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其他 > 我的宋末行

第8章 钱粮谋

  • 作者:流汗的泥人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2-01-03 22:26:35
  • 字数:7314字

钱这东西,还真是什么时候都离不得啊。

面对即将汹涌而来的蒙古大年,十人百人,纵便个个精悍无也不啻于那挡车的螳螂?终将落得粉身碎骨的下场。

睡来时,窗外已是黑蒙蒙的,也不知道是几点。摸索着下床找到尿桶方便了一下,刘远又躺回床上。两眼溜圆,怎么也睡不着。

天亮了,就得去学堂那么火炉回炉重炼。好在巡检所这边,暂时用不着自己多操心了。

米酒寡淡,但经不住兄弟们在一起时的豪迈、热烈气氛。刘远还是喝多了些,不知不觉就睡了过去。

这或许是我刘某人的宿命。前世没托生到好人家,一穷二白,时时为钱烦恼;这次,托生到好人家,依然要为钱烦恼。

尽管不清楚它具体的战斗力,但为后人如此推崇自然有他的道理的。自己现在依然清晰得记得,当自己提起队列操练时,刘雄、林子等人那种惊喜、震惊的表情。

不会怀疑我鬼上身了吧?但愿不会。呵呵,某种意义上我还真是。

要聚起更多的人,就得更多的钱。

不管怎样,现在总算开始了第一步。有刘山、刘雄等人的精心培护下,仅有十人的巡兵,将象幼苗一般,渐渐地茁壮成参天的大树。

现在摆在刘远面前的问题,只有一个字一一钱!

十人一年需要三千贯,百人就得三万贯,千人就是三十万…

几个小时前还觉得一万贯挺多,现在一算就真的太少了。老头子虽说号你刘半城,但要养支上万的队伍来也够他戗。

钱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套后世话来说,唯有改革、发展!抛起一场工商业的改革、发展大潮。发展产业积蓄实力,兴办学校育英才,以英才引领产业发展。以文明战胜野蛮!

不管了。时不我待啊!再顾及这顾及那,就真的来不及了。与其到时手足无措地面对蒙古人,不如现在怪些好了。但愿他们能习惯自己的一些怪异,一些改变。

从何入手呢?要不,先搞个时钟出来?告别象现在一样,太阳不出,公鸡不叫就不知道时辰的日子?

精致的钟表受制于机械,材料应该造不出来。无论座钟还是机械表,用以提供动力的游丝是最困难的。现在不说游丝,象样的弹簧做计也难做出来。毕竟,弹簧、游丝都需要一定性能的合金钢。那样,只能造那种最简单,最原始的重锤摆钟了。但凭自己一个人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去做去修,那也将是个漫长的过程。就算制出了又怎么样,不过为这个世间添置了一件奇巧的东西出来。

这世间不缺奇工巧匠,也不是没有出现过制作精奇的东西。两千年前就有鲁班以木制鸟,悬飞三日不落的传说,更有黄帝制指南车,诸葛亮造木牛流马等等。一百年前,苏颂制作水运仪象台,听说领先世界近千年,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擒纵机制的人。但能有什么用?苏颂只不过为皇家观星台添了件神秘的宝贵的物件而已。

要做,就做能改变这个时空的大产业,大事件啊。那么,晒海盐、制琉璃,烧水泥,大炼钢铁如何?

晒海盐得在海边,制成的盐还得推销出去,信州深在内陆,离海还有上千里,一时怕也够不着;琉璃呢,自已或许也能能烧些出来,但得选出石英砂、搞到纯碱等原料,这也不是一时半会能搞出来的事情;水泥、钢铁也和琉璃差不多。而且,这些都需要大投入的东西,以目前的情况也不大好搞。

看来,目前只能上些短平快的轻工业了。纺织得首先排除了,没有棉花,以一些桑麻绸缎一时成就不了大产业;化工什么的,没有橡胶,没有原料也不用多想了。..........

刘远脑袋高速地运转着,一边想,一边分析,一边排除。陡然,眼睛一亮,一个念头浮了起来。

“制皂吧。这种东西好搞,不就是一个皂化反应吗!”刘远不由兴奋叫出声来。

不论植物的还是动物的油脂,用口锅加热,再加入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就成了。这个,原来那个时空的网上有专门教程,一步步地教授人做手工皂。自已也试作过,十分的简单。当然,现在既没有氢氧化钠也没有氢氧化钾,但可以用草木灰啊。这草木灰淋成的灰碱不就含有所氢氧化钾!

天亮时就和刘山说,让他安排人做去。这可是钞杀皂角,淘米水好百倍千倍的东西。不成,我得将方子马上写下来,天明后交给刘山。

刘远兴奋地翻身而起,这才注意到窗外,天渐渐地明了。

屋中仍有些昏暗,走到门边将门打开,回到案桌边,拿起火鎌敲了起来。敲了几次,燧石冒起的火星将火绒点燃。刘远将火苗凑到油芯前点亮了油灯。

拿起墨在石砚里轻轻地搅了两下,拿起笔在墨汁里润了润,顺过一张纸摆在面前,提起笔,刘远不由犯难了。这个时空的字,自已连蒙带猜还能认得些,可怎么写?

