你说‘刻录’,是怎么刻进去的?”

“声音也能雕刻吗?”

“你呀,还年轻,还有学习的时间,等你去外面留学回来你就清楚了。”董先生又回去整理被子了,一边整理,一边说道。

这里面的道理很多,如果不能亲身系统地学习得话,他解释半天恐怕六子也不会明白。

因为六子很难理解,声音是振动产生的,自然也就不能理解,为什么留声机能够刻声音进去。

这点,当年他也请教了别人好一会儿才弄明白。

“你确实要去学习,”张牧之不知何时走了进来,“我打算送你先去东洋学三年,然后再送你去西洋学三年。”

“董先生,我还有两千大洋的存款,你觉得够吗?”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够,也不够,等我的大学办起来了,六子可以到里面先学几年,然后申请教育部的留学经费出国留学。”

董先生回答。

“那董先生你知道西洋和东洋那些学校比较好吗?”

“东洋有早稻田,西洋有康桥,牛津。”

“到时候我为你们介绍几位有留学经验的老师学者。”

“那就多谢董先生了!”张牧之抱拳谢道。

“那倒是不必,分内之事罢了,”董先生停下了手里的活,“但愿六子能为国事出力。”

“国家有难,吾辈义不容辞。”六子同样抱拳,掷地有声。

“那就好。”董先生继续了手里的活计。

“国家之未来,不在于我与志士,不在于军阀官员,而全在于青年。”

“希望六子能秉持这分热心,为我们的事业添一分光亮。就像那烛火,我们燃尽之后,还能有后继者,继续燃烧。”

张牧之和六子并没有回答。

这话,听起来像是遗言。

看起来董先生已经心存死志了。

……

却说那登闻鼓,在滚出门外之后,就由老五出去找了,结果就在街上看见如此一幕——

鼓追着一个人跑,那人就一直跑,既不往左,也不往右,就这么跑,一直跑,一直往前跑。

也没有人来帮他,都是在道路的两旁看热闹。

有指指点点的,有惊声尖叫的,有出谋划策的,但是一个帮忙的都没有,就这么任鼓追着他跑。

而他的前方,一个凶神恶煞的人正等着他。

武举人。

他是卖凉粉的伙计,武举人要他带一碗酒给他,还有配套的菜。

不过看起来,他的酒要洒光了。

于是武举人就对着他发火了。

“砰!”

“砰!”

“砰!砰!”

登闻鼓好大的声啊。

响彻全城。

卖凉粉的伙计就在武举人和鼓之间弹来弹去,像一个皮球一样。

武举人是黄四郎手下一名得力干将,是妖清未灭时的武举人。

现在的他是鹅城四百乡兵团练的教头。

卖凉粉的现在是鼻青脸肿。

但是还是没人救他。

之前还有人给他出谋划策。

现在没人啦!

都只是看着。

老五最终还是出手了。

以新任县长的名义。

于是卖凉粉的和武举人就都被羁押到了衙门里。然后,衙门外面又聚集起了一群看戏,看热闹的人。

“你听说了吗?县老爷要审武举人了!”

“真的吗?又一个作为的县太爷?”

“真的,快去看看!”

“走!走!”

……

“新来的家伙有点不太安分啊!”

“怕什么?武举人是黄四郎的人,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对头!看他们掐起来,然后我们好喘口气,坐收渔翁之利。”

……

“黄老爷,武举人,他被抓了……”

“被抓了?”

(本章完)

.

强硬地要求他们,恐怕会适得其反。

所以他也没有过多管教,更多的是引导。

这群人的思想觉悟不够高,如果这段时间还做不到提升他们的思想觉悟,那等这边的事情结束之后,大家就应该会分道扬镳了。

甚至有可能,将来有一天大家为敌也说不定。

苏仙等人入城了。

“嘿嘿,老大……”老七又向着张牧之那边过去,虽然话没说完,但是意思已经很明了了。

“别把房子拆了。”张牧之的意思很明显。

他来这里是为了保护董先生,但是他的手下不是。

这里似乎已经被黄四郎派人打扫过了,不过苏仙总觉得这里怪怪的。

他能模糊地感知气机,这项能力在之前与僵尸搏斗险死还生之后,还有所提升。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