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修真 > 纵傀啸歌行

第43章无字碑功过留与后人说其四

  • 作者:重山1
  • 类型:修真
  • 更新:2022-01-14 21:34:57
  • 字数:8450字

宋朝文人治军,崇文抑武,石姬愿王天酬重整中原之军,还天下堂堂正正之师。

那王天酬就弃文从武,学狄青骁勇征战,加之其谋精妙,心思敏捷,面对金辽以及西夏、吐蕃还有天下间数不尽的强盗悍匪,胜战连连,功勋彪炳,声名发于朝野而震于江湖。

石姬下拜道:“官人走好...”

此去果中!

“娘子,我去也!”

又过数年,正是金辽相争,宋廷欲整军备战,收取燕云失地,宰相恢复了官职,启用昔年旧臣。

转眼五年过去,王天酬蓄起了胡须,朝堂跌宕,同宗的宰相罢了相,他也无心朝堂,遂回了家乡,赋闲在家。

父亲前年死了,未敢告知状元郎,只留书一封,上言道将王天酬之弟王天祥的二儿子过继给他,以后好自为之。

时人皆知,双瞳将军,王天酬。

“官人,我们这般...”

那画中仙子还未说完,王天酬眼含热泪一字一顿道:“我,无,悔。娘子莫要再提。”

后来更得神技,凭借重瞳,登二十八名宿之位。

只是朝堂之上,他最后也只落得个狄青的下场,朝堂上谣言四起,他便是简居家中,每月也有遣使来看,名为抚慰军心,安国事,实为监视之意。王家军被打散了,他不介意,只要是报效祖国,他都不介意,老宰相乞骸骨,他丢了军权,王家子弟兵,尽散四海,他也没说什么。

他找到了石姬的封印地,解开了娘子的封印,石姬看着那已是满面风霜的王天酬,说着:“幸苦了。”

王天酬每想到自己如此不孝,便会伤心垂泪,但对石姬,却始终如一,并不想要纳妾。

是夜,王天酬与石姬,这一对相爱多年的恋人,终算是二五之精妙,阴阳和合了。

在那之后,王天酬每与石姬谈论军事,这一晃就是十年过去,朝中再也不派人来,王天酬也已经成为了一个透明的存在,原以为这一生也就如此了,却听那石姬道:“这些战胜攻取之术,何不编纂成册,留于后世呢?”

王天酬对石姬自是言听计从,又是三年,成就了一部兵书。

“娘子,这本书比之《六军镜》何如?比之《百战奇略》何如?”

石姬柔媚一笑:“便是与《六韬》作比,也可比得!”

“这本书叫着《石姬韬略》,古有黄石公留天书兴汉,今有石姬娘子,著《石姬韬略》却不知,所传何人?!哈哈哈...”

“自是官人...此书为官人百战所得,石姬何德何能。”

“不用多说,这就是你写的书,那些军法韬略也都是你的主意,我虽有些许微末文采,但在行军作战上,却难以望娘子之项背。这就去信给座师,让其转呈神宗陛下。”

结果,神宗死了,王天酬的座师王某人心灰意冷,离开了京城,《石姬韬略》被视为王天酬心怀不轨的证据,在庙堂之上付之一炬。而王天酬则锒铛入狱,冬去春来几年过去,也就郁郁而终。

转眼又过了几年,安东都护府里来了一位名叫石天酬的富绅,在盛极一时的军神草庐旁大动土木,一个月之后,便挖出了一块无字碑,又在无字碑上刻下了《石姬韬略》,供奉在王家祠堂之上,只说是王家公子托梦,要将此碑供奉起来。

