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历史 > 佳丽三千,老朱求我当皇太孙

第75章舌战群儒

  • 作者:跌倒莫蹲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2-02-12 22:52:26
  • 字数:9344字

我前段时间可是听说弟弟你可是执意要禁海,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朱允炆颤颤巍巍走了一步,结巴道:“对…但是我这可是为了朝廷,为了大明。

哪怕是房间某个角落的黄紫橙也不知道应该如何说了…

毕竟这种事,那可是大人之间的事情,和他们寻常之人,真的没有什么关系。

毕竟刚才他该说的都已经说了出来,现在你要他如何说。

王国浪道:“其实很简单,只要做到一点就行,那就是经济。

但是让他去弄别的事情,让他去思考别的东西,他真的头疼。

毕竟术业有专攻,他这点真的不行啊。

我们大明就那么一点金银,还要去接济周边那些小国家。

现在黄紫橙忽然觉得朱允炆一点用都没有,要不他赶紧换一个靠山…

其实王国浪这个人是真的不错,可他就是不知道用什么姿势,或者是语言去投靠。

可是每一次换来的是什么,都是一群破铜烂铁,一堆不值钱,对我大明百害无一利的破烂。

这种破烂,我们要他做什么。

这不是白白浪费我大明钱财,又是什么?”

现在他要是上前帮忙,那肯定是只能帮倒忙,适得其反。

哪怕是正德年间有人提出开海,刘大夏直接将当年的海图给烧了,直接断了这些人的那些念想。

哪怕是到了明末,崇祯皇帝自挂东南枝之后,依旧有人想要开海禁。

事实上中原走私一直都有,从来就没有被阻断过。

海禁禁止的其实就是寻常百姓,真正的权贵和达官贵人,他们在海运上面赚了很多钱。

他们之所以提倡海禁,那就是想要他们赚钱,而不是大家一块赚钱。

毕竟蛋糕就那么大,如果每个人都分一口的话,那么他们这些权贵却吃不到几口。

即便是朱元璋依靠的是西洋那边的火器得到了天下,朱元璋依旧鄙视西方国家,认为西方过来就是一群蛮夷,不如东方国家…

“如果你要觉得那样做是错误的话,那么才是大错特错。

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如何富裕百姓,只有富民才能够富国。

其实这两者之间有关系的。

如果百姓们天天吃不饱,稍微有那么一丁点的天灾人祸,就需要朝廷的赈灾,帮忙。

那么请问一下,国家还如何富有,天天就忙着赈灾了。

就比如修缮水渠这件事,很多人都觉得不值当,因为今年修缮,明年就有可能被冲垮。

浪费那么多人力物力去,结果却是无用之功,白白浪费钱。

这其实也不能怪你们,要怪只能怪这个时代,怪这个时代的科技。

如果这个时代的科技,我说的是发明,如果能够更上一层楼的话,肯定不会变成现在这样。”

“你们看看现在,再看看我心中所想,你们就能够明白一件事,那就是我们现在需求远远达不到。

民以食为天这点没有错。

但是我们要是提倡所有人都去种地,将地里面庄家当成重要。

只要老老实实种地,然后交纳税收,就可以一辈子衣食无忧。

这点没错。

错的就是时间,就是人口的增多。

比如以前一个人可以拥有十墓地,突然之间一个人只有一亩地,你觉得大家的生活还是会像以前一样,依旧是无忧无虑,衣食无忧吗?

比如现在人均一亩地是一人十亩地,现在总人口是两千万人。

如果一百年后人口翻了三十倍,达到了六万万人口呢?

难道还要这六万万人口去种地,三十人去吃以前一个人的口粮?

就说勉强够吃,可万一遭遇到了天灾呢?

朝廷每年收的钱始终都是一样,但是现在的灾民却是要是以前的三十倍。

以前能够规划好的够用粮食,一时间就不够了。

到时候请问你是皇帝,你应该怎么办?”

王国浪字字珠玑,怼的朱允炆说不出话来。

朱允炆支支吾吾半天,愣是没有说一个字来。

许久朱允炆方才说道:“你有什么办法?”

