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历史 > 佳丽三千,老朱求我当皇太孙

第67章谁赢谁负

  • 作者:跌倒莫蹲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2-02-04 00:10:45
  • 字数:9778字

你杀我之日,就是我叔灭你九族之时。”

朱元璋笑了,“呵,那咱就看看你叔是如何灭咱朱元璋九族。

张士诚害怕的在金陵颤颤发抖。

天下除了北方元朝朝廷,整个南边朱元璋一人独大。

陈友谅亲帅六十万大军在番阳湖兵败,被杀。

沈万三吼道:“你要是敢杀我,我叔绝对不会放过你。

在朱元璋身后站着一个三百多斤的大胖子,他就是沈万三。

“恭喜上位击败陈友谅,即将南边一统,统一天下也未尝不可。

给咋将他吊起来,直到吊死为止,让他好好看看咱是怎么先灭了他九族的。”

朱元璋喝道:“给你什么爵位?

来人将他给咱绑了,关进大牢,来日咱攻打张士诚时候,用沈万三狗头祭旗。”

………

扬州,某处庭院。

仆人向青年汇报道:“老爷,大少爷被大明的上位抓进大牢了。

上位呀,你看如今天下即将平定,不知该给我个什么爵位?”

要不是沈霸霸有系统,沈家家主位置还轮不到他沈霸霸当。

沈万三身为大房嫡长子,本来就应该接替家主之位,可这个位置却被叔叔给占了。

沈万三一气之下,带走一大半家产到处投资。

沈万三跟着张士诚,弄的张士诚丢了大半城池。

跟着陈友谅,陈友谅兵败被杀。

现在却是又舔着脸来找朱元璋要官职。

你沈万三是到处压宝,但你支持谁,谁就倒霉。

朱元璋那可是出了名的恨商人,在加上你沈万三这个天生的“坑”主公体质。

朱元璋能收下你,那就不是朱元璋,应该改名为朱二货。

沈万三对朱元璋的贡献也很大。

应天府城墙一大半都是沈万三花钱修建,而朱元璋的人修建的却是豆腐渣工程。

朱元璋这次打陈友谅的粮草和军饷都是沈万三所出,而且沈万三还傻乎乎的当着朱元璋的面,拿钱打赏大明士兵。

一桩桩一件件,都触碰到了朱元璋心中红线,还恬不知耻的找朱元璋要爵位。

这不是瞎子点灯,找死吗?

侄儿在傻,那也是侄儿,总不能丢下这个傻侄儿不管。

更何况朱元璋这次是真的惹怒了沈霸霸。

灭沈万三九族?

那岂不是也带上了他沈霸霸?

“三天之内,我要让大明再也看不到一粒粮食。”

沈霸霸摘下一朵桃花,亲手戴在仆人头上。

“是!”

………

应天府。

朱元璋回到家,愣是砸了几十个花瓶。

所有太监都吓得颤颤发抖,跪在门外。

只有马秀英来到朱元璋跟前,一把拉住朱元璋胳膊,用手去抚朱元璋的心口窝,“好了,重八,别生气。”

“反了,都反了,咱这个吴王当的还有什么意思,还不如回家放牛算-球。”

朱元璋这次是真的动了怒。

商贾来替沈万三求情也就罢了,可朱元璋的那些义子和跟着他出生入死的武将都来向他求情。

希望朱元璋能够放过沈万三,不然到时候整个天下商贾在也没人支持朱元璋。

不仅如此,就连刘伯温和李善长都来劝说朱元璋,说如果动了沈万三,天下商贾都会离开应天府,去支持其他反王。

杀沈万三一人,得罪全天下商贾,完全不值当。

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让这些商贾给应天府多多送钱粮,灭掉周边这些反王,统一南方,驱除鞑虏才是上策。

朱元璋岂会不知这点。

可他是真的讨厌沈万三这个奸商,为了钱今天和这个交易,明天和那个眉来眼去。

看他朱元璋现在地盘多,兵多将广,就想来打他朱元璋秋风,还敢威胁他朱元璋,说他要是死了,他叔叔就灭朱元璋九族。

他朱元璋倒是要看看沈万三的叔叔如何灭他朱元璋九族。

“上位,不好了,我大明在应天府所有粮仓突然被烧。”

一个太监连滚带爬,来到朱元璋跟前,扑腾一下跪在地上,失声痛哭。

大明要是没了,那么他这个太监岂不是白.割了。

“呵呵,报复来的还真快。

传咱的王令,让李善长去民间买粮,一定要将这股子邪气给咱压下去。”

