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历史 > 明末重生之门

第144章 杀鸡儆猴

  • 作者:数沙人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2-10-11 12:19:12
  • 字数:9648字

城墙嶙嶙峋峋,很多城砖已经掉落,露出了里面的夯土层。

在风雪的侵蚀下,很多地方都有了倒塌现象。

鉴于贺人龙身死,朝廷并没有再次委派延绥镇的总兵,而是把孙杰安在了这里。

虽然只有一个协防的名头,但本质上和一镇总兵差不多,对延绥镇有一定的军事指挥权。

在孙杰收到朝廷的封赏时,延绥镇留守的那些兵马也收到了朝廷的命令。

空有雄伟的表面,却没有雄伟的内在。

因为孙杰的头上没有延绥镇总兵的官职,自然不用给延绥镇军饷。

这是崇祯耍的一个小心机,只不过正中孙杰下怀。

城门紧紧的关闭,城头上依稀可见几个身着鸳鸯战袄的士兵巡逻。

片刻之后, 终于停在了城门前。

站在远处看会觉得延绥镇雄伟壮观, 可走近一看, 方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懒散随意!

与其说是鸳鸯战袄,不如破烂衣裳来的实在。

松松垮垮,就像是麻布一样缠在他们身上。

前方的城池,在孙杰的眼中愈显高大。

更何况参将大人之前说过,没有他的命令,禁止开城门,如果被他发现,咱们的下场可不会太好!”

“可之前朝廷已经来了命令,让咱们暂时听从陕西总兵的安排,总不能把他们扔在门外吧?”这个士兵说道。

“那就不关咱们的事了,先禀报给参将大人吧!”

说着,城头上的这些士兵走下城墙,往城内而去。

没过多长时间,便把这事情告诉给了留守在延绥镇的参将何犇。

何犇是延绥镇中路参将,掌管榆林卫以及附近十几个营堡。

因为位置特殊, 所以在贺人龙率领精锐兵马去京城之后, 便是延绥镇的实际掌控人。

前不久, 何人龙战败的消息传来。

在这个老上司还活着的时候,他不敢造次。

贺人龙人称贺疯子,不仅对流贼残忍,对自己的手下人也很残忍,平时贺人龙没少训过他,甚至还数次殴打。

在贺人龙还活着的时候,他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

可当他知道贺人龙战死时,心里多了不少其他的想法。

野心也在这一刻开始膨胀,他认为,自己未尝不是下一任延绥镇总兵。

等了好久,却没有等到朝廷的任命,而是一纸令书,让他负责孙杰协防延绥镇。

眼看着煮熟的鸭子飞了,他心里自然不舒服。

于是就鼓动城中所留士兵,拒绝服从。

从朝廷的一纸令书下达以至今日,过去的时间并不长。

本来以为要在年后才会遇到孙杰,可万万没有想到,如此之快。

延绥镇的参将府很小,看上去非常寒酸,只是一个稍微比较大的宅子。

连个像样的大厅都没有,只有一个稍微大的堂屋。

这不代表他没钱,相反,他手下的那些士兵,都是他的佃户。

城外的土地,一大把都是他的。

只是表现出来不像是有钱人的样子,若是深究,不比普通商人差。

冬天寒冷,屋子里面摆了几个火盆,何犇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这几个士兵,道:“我之前跟你们说的那些话全忘了?关闭城门,不让他们进来!

延绥镇乃九边之一,没有这样安排过,怎么可能会听从陕西兵马调动?朝廷实在胡扯!”

“可是,据说这个陕西中路参将战功赫赫,不是一个好惹的人!”一个士兵一脸担心的说道。

何犇没有任何在意,坐在火盆旁边的他一脸鄙夷:“不是好惹的又能如何?难不成他还敢攻城?即便想让我在他手下做事,也要给他一个下马威,不能辱没了我的名头。

不然,以后不得在我的头上拉屎撒尿?这如何能行!行了,你们下去吧,不用想太多,城门那边有什么情况及时回来告诉我!”

