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历史 > 大明烈歌

第90章东林雏形

  • 作者:回溯者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2-01-07 14:12:26
  • 字数:4898字

“见过少爷,老爷去对面顾府了,夫人让老仆带了不少东西,已经让人送进少爷的房间了!”

“辛苦福伯,那我先去瞧瞧!”

这股讲学之风,如改革春风般,刮遍大明最繁华的地带,这些讲学先生们积极宣扬治国方针,内容也是日益激烈,就差指着朝堂诸公的鼻子开骂了......

这要是在大清,这就是文字狱的摇篮呐

最近两位老师忙于讲学,不再隔一天给他开小灶了,好在他穿越的后遗症没有消失,记忆力还是爆表,除了八股文需要再练练,其他方面还是很扎实的。

“福伯?我爹又来无锡了?”

包括他亲爹,这两年竟然也没有心思复官,拒绝了朝廷的起复,与两位师傅一起东走西串的,对了,还有高攀龙,这个见面就让自己喊三师父的家伙,妥妥的老年版“东林四大金刚”......

想让父亲复官的姜毅,很担心自己老爹混上“东林八君子”的头衔,尤其是,按资历、按年纪,除了大师父压他一头,二师父再谦让下,自己亲爹稳坐老二的位置啊......

打个招呼,就往自己房间走,不知道娘又让人带什么过来了,各式各样的,无锡别院都快放不下了!

姜毅心底八卦着

吃一堑长一智,把其他人送回去,几人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回到家里的姜毅,刚进大门,就看见了福伯。

话说自己老爹最近是不是来无锡来的太勤了,真是要献身讲学的节奏哇......

此时顾家四爷书房,两人对坐。

“毅儿这孩子,以往士昌还道他省心,可如今却......唉~”

不知道谁会被挤出这个即将成团的八君子团体......

“莫说士昌,两位兄长不也是如此?”

“仲文兄与我兄弟二人不同,我兄弟二人已然恶了陛下,即便想做官都没的做喽!”

“季时兄说笑了,两位兄长怕是醉心于学术,无心出山罢了!”

两人饮茶闲谈,又聊起时政,话题越来越远。

姜毅不知道自己老爹和老师在谈论自己,回到房间,就看见清荷在整理东西,快把桌面堆满了。

“少爷,这是夫人让人带来的糕点,是张记铺子的,少爷快尝尝!”

清荷见到姜毅很高兴,给他倒杯水,然后拆开一个盒子,拿出几块糕点给他。

“嗯~好吃!清荷姐,峰哥呢?”

“他此时应该还在铺子那边,奴婢也好几日没见到了!”清荷的声音有些幽怨......

“怎么,想峰哥了?哈哈哈~”

清荷白了他一眼,又往他嘴里塞了一块糕点。

“我这儿又没那么多规矩,回头清荷姐带些好吃的,过去找峰哥就是了!”

“可是福伯吩咐过......”

“呵呵~那就等福伯回苏州的!”

姜毅不太懂古时的规矩,也不太明白,为什么新人婚前要少见面,甚至不见面......

过了两年,如今阿峰和清荷终于要完婚了,就定在年前,应该说是中秋之后,等这个暑假回苏州就办了。

两人也算有情人终成眷属!

当然,要不是姜毅横插一手,可能两人的孩子都会说话了......

这两年学业压力不大,尤其中了秀才之后,姜毅时不时的搞些副业,经常折腾家里的各种生意,好在效果不错,要不然那些掌柜的就郁闷了。

除了玻璃制品,还有饭庄,姜家的五味饭庄不仅开到南京了,如今在南直隶各座大城都有分店,因为不管是菜品还是装修都是别具一格,只要在当地开起来,肯定受欢迎,妥妥的大明高端餐饮!

至于开店的麻烦,不存在的,真有来找茬儿的,不说各地经销玻璃制品的代理商会帮忙处理,就算有他们不能处理的,这时王名世的锦衣卫就出场了,对方立马乖乖的认错致歉。

姜毅都不知道王名世图什么,就因为每年的那几面最大的玻璃镜?

不过听说他因为玻璃镜攀上了受宠的郑贵妃,现在官升指挥佥事,虽然还是只管着南直隶这边,但受宠啊,上次王山还说在南京,连守备太监都要给他叔父几分薄面.....

而且锦衣卫如今没有指挥使,现在名义上比他官大的也没几个了......

在姜家内部,姜毅混了个小财神的名号,甚至已经传了出去,商圈里不时传出小财神的故事,让姜母欢颜,让姜父不满又无奈......

这才有了和顾允成的这番对话......

“对了,今儿午后杨公子来寻少爷,等了许久才离开!”

“杨大哥?他来作甚?”姜毅语气有点冲。

“奴婢不知,不过,看着倒是不像来寻少爷吵架的!”

清荷眼睛发亮,神情却貌似有些惋惜。

“本少爷稀罕?哪有功夫和他掰扯!”

“嘻嘻少爷威武,定能大获全胜!”

“那是!”

“......”

姜毅肯定了一下,随即沉默。

“清荷姐,以前我和杨大哥争论时,你是不是当笑话看呢”

“哪有奴婢怎敢!”清荷拒绝承认。

“呵本少爷突然觉得还是早了点,要不还是再等两年吧!”

“什么再等两年?”

“你说呢?!”

“少爷,奴婢知错了,今后再也不敢了!”

“呵女人......”

“唉~希望如此吧~”

“话说起来,仲文兄守制期满已两年多,朝廷数次征召,兄长真不打算起复?”

“仲文兄莫急,毅儿十岁已然过了府试,允成不是夸口,我这徒儿就算现在去参加秋闱,也极有可能上得桂榜!”

“季时兄过誉了,犬子向来散漫,做事全凭心意,随性而为,本以为他大一些就好了,可如今,学业不上心,整日琢磨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士昌恨不得施以家法!”

临走时又捐了五百两银子,姜毅带着几个兄弟,领着一众家丁护院,回到了无锡城。

“呃~仲文兄,顾某怎么觉得你是在炫耀......哈哈哈~”

“季时兄......”

“呵呵,仲文兄莫怪,毅儿确实偶有奇思妙想,比如惠山寺的医学院,此乃利国利民的好事,“医学无门户”,毅儿此言发人深省,而且在允成看来,只要不影响学业,这些都是小问题,这孩子知道分寸,兄长过虑啦!”

有一个算一个,连家眷都跑不了......

姜毅不得不说,还是大明宽容一些,清道格们可以歇歇了,不接受反驳!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