朱元璋自然清楚是谁动的手。

侄儿沈万三刚抓进大牢,那边就开始行动。

除了沈万三叔叔,还能有谁敢和他朱元璋硬碰硬,对着干。

马秀英劝说道:“重八,你还是放了沈万三吧,小不忍则乱大谋。”

朱元璋哼道:“让咱放了他,做梦,咱是不可能放过他的,咱就坐着看他如何颠覆咱大明的。”

老朱一怒,浮尸百里。

就连马秀英都劝不住。

次日,应天府所有粮店都挂着无粮招牌。

一个老农带着一家八口来到应天府衙门,击鼓鸣冤。

很快应天府知府便见了老农。

此时应天府是大明首都,知府相当于是xx市-市-长。

而应天府知府正是李善长。

随着朱元璋地盘越来越大,李善长这几年也算是过了些许好日子,发福不少。

但是这几天却因为沈万三的事,让李善长又清减几分,看样子有些疲惫。

李善长一拍惊堂木,问道:“堂下何人?”

“小民孙三四,小民带着一家八口,五个寡妇,两个孙儿,来给知府老爷请安了。

请问知府老爷,上位为何要抓沈万三,为何将我百姓拖累其中?

我孙家一门八个男儿都随上位南征北讨,死在战场。

我不求上位能够赡养我孙家孤儿寡母,只求上位能够不要在来糟践我等百姓。

算咱求求上位,求求知府老爷了。”

“来来来,儿媳妇,咱们跪下求求知府老爷。”

老农话音未落,五个寡妇和两个不到两岁孩童跪在地上。

寡妇抽提,两个孩童嚎啕大哭,直叫:“娘,我饿,我饿。”

“这…”

“老人家,快快请起,能否告诉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李善长小跑来到老农跟前,将老农搀扶起来。

这老农将一家八个男丁送到战场,这可是烈-士家属呀。

“一夜间,应天府所有粮店都关门,挂上没粮。

民以食为天,马上就要到了秋耕之际,小老儿要买粮种回去种地。

没粮种不说,就连余粮都没有,这是要饿死我等小老百姓呀。”

为了打番阳湖之战,朱元璋将他管辖所有粮食都征集到一块。

百姓手中根本就没有粮食,只有钱财。

百姓们想要吃粮食就要去粮店买当天口粮,并且每人每天只有一两,多一两都买不到。

可刚刚打赢了番阳湖之战,朱元璋就抓了沈万三,这才有了现在这一幕。

“这…随本府去看看…”

李善长硬闯所有粮店,一粒粮食都没找到。

大怒之下的李善长抓了几个粮店老板,老板告诉李善长,上面大掌柜昨夜烧了应天府所有粮仓。

并让他们这些人告诉来抓他们的官差,这是沈家出的手。

在听到粮店老板的话后,无数百姓都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为了朱元璋打陈友谅,他们又给钱又给粮,还将家里男丁送上战场。

想要换来太平盛世,却没曾想却换来的是连一口粮食都吃不到嘴里的下场。

在大元统治下,最少也有粮种,可以耕种田地,最少也有盼头。

可在看看现在,连当初的大元都不如。

还支持个屁的朱元璋,直接支持大元得了。

“沈家,好你个沈家。”

李善长在得知全应天没有粮食之后,第一时间找到几个负责漕运的小老板,希望他们能够运来粮食。

至于价钱,让他们随便开。

可来到码头,别说连一艘船,就连只能乘坐三个人的小船都没有一只。

一询问,这才知道几个漕运老板在昨晚就将所有船只都给烧了,哪怕是打鱼用的小木船都烧了个干净。

并且诸多漕运老板还放出话来,说这都是沈家掌权者的主意。

粮仓被烧,粮店毁粮,漕运毁船。

一时间,应天府变成了人间地狱,到处都是哀嚎啕大哭声。

甚至还有人已经开始骂朱元璋是残暴的土匪。

李善长和刘伯温连夜进入大帅府,找到朱元璋。

刘伯温劝道:“上位,还是放了沈万三吧,不然谁知道沈万三的这个叔叔还折腾出什么幺蛾子来。”

一向都朝堂之上不关心,不过问的刘伯温都亲自来找朱元璋,可见事态已经非常严重。

朱元璋摸着下巴胡须,来回走动几步。

开口道:“濠州呢,从那调粮食过来。

先解决一时,等找到沈家后,将沈家抄家灭族。”