何犇能有这样的想法,实在太正常不过。

事已至此,这几个士兵只能退出去。

他们走后不久,何犇把自己的家丁也派上了城墙。

他不放心守城的那些士兵,所以让他手下最忠心的家丁监视。

当他们来到城墙上时,看着城墙下面的孙杰,摇了摇头,叹了叹气,便装作没看到。

陈虎举着喇叭,声音又大了几分。

。只可惜,没有任何回应。

眼看着西边的太阳越落越低,孙杰的心中多了不少急躁。

“虎子,告诉城墙上的人,再给他们一刻钟的时间,如果他们还不开城门,咱们直接强攻!”孙杰面露冰霜。

陈虎清了清嗓子,声音再次大了一些,“城墙上的人听着,不开城门者死!”

城头上的一个士兵探出半个身子,喊道:“城下的兄弟,不是我们不想开城门,实在是参将大人不让我们开,军令难为!”

孙杰皱了皱眉头,面露不悦。

想要彻底的收编延绥镇,林立在地方上的这些大小军头,必须要全部处理。

既然延绥镇的这个参将如此不识趣,那就让他见识见识什么叫做雷霆手段。

以此来杀鸡儆猴,免得其他地方那些军头不听命令。

孙杰看向陈虎,道:“你先回来吧,一刻钟之后,如果还不开城门,直接炸毁!”

陈虎点了点头,站在孙杰旁边。

这塞北之地,大风不断,刮在人的脸上,就像是刀割一样。

孙杰率领了两千亲卫营士兵,这些士兵林立在城门之外,就像是一个黑色方块,一动不动,军容肃整,鸦雀无声。

城头上的守军看着城外这些士兵,心里发慌。

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兵,结结实实把他们震撼了一番。

何犇的家丁在城墙上手持腰刀不断的巡逻,时不时还大声痛骂:“你们这些人不要有其他想法,不然的话就是刀下亡魂!

如果你们做得好,参将大人还会赏赐下一些干饭,马上就是上元节,不要节外生枝!”

那阴冷狠辣的声音,震慑住了城头上的很多士兵。

时间就这么一分一秒的过去,当最后一抹阳光消失在西边天上时,一下子昏暗了下来。

在这冬天里,黑夜就像千军万马一样,瞬间遮蔽了天空。

大风吹起孙杰的衣摆,潇潇而过。

也过了孙杰预留的时间。

“炸开城门吧!”

孙杰看向陈虎。

这次前来,带来的火炮不多,毕竟又不是攻打建奴。

陈虎将孙杰的命令安排下去,队伍当中,几个炮兵推着煤气罐大炮走出军队。

孙杰下达了步兵后撤的命令,炮兵将煤气罐大炮安排在城门前一里左右。

“开炮!”

孙杰下达了命令。

陈虎手持对讲机,把孙杰的命令传达下去。

几个呼吸之后,一声轰响而起。

紧接着,便是如同雷霆的声音。

“碰!”

煤气罐炮弹准确的落在城门前,巨大的爆炸,瞬间就把城门炸得木屑纷飞。

在冲击波的震荡下,残破不堪的城门应声而倒,激起一片尘土。

“进军!”

孙杰冷哼一声,率领着兵马往前。

城墙上的士兵就像是傻了一样,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孙杰竟然敢强攻。

在炮弹爆炸时,城墙为之一震,本就残破的城墙,将振动放大了几分。

当他们回过神来,孙杰率领的兵马已经进入了城门。

最开始慌乱的是何犇的那些家丁,他们一溜烟的从城墙上跑了下去。

他们第一时间跑回了参将府。

在爆炸产生时,参将府当中的何犇就听到了这声音。

一脸慌张的出门查看,刚走出去几步,便看到了从城墙方向急匆匆而来的家丁。

心中慌乱不已,连忙问道:“发生什么事情了?刚才那动静是怎么回事?”

一个家丁忙道:“他们他们攻城了?!”

“啊?什么?他们怎么敢这般胆大?!”

何犇嘴巴大张,惊慌失措。

还没等他有什么反应,整齐如林的脚步声,从远处传来。

紧接着便是道道光柱,在这夜空中追索着人,就像是牛头马面的锁链一样。

“快,快跑!”

何犇掉头就跑。

事到如今,要是还不明白眼前情况,那可真够蠢的。

不过,他怎么能跑得了?

没要多长时间,何犇就被孙杰派出去的士兵抓了回来。

途中,他还想带着他的士兵负隅顽抗,当打死了几个之后,他非常顺从的扔下了手中的武器。

何犇的家门前,孙杰看着被摁在自己面前的何犇,冷声问道:“你为何要把我拒之门外?”