方孝儒也曾经考虑过这些,但是他无论怎么想,都想不到答案。

就是想到解决办法,他也不敢说。

无非就是新的灾难出现之后,然后就是一个朝代覆灭。

难道他们这些聪明人都看不到这点。

他们是看得到这点。

但是他们却都是没有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这样的剧情反反复复下去。

哪怕是张居正看到日落西山的大明王朝也是没有办法,只能想办法从商人嘴里在扣钱出来。

大明初期的这些官员每一个都是忧国忧民,对于大明将来很担忧。

齐泰听到王国浪慷慨陈词之后,也迫切想要知道解决办法。

虽然朱元璋不止一次犯错,但是齐泰还是朱元璋最忠实的走狗,甚至说是粉丝。

如果不是朱元璋,就不可能有现在的大明王朝,更加不会有现在的盛世开端。

所以齐泰心中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尽量改变现在看到的一切,尽量变成他心中的大好河山。

别人都还没有开口,齐泰便开口问道:“皇孙殿下,如果是你陛下,你会如何办?”

一般不会有人在没有结果之前就直接认同王国浪的身份。

万一身份有假,那么他们岂不就是佞臣了。

但是齐泰为了大明,不得不开局就直接选择站队。

方孝儒是一个超级近视眼,他现在什么都看不到,但是对于方孝儒而言,他可以怼天怼地怼空气,但是他依旧是心系百姓。

见齐泰已经开口了,方孝儒也顾不了那么多了,便开口道:“皇孙殿下,如果你真的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老臣就是拼了这条命也要完成殿下的盛举!”

朱允炆慌了。

现在已经有两个重臣开始支持王国浪,这可不是一件好事。

随后朱允炆便看向黄紫橙,却看到黄紫橙不断对着他摆手,一时间他更慌了。

一个根本就不知道身份真假的人,突然之间出现在皇宫之中,要抢夺属于他的一切。

这放在任何人身上,这些都是无法接受的。

王国浪轻轻一笑,他要的就是这些。

现在看到有这么多人开始支持他,他觉得很满足。

事实上,他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支持。

就连坐在龙椅上面的朱元璋都是震惊不已。

下面的这几个老臣以前是什么样子,相信比任何一个人都要清楚。

朱元璋还以为他要获得这些人的支持,需要消耗一段时间,却让他没有知道的是转眼间就成功了。

至于朱允炆本来就是他推出来的一个挡箭牌。

现在这个挡箭牌即将失去了他原本属于他的作用,那么就应该丢失在一边了。

看着王国浪这个大孙子,朱元璋是越看越喜欢。

在王国浪背后站在的那些人无一不是大佬级别的存在。

有了他们,朱元璋相信他孙子将来位置肯定是稳如泰山。

将来他孙子那可是要统一全世界的存在,怎么能不让朱元璋欢喜。

“其实这个还是刚才的那句话,就是要经济致用。

如果将经济比如成一团水,如果这团水要是直接活泛起来的话,那么我们将来能够获得什么?

对,你们想的没错,将来我们获得的肯定就是利益。

只有有钱了,我们在将这些钱用于建设。

至于刚才说的水渠建设,之所以大家都觉得没用,那是因为洪水只要一到就能够冲垮一切。

如果我们将河坝修建到更好呢?

我正好有这种能够将石头材料变硬,能够几十年不变硬的材料。

只要用了我这个材料,我相信我想要修建什么就能够修建什么。

至于海禁一说,还是那句话,只有将所有的东西流通了之后,我们才能够再进一步。”

现在王国浪弄出来的只不过是大纲,距离完整将一切都完成,还有一段距离。

朱允炆冷哼一声:“说大话,谁都会说。

别人都可以说大话,我同样也能够说大话。

所以这些并不是衡量一切的标准,有本事的话,我们比试一场吧。

只有比试一场,才知道谁强谁弱。”