石天酬在那草庐旁安家立业,和妻子女儿和睦共度了一生,晚年的时候,一个人来拜访他,看到石天酬容貌的时候就连忙跪了下来,连称他为父亲。

原来是王天祥的二儿子,不对,是他王天酬的大儿子。

王二没能继承家中的爵位,也没分得多少财产,却得了石公赏识,认作关门弟子,晨昏省定从无断绝,后娶妻生子,不在话下。

石天酬的女儿叫着石宝璐,宝璐有美玉的意思,而石宝璐也确实是一块天然的美玉,后世有人称其为倾城仙,足见其美,更妙的是,石宝璐不仅生的俊俏,眼中还生有两双瞳孔,据说,男生双瞳,有万夫不当之勇,女生双瞳,则有摄人心魄之能,此人生平经历,也先按下不表。

石天酬,也就是王天酬,活了七十九年,最后剑疮复发,缠绵病榻三月,死于一个温暖的春天。

死前,王天酬笑着对石姬说:“石姬,你还是那么美,一如初见你时一样。”

那石姬踌躇了半天,才说道:“你其实不用死的。”

那王天酬却摇了摇头,说道:“与仙子有此一世情分,我已心满意足,仙子今后就勤心修行,切莫再做痴情态了。”

石姬一听,可不正是当日她劝诫王天酬时候的话么,嗤笑道:“你倒反说起我来,也罢,生死轮回,是自然之理,君...夫君好走。”

王天酬捧着石姬的脸,轻轻说了一句:“我无悔。”

说罢,竟生生将那目中双瞳都剜了下来,双手奉上后温柔一笑,便撒手人寰了。

“知道了,你都说过三次了,还有哇...你既然知道我惦记你的双瞳,知道我想让你帮我解除封印...为何还要如此爱我呢?”石姬一席话,却只能说与天地听,轻道了一声夫君,袖了双瞳,也就消失在天地之间。

又过了几许年,金兵入侵中原,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也已经开始经略草原,宋朝积弱,列强环伺,江山动荡,风雨飘摇。

王家有丁壮五十八口,共赴战场,无一生还,建忠烈祠一座,以安战魂。

王家族长得知宋廷衰微,怕祖宗遗书被豪强所夺,连命祠堂毁掉《石姬韬略》,只由族人口传心授,那石碑又成了无字碑,仍旧供奉在祖宗祠堂,享受血食。

后来,战事愈烈,王家族长恐那无字碑受到残损,立在祠堂又显得太过突兀,就命人在城外十里处的小山上,建造了一座庙宇,名字就叫石姬娘娘庙。但是又觉得这样不妥,怕被外邦人看出端倪,就又改了好多名字,也都不成。

有个叫王二的小少年,从小听石姬娘娘和军神爷爷的传说长大的,王二说道:“石姬娘娘终究是要受供奉的,这庙也必须要建成,好让我王氏子孙供奉香火血食!”

那老族长颤颤巍巍地道:“军神爷爷!如果你在天有灵,就给儿孙们一个旨意!我辈该何去何从!石姬娘娘啊...我辈该如何供奉于你,还请降下法旨!”

说话间,一阵清风骤起,风中似有喊杀声,那声音的悲壮,王家子孙们从未听过,如今的宋兵肯定喊不出来,需是要百战雄兵才能喊得如此雄壮。

喊声雄壮,大有古朴意境,似乎是从远古战场上传来,一时间人心皆澎湃汹涌,国仇在前,家恨在心,大有泣不成声之辈,不由得也跟着一起喊出了声。

那王家忠烈祠堂更是炸开了锅,都想是那五十八级战死的亡魂,回来了。

“风!”

老秦雄兵,闻风死战。

虚空之中的喊声直传了半晌,停下的时候,却闻一阵清香传来。

闻到那股香味的时候,老族长不由得跪了下来。

“这是军神爷爷和石姬娘娘房间中独有的香味,我小的时候曾经闻过...虽说现在已散去了,但那股清香我到现在还记得!”