这时,房间里侧的门“吱呀”一声,一个睡眼腥松的少年揉了揉眼,走了过来。

“公....大郎,你怎么就起来了。”

“哦。”刘远心头一头,招手道:“是宝儿啊。你过来下。”

“大郎有什么事吩咐。”宝儿走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了过来。

“昨日钱主事让你和我一起去学堂,不知你读过哪些书?”刘远将笔往砚台上一搁,问道。

“嗯,宝儿是六岁开的蒙,如今已经有五六年了。学了《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四书中的《论语》、《孟子》也背了一些。”

“哦,小小年纪竟读了这么多书。”刘远心中有些汗顔。

“这算什么。爹爹说,好些人开蒙五六年后,四书五经都能倒背如流了呢。”

“你爹爹?”

“我爹爹昨日大郎不是刚见过。”

“是钱主事吗?”刘远有些意外。钱主事虽说是刘家属下,但深得老头子信用,让他主持河口这边的钱庄和商号,也是将老巢都交给了他了。

“嗯。”宝儿轻轻一点头,低声道,“象宝儿这样的人算是愚笨的了。还望大郎不要嫌弃宝儿,宝儿今后定当努力地将那些书读好了。”

“去,谁说的。十一、二岁的人,能学到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刘远摇摇头道,“这些四书五经什么的,其实也不必去死读。”

“不读四书五经,那咱们进学做什么?”宝儿疑惑道。

“这事以后再说吧。”刘远摆摆手,“宝儿,你读了这么多书,会写吧。”

“会写。”

“那好,你坐着,我考考你。”刘远笑道。

“嗯。”宝儿答应了一声,怯生生坐下。

“听好了,我说你记。”刘远缓缓道,“刈杂草晒干,烧取草木灰,浸水滤取草木灰水备用。取动物油脂置锅中熬取油脂,熬制后,去除油渣。锅内油脂中倒入草木灰,加执搅拌,直至絮状物出尽为止。撤火,锅中稍冷后,捞取锅中凝聚物,取盒收取。”

随着刘远所述,还真缓缓写了起来。刘远堪堪说完,宝儿就已经写好。待墨迹稍干,刘远就将纸拿起看了起来。还真别说,宝儿的一手端端正正的楷字还真有些样子。里面也有几个别字,但关系不大,和刘远所述的意思基本一致。

“嗯,不错。宝儿学得还是挺扎实的。以后长大了,必然是个有出息的。”刘远轻轻拍了拍忐忑的宝儿,赞道。

“嘿嘿,谢谢大郎夸奖。”毕意还是小孩子,宝儿手足无措,小脸笑成一朵花来。

“好了,天亮了。快去穿衣洗漱吧,等会还要赶路。”刘远摆手道。

“嗯。”钱宝答应一声,飞快地出去了。

刘远小心的叠好字纸,贴身放好。虎子捧碰上一叠青色的儒衫走进房来。

“你等会去趟巡检所,让山哥过来一趟。”刘远一边穿着衣服,一边吩咐道。

“嗯。”虎子答应着,胡乱地帮着刘远穿着儒衫。

穿好儒袍,带好书生帽,走出房门,见宝儿已经将水端了过来。盘架上放搭着块粗布巾,放着一个小碗和一罐青盐,旁边还搁着一根鲜嫩的柳枝。

“嗯,什么时候得把牙刷、牙膏给做出来。”刘远心想着,拿起柳枝蘸了蘸青盐,皱着眉洗漱了起来。

洗涮完毕,佣人端上了面汤。招呼着虎子、宝儿一起吃完,刘山也到了。

刘远拉着刘山到一旁,取出制皂的密籍,与刘山轻轻地商议起来。

(本章完)

.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一时是用不上了,但做些简单机器,搞个简易机床提高下效率完全是可行的。

但如何开始昵?刘远烦恼地搓起头来。做什么首先还得看自己能做什么。

得益于后世的知识大暴炸中,自已好象能做好多。炼钢治铁,制玻璃烧水泥,晒海盐做白糖等杂七杂八的东西好象都懂一些,好似也能试试。

一顿酒饭足足吃了近两个时辰,几人一直闹到午后方才散去。刘远和虎子回到河边宅邸。宝儿忙着收拾明日进学的文具,刘远和虎子则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

想到这,刘远终于体会到了后世博而不精的教育的巨大威力。不求你都懂,但都须了解一些。

想想另一个时空的职校生涯,短短两年多时间,自己浅尝辄止地学了多少东西,模具制作,机床操作,机械维护,钳工电焊,电器修理,手机修理,钟表修理等等。当初自己不抱怨,学什么都不精,都没用,现在看来可赶上大用场了。

制数模,修手机,搞电器看来

中午时自己也过于冒失了。拉住急着招兵买马的刘雄等人,商议起军队纪律与练兵。三大纪律还好,那个队列操练是不是超前了些?

尽答在另一个时空,队列这种东西已经是烂大街的东西。小学生学,中学生学,上了大学还得学。搞得无分男女,无分老少都懂都会。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