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历史 > 汉宣风华

第104章帝国的伤痛

  • 作者:庞门阿郎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2-01-15 21:33:28
  • 字数:7088字

扶起怒目圆睁,早已气绝身亡的大牛,刘据伤痛之下,回身就破口大骂遮遮掩掩藏在人群中的昔日门客马通。骂他忘恩负义,禽兽不如。

一时激愤之下,刘据拔出了腰间的长剑,合身扑了上去。他要亲手诛杀卖主求荣的马通,为大牛复仇!

这一天,天高云淡,风和景明。

这是一座原本与世无争的小山村。村口老槐树下的老黄牛,不时甩动几下尾巴,悠闲的反刍着青草;微风吹来,茅屋顶上还能看到袅袅飞扬的炊烟。

地方官在连夜前来通风报信的马通亲自带领下,围拢上来,包围了泉鸠里。准备围捕兵败逃亡至此的太子刘据。

刘据愤怒之下,冲出了藏身的茅屋。

大牛他,几乎快要疯了。

憨厚鲁直的大牛,竟然在官兵里看到了前几天自己给他送信的那人。这个淳朴的山民,方才知道自己上当受骗了,竟然是这人出卖了太子殿下!太子殿下也因为自己的愚蠢,陷入了绝地。

现场的官兵,没有任何一个敢对太子动手。看着太子殿下疯狂的扑上上来,皆是侧身避开。在现场官吏和军官们的威胁马通的怒斥声中,原本面对太子殿下的砍杀,已经无路可退的马通只好挥刀挡开。

原本和两个儿子一直呆在破茅草屋里的太子刘据,听到村子里不寻常的响动之后,立即从土墙上的破洞里,就看到村子里到处都是围捕自己的兵马。原本就已经心如死灰的刘据,这个时候径直呆呆的顺着墙根滑了下来。

直到听到大牛的临终怒吼,再抬头看时,只见大牛身上已经插满白色的箭羽。如同刺猬一般似的大牛,嘴里溢出大股大股的鲜血,还要努力回过头来的,看向自己藏身的方向,眼睛里满含着无穷的歉意。

“铛!”一声兵刃撞击的脆响声后,刘据轻蔑看了马通一眼,径直走开。

身后的马通面色立刻变得蜡黄蜡黄的,满脸冷汗直冒。他知道事后他肯定是完了,敢对皇太子用兵,可是诛杀九族的大罪。

尽管皇帝陛下下诏说太子刘据是叛逆,可是眼下,他还是大汉帝国的皇太子啊。

头脑简单的大牛,虎吼一声,直接向躲藏在人群中的马通扑去,“嗖,嗖!”一阵弓弩射出的声响过后,大牛直接被无数的乱箭射中。

作为大汉帝国的皇太子,做了国储三十八载的太子刘据,他冷笑着随手扔掉手中这把佩戴了二十九年的长剑,就像是扔掉了一切过往。

随即,刘据郑重的整理了一番自己已经破败的衣冠后,朝着长安城的方向,如同昔日元日大典的时候,朝拜母后一般,仿佛最后一次似的,礼节严谨,跪地后深深的磕下头去。

蓦然的抬起头,凄厉的扬天大呼:“母后!母后!母后啊!”

头发已经全白的太子刘据,他那好像发自灵魂深处的嚎哭声,如同子规夜啼,又像是受伤的野兽呻吟。

声嘶力竭不断嘶吼的太子刘据,一遍哀哀的哭泣着,接连吐出了好多口血。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慢慢挣扎着爬起来的他,面色青白的犹如死灰。他一脸惨然,再次伤心大哭,扬首对着白云不时飘过的苍天,发出撕心裂肺的嚎叫:“愿生生世世,刘据永不托生于帝王家!”

是的,刘据是骄傲的,也是高贵的。

作为汉高祖刘邦大帝的嫡系子孙,当今大汉皇帝陛下刘彻的皇太子,刘据他绝不愿意,被陷害他至此境地的逆臣们,捉拿回京城长安后再次受辱。

他,刘据,大汉的皇太子殿下。就是死,也要死的有皇家的尊严。

过了良久,包围圈中的刘据缓缓的起身,面色平静的整理一番早已褴褛的衣衫,冷笑着看了周围一圈后,刘据漠然吩咐,让前来搜捕他的官员胥吏们等待片刻,然后转身往院子里走去。

上千号人,皆是躬身称喏。

大摇大摆的穿过人群,太子刘据回到大牛简陋的家中。

关上房门后,直接上吊自经而死。

门外的官吏军卒们等了老久,也不见太子父子出来。时间越久,众人心中暗呼不妙,前来搜捕的兵卒中,有一山阳男子名叫张富昌,几步奔到柴门前,一脚就踹开了破败的房门。

其他人慌忙跟了上来,等他们扑到门口才发现,原来皇太子殿下已经悬梁自缢身亡,破旧简陋的茅草屋里,同时身死的还有两位皇孙。

现场的当地官员胥吏,以及围拢过来的军卒们,感觉他们都快要疯了。

“我们竟然逼死了皇太子?”所有人全都懵在门口,两腿打着摆子,好像怎么也迈不动似的,还有的人,裤子上全是一片水泽的痕迹,甚至还有被吓得瘫软到地上的。

一片死一般的寂静之下,只有新安县令史李寿跑上前去,将太子刘据的尸身抱住解下。

一阵大风吹来,鹅毛般的漫天雪花,从天飘落。

八月飞雪,慢慢的,覆盖了这座小山村;慢慢的,染白了远山近水。

长安城中,一场动摇大汉国本的大清洗,正在残酷的进行着。

太子刘据兵败逃亡后,盛怒之下的皇帝刘彻,直接将释放田仁的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暴胜之逮捕治罪。身在狱中的暴胜之惶恐不安,自杀而死。