一众族人跪拜在地,哭着喊石姬娘娘的名字。

再后来,一座小庙就建成了,庙里只一座石碑。

为了掩人耳目,王家族人就在庙下种了许多花树,还给小庙起名为清风阁,对旁人就说,此阁有清风徐来之意,据说这名字是族长梦中得来的。

宋朝还是消失在了历史的车轮之下,那些听过大风死战的王家忠烈全都殉了国,忠烈祠上有名的更多了,其中就包括当日的少年王二,到元朝开国的时候,王家忠烈祠堂被毁,安东都护这一支的王家便彻底销声匿迹了。

只剩下清风阁和那千万株花树,留与人间。

平城,四战之地,往事千年,都成传说,风流人物作土,就连军神草庐,也在最激烈的年月里被损毁了大半,现如今的军神草庐,是翻新出来的,往昔的神韵已经没了,更遑论那清幽的香味。

不过,清风阁却完好地保留了下来,花树更多了,品种也多了许多,一到春天,便有无数红男绿女在那些花树下游玩,而清风阁也因其美不胜收的景色,被近乎完整地保留到了现在。

那些男女们会在清风主人的山下许愿,希望清风主人能赐福他们的爱情幸福美满。

这或许,也是石姬娘娘的一种攻取之道吧?

让这座清风阁留存下来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东北地区的萨满文化,这片白山黑水,被人称为是清廷入关带来的嫁妆,作为清故地,清廷有四位皇后,都是平城出身。

在昔日的满族萨满教祭礼中,可以分为祭家神和放大神两部分,家神多指天神、农神、祖先神和部落的守护神。

放大神的神灵,多指本姓已故的萨满神,俗称‘太爷’。

当然还有动物神,胡黄白柳灰五仙,俗称野神。

岁月演变,萨满文化也在演变,并保存到了现代,而‘清风’二字,则多指地府中修行的仙家,鬼仙。(清风指男,烟魂指女,但清风也能统称。)

所以文人墨客觉得清风阁是清风徐来之意,而那些熟悉本土的人,会觉得那座塔楼不吉利,是鬼仙的聚集地。

这些文化都是需要密码的,不是本地人根本就不明白清风阁的由来,所以即便是在最激烈的年代,这里仍然被保存了下来,而清风主人的名号,也被保存了下来,流传在坊间的故事里,作为传奇。

这石姬娘娘,当日被王天酬送予双瞳,不久便修入了真如境界,化虚空法界,也名清风阁。

再后来,清风阁旧地变成了公园,名字也改了,故事自然就消失在了寻常人家的记忆中,而修士间,知道那秘境之中的清风阁,却都是有耳闻的。

莽青云将自己所知的说完了,也是一声长叹,而后道:“地仙的三重境界,石姬娘娘便是最高的境界——真如。

我们这些人,除主人外,连地仙境界都没有,主人,切不可大意啊...”

正说着话,却听外间传来曲灵的声音:“呀!三九妹子,你们这是怎么了?!”

葛红衣的声音作答,哭着吵嚷道:“都怪你们!都怪你们!郝霄熊,你给我出来,我倒要问问,我妹妹难道配不上你不成?呜呜...”

(一页纸薄,暂叙于此,《纵傀啸歌行》,求关注,望支持。)

王天酬:“我不悔,娘子莫要再提。”

那一日,石姬终是认同了王天酬,两人携手言欢,更臧否天下万事,好不快哉。

而王天酬见到石姬,说的第一句话则是:

“只要是报效祖国的事情,娘子就会开心,娘子开心,我便不苦,只是气愤。”

终于到了一展才华的时候,天下大试,就在今年!

王天酬气愤的是,明明自己已经战胜的强敌,为什么朝廷还要派遣使臣去议和,议和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给那些蛮夷送上礼品,看着真金白银,民脂民膏换来的安宁,王天酬便齿冷。

胸中气愤无算,王天酬却只有避在家中,有志难伸。

“官人...弃文从武,是我...”

声震东华门,面赐进士及第,后因与参知政事王某人同宗,便暂住其所,次年参知政事拜了宰相,王天酬自然水涨船高,风光一时也!

只是他仍未娶妻,他只愿与那画中仙子每日神交,一生有此一画足矣。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