朱允炆被激怒了,他要证明和别人看,证明给黄爷爷看,他其实还有本事。

黄紫橙叹了一口气,心道:“完了完了,这孩子还是太年轻。

别人只是随意说了几句,就直接将这个傻子给激怒了。

这孩子真的是太傻了。

如果将来还要是这么傻的话,那么这孩子就是败了。”

黄紫橙已经是朱允炆老师。

在这个时代天地君亲师,缺一不可。

黄紫橙已经是朱允炆的老师,那么一辈子就和朱允炆捆绑在一块,不可能解除绑定。

看来他注定要被朱允炆所拖累,将来有可能会…

朱元璋咳凑一声,开口劝说道:“二孙子啊,你刚才做出的决定有些鲁莽啊,真的太鲁莽了。”

朱允炆笑道:“黄爷爷,我做的事是对的,我自己承担。”

朱元璋点了点头,随后看向王国浪。

这个大孙子可是他亲自带回来的,可是现在这个大孙子竟然闭口不谈了。

王国浪道:“这种小儿科的游戏,我觉得没必要去比。

因为没有必要,就是浪费时间。”

王国浪直接拒绝了。

如果让什么都不懂的朱允炆去折腾的话,谁知道百姓们会被折腾出什么样。

与其实让百姓们遭罪,还不如老老实实做自己比较好。

反正现在已经有大部分人支持着他,他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既然已经成功了一大半,他还考虑那么多做什么。

朱允炆觉得王国浪这是在羞辱他,就是对于他人生最大的侮辱。

但是现在人家王国浪都么有同意,他就是再说什么也没有用。

反而他说多了,略显他小肚鸡肠。

“孙儿身体不适,请黄爷爷赎罪!”

朱允炆作揖道。

朱元璋点了点头。

朱允炆带着愤怒离开。

目送朱允炆离开,朱元璋道:“你们觉得我这个孙子如何?”

齐泰道:“皇孙和太子长的一模一样,品学兼优,乃是不可多得的麒麟子。”

方孝儒什么都看不到,总不能说假话吧。

于是方孝儒便沉默不语。

朱元璋最后又看向黄紫橙。

黄紫橙那叫一个尴尬。

他可是朱允炆的老师,灵魂深处已经打上了朱允炆的痕迹。

现在朱元璋这个眼神明摆着就是要他背叛朱允炆。

可他要是背叛了朱允炆,那么他的人格丢了。

读书人最看重就是名声,就是他们那张脸。

现如今直接要他将脸丢掉,他一时间真的难以接受。

毕竟读书人最看重就是这张脸。

如果要是没脸的话,那么他还是读书人吗?

王国浪自然清楚黄紫橙身份和地位。

其实就是黄紫橙要投奔他,他也不打算要。

历史上朱允炆之所以变成志大才疏这样,这里面和黄紫橙有很大的关系。

甚至如果不是黄紫橙的话,朱允炆肯定是另外一个模样。

这真的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拥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拥有什么样的徒弟。

将来王国浪的团队要是有了黄紫橙,反而王国浪会有诸多不适应。

“黄爷爷,就不要为难别人了,我还没有去祭拜过奶奶和父亲呢。

黄爷爷,我还是先去祭拜两位仙人的好。”

王国浪道。

朱元璋点了点头,“好,咱的孙子,你就跟着咱去祭拜你奶奶吧。”

于是朱元璋便带着王国浪离开御书房。

可要是让他长时间使用,那就是要人命了。

所以郑和下西洋七次之后,就开始禁海了。

朱允炆毕竟是这个时代的人,他的思想有一些局限性。

正是因为有这种思想,很多人才会反对将他们的东西运送到海外去。

现在朱元璋身上都是汗水,朱允炆真的不知道应该如何说了。

甚至到了郑和下西洋之后,大明的这些官员依旧抵制。

不是因为别的,那是因为郑和每一次带回来都是一堆香料,或者是一堆辣椒等没有用的东西。

这些东西他们第一次使用,使用几次还行。

还有就是他现在主动站出来帮助朱允炆也不行啊。

他就那点真材实料,要他去说一堆大道理,或者是让他直接将他心中想法说出来,他肯定能行。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