刘彻认为京城北军护军任安,竟然坐观成败,居心叵测,对朝廷怀有二心;丞相司直田仁故意放纵太子,置皇命不顾,因此将任安与田仁一同腰斩于市;

刘据的太子府属臣和数量众多的太子门客,只要初九日跟随太子刘据,曾经一起出太子府的,一律处死;

凡是跟随刘据发兵谋反的皇室勋贵和朝臣们,一律按谋反罪灭族;

附庸太子刘据起兵的各级官吏和兵卒、民间百姓凡非出于本心,而被刘据挟迫的,一律放逐到三千里外的河西敦煌郡。

……

所有的太子属臣们,只有太子宾客张贺因为先后数次劝阻太子刘据起兵,在张安世的努力运作下,由霍光择机向皇帝刘彻求情,才幸免身死。

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狱中的张贺被处以腐刑,还不能出铜赎买。张贺被处以宫刑后,成为了一个阉人。后来,因此得以担任往往只由阉人,才可以出任的少府掖廷令。

在大汉皇帝刘彻征和二年的这个八月份,整个大汉王朝几乎半数的皇室勋贵和朝臣门死于非命。加上战死以及牵连的军卒和民间百姓,将近数十万人尽是死在这一场的巫蛊之祸之中,以及后来的大清洗下。

大汉帝国从此,元气大伤!

说几句心里话:

其实,今天自己的状态很差。只是因为阿郎把自己带入了刘据的悲情命运太深,所以,才这么晚了上传更新,这一点实话实说,不欺瞒各位。

今日,《汉宣风华》第一卷“巫蛊之祸”已经完结,接下来就是第二卷龙栖潜渊开启。

历史文真的很难写,需要考据的资料很多,也需要琢磨的环节更多。阿郎不是一个将就的人,常常写完大半天的稿子,反复推敲,甚至是推倒重写,只为了将自己认为最好的文字,奉献给大家。

其实,第一卷中男主角刘病已的戏份很少,大多数章节全是历史背景勾画,以及历史人物的塑造来推动故事情节。第一卷之所以虚主角化的目的,源自阿郎心中有个妄想,希望笔下能够构建出一个真实的、温情的、有血有肉的大汉时代的宏大世界。所以,笔力不足之处,还请各位书友们报以谅解和宽容。

写书以来,许多许多书友的支持和鼓励,一直是阿郎坚持下去的动力。其实我们都知道,网络写手如果凭借着心中的激情开书,往往坚持的时间不长。阿郎不敢称自己是写手,只能说自己是一名文字爱好者,所以,才怀着“但行文字,莫问前程”的心态,坚持天天更新了两个多月。

对于我来说,写字其实就是一种修行。

感谢书友们的理解和支持.感谢第一位投推荐票的书友“西兰花花花”,感谢“心如薄荷”,感谢“墨渊浅白”,感谢“伊泽尔”......感谢更多收藏和投推荐票鼓励的书友们!

阿郎始终相信文字是有灵性的,也相信优秀的作者和优秀的读者之间都是相辅相成,互相陪伴成长的。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是在不断的负重前行,不断的默默治愈。所以,前路漫漫,让我们且行且珍惜。

阿郎于长安拜上

从此,这个剑,陪伴了太子刘据二十九年的岁月。

剑,冷冰冰的,就像是如今的父皇。可是,刘据永远都忘不了母后的温暖和慈爱。他,觉得自己这一辈子,最对不住的就是永远疼爱着自己的母后。

四周紧紧围拢着的兵将们,沉默着垂下刀剑和弓弩,他们只是将刘据围了一个不大的圈子。

头发散乱,经过一番胡乱砍杀的太子刘据,终于累了。

征和二年,八月初八日。

他缓缓的抬起手中这把造型古朴,装饰华丽的长剑,目光温柔的拿手指缓缓的抚过剑身,温柔的如同抚摸丽人的身体似的。

随后,他凄然的笑了起来。

这把随身佩戴了二十九年的长剑,还是自己十六岁那年行冠礼的时候,那个时候还是威严而又慈祥的父皇,当着满朝文武勋贵们的面,亲手给他挂在腰间。

可是,下一秒后,平和宁静的小山村陷入了一片厮杀呐喊声中,原本如同世外桃源的平静如同琉璃落地一般立即粉碎。

当蜂拥而来的军卒,持刀张弩出现在大牛家小院子外面的时候。正在院子里劈着柴火的大牛,他愣了一愣,嘶吼着就举着柴刀迎了上去。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