一个头上插着红色的兵卒跪在地上,“报,上位,濠州已经断粮了。”

朱元璋知道这是濠州八百里加急的兵卒。

濠州竟然也没粮了。

“咱就不相信,咱管的这片地盘都没粮了。”

朱元璋刚说完,一个太监带着一只信鸽快步走了进来。

朱元璋指着信鸽,对李善长急忙道:“善长,快,念给咱听。”

李善长一目十行扫了一眼,说道:“上位,亳州也没粮了,也是一夜间所有粮仓被烧,粮店老板连夜将粮食烧毁。”

“报,涿州飞来信鸽,涿州已经断粮。”

“报,湖州飞来信鸽,发生叛乱,杀官造反,造反刁民已达三千之众。”

“报,泰州锦衣卫发来信鸽,泰州知府高举义旗,列出上位十大罪状,已经聚集八千叛民。”

一个又一个太监跪在朱元璋跟前,手中捧得都是信鸽。

“哈哈哈,好一个沈家,真以为饿咱一天,咱就会服软?

将大帅府所有粮食都拿出去,开设粥棚,告诉百姓们,明天,明天咱就安排人去找张士诚买粮。

告诉大家,咱朱元璋和大家一样,吃的是稀粥,睡的是土炕。

咱朱元璋从没对不起百姓一日。”

“二虎,你亲自去做,快去。”

此时的朱元璋就像是只快要饿死的老虎,见谁都恨不得上去咬一口,撕下一块肉来。

李善长道:“上位,远水解不了近渴,现在整个国家都断粮,而且还出现了杀官造反的情况。

单凭几句同甘共苦之类的话,恐怕是难以平息民怨。”

刘伯温掐了掐手指,大呼:“上位,不好了。

没粮食是小,民变也是小,就怕其他几个割据反王来攻打我大明。”

即便朱元璋三人都清楚那些杀官造反背后都有沈家影子,他们也不担心。

小规模的造反,成不了什么气候。

大不了安排个将军过去平乱。

可真正怕的则是周边这些虎视眈眈的反王。

“危言耸听!

刘伯温,亏你还是神机妙算,连如今的局势都看不清楚。

周边这些反王,有一个算一个,就是他们全加一块都不是咱大明的对手。

行了,行了,你们两个退下吧。”

朱元璋摆手。

“上位…”

刘伯温还想劝说几句,却被朱元璋虎眼瞪了一眼,“退下!

咱说得难道还不清楚,给咱退下。”

李善长抓住刘伯温的胳膊。

见二人退下之后,朱元璋又将下午才恢复如常的书房砸了个稀烂。

“沈家,咱们走着瞧。

谁要是先求饶,谁就是孙子。”

发泄完之后的朱元璋,这才冷静下来,连忙下了两道王令。

“来人,传咱的王令,让人去找张士诚借粮,三天之内,看不到粮食,咱就派兵打张士诚。”

“让常遇春去平定那些叛乱的乱民,告诉常遇春,一定要逼问出乱民背后沈家人的住址,朕要灭了整个沈家。”

“谨遵王令!”

………

大明飞鸽传书到了张士诚所在的金陵细作,细作直接见到张士诚,告诉张士诚朱元璋的借粮请求。

在细作威胁下,张士诚吓坏了,立刻筹备三十万石粮食船运应天府。

现在一石一百斤,也就是说张士诚筹备了三千斤粮食支援朱元璋。

可刚出了金陵城,在江上行驶一个小时,几艘大船走水了,连人带船烧了个干净。

得知消息之后的朱元璋当即吐了一口血,当场气的晕死过去。

“都和那傻侄儿说过多少回了,让他离朱元璋远点,他还往朱元璋跟前凑。”

沈霸霸是他老爹六十多岁纳的小妾所生,他那个掌房的大哥整整大他四十岁,就连沈万三都大他二十多岁。

据说上位要吊死大少爷,并且还扬言灭大少爷九族。”

少年穿着一身黑色长袍,腰间别着美玉。

1363年。

手中正拿着一把镜子,正在照镜子。

“啧啧啧,上天为何让我生的这么美,这要是不出去勾搭姑娘,真是可惜了这好皮囊。”

收回镜子,沈霸霸转过身来,那如星辰的眼睛中闪出一道不悦之色。

应天府(今南京)。

朱元璋站在城口,观看着城口下进进出出的路人。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