何犇哆哆嗦嗦的说着饶命,哪里还有心思回答孙杰的问题?

看着这个样子的何犇,孙杰忽然觉得悲哀。

这便是大明边军参将?

没有头脑不说,还外强中干,软弱无能。

没有费什么话,就让人把他带了下去。

同时散布麾下士兵,防控城池,以防乱象。

第二天一早,孙杰派出士兵,统领整个延绥镇留守兵马,自百户以上,前来镇城商议兵事,若不来者,以军法从事。

延绥镇东西较长,孙杰给了他们两天时间。

延绥镇有二十六个营堡,除却跟着贺人龙和洪承畴去京城的兵马之外,还留有差不多五万人,当然了,这只是纸面上的数字。

真实数字,只有一万来人,还基本上都是叫花子兵。

百户加千户加守备以及游击等军官,也才五六十人,就这五六十人,还有一大半没来,只来了三十七八个。

没来的这些人,除却极少部分因为道路或者其他不可抗力因素之外,剩下的人,都和何犇差不多。

没来的这些人,孙杰没有强求,也没让人去催。

过几天,他们会屁滚尿流的跑过来。

……

镇城的中央街道上,孙杰让人搭了一个高大的木台。

木台上有几个木桩子,何犇以及他的心腹家丁全被绑在这上面。

孙杰站在他们前方,看着台子下面的百户、守备以及游击,手持喇叭,说道:“诸位,朝廷令我协防三边,这是军令。

按理来说,你们应该服从,可这个何犇,不仅不服从,甚至还据城而守,妄图造反,此例不可开,此风不可长!

不然,军令何以施行?!”

孙杰的声音很冷,冷的就像是寒冬腊月一样。

下面这些人如何不明白孙杰的想法?

都已经做到这个地步了,再不明白就是傻蛋了。

何犇在延绥镇多年,自然有儿女亲家或者姻亲关系。

当下就有几个人站出来为何犇说话。

孙杰的目光一一扫过这些人,给了下面维持秩序的陈虎一个眼色。

陈虎心领神会,领着兵马把这些人围住。

手中的武器全都亮了出来,冰寒阴冷,杀气凛然。

这些人带来的随从也不甘示弱,举起武器想要反抗。

其实,大明历朝历代都有过处理边军的想法,可后来大都不了了之。

正德年间的“立皇帝”刘瑾就有过清理边军的想法,结果死的很惨很惨。

。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地方军头盘根错节,相互依存,除非一次性把他们全都收拾了,不然别想处理。

可惜,大明朝廷为了求稳,害怕内部错乱,逼反了他们,只能忍让,静看这些地方军头做大。

这些事对孙杰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你们听话,那就给你活路,要是可用,就重新编练。

不听话,那用刀子逼着你们听话。

“姓孙的,朝廷命令,只是让你协防三边,你又不是三边总督,竟然敢以兵逼迫我等,就不怕朝廷怪罪吗?

就不怕逼反延绥镇边军吗?若是至此,你何以谢罪?!”

。一个五大三粗、大肚便便的将领站了出来,指着孙杰大骂。

他是延绥镇东路参将,张涂,和何犇有着姻亲关系。

“逼反你们?你们也配?!”孙杰声音冷了下来。

当下就有几个士兵准备下去开城门,可却被其他人拦住。

其中一个士兵拦住准备下去开城门的士兵,一脸警惕的说道:“他们什么身份证明都没有,空口白牙就说是陕西总兵的人马,如何让人信服?

身形佝偻,直不起腰,一副落败沧桑模样。

城头上的那些士兵很快就发现了孙杰他们,一时间有些慌乱。

第144章 杀鸡儆猴

陈虎拿着喇叭,站在城头正下方,朝着上面大声喊:“上面的兄弟听着,我们是陕西总兵的人,前来接手延绥镇城防之事,我们带来了粮食棉衣,开城门吃香喝辣,不开城门横尸城头”

上面的那些士兵一脸麻木的看着陈虎, 听清声音后,放心不少。

。可当他们听到粮食和棉衣时,纷纷忍不住。

崇祯之所以这样做,主要还是因为朝廷没钱。

让孙杰协防延绥镇, 那么延绥镇就归孙杰所管,如果孙杰要军饷,就只给陕西兵马的